乌梅丸治疗入夜腹胀难忍患者,女,48岁,...

患者,女,48岁,2015年10月20日诊。

患者1年多来肚脐两侧经常作胀,入夜加重,剧时辗转难寐;或虽倦极而昏昏似睡,亦每在凌晨2~3时许,肚脐两侧之腹壁胀急而高高膨起,因胀满难忍,患者必披衣而坐,或下床散步,且自行揉按良久,待胀满稍轻,方才渐渐入眠。

曾经做验血、B超、ⅹ片、肠镜等多项检查,均未发现病灶,经中西药治疗乏效。

检视历服方药,有用柴胡疏肝散、厚朴三物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疏肝行气破气者,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半补半消者,有用补中益气汤塞因塞用者,共约40余剂,终乏一效。

刻诊:症如上述,面带戚容,略呈青黄色,口苦咽干,纳差,大便不成形、排出不畅,月经先后无定期。

舌脉: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不任重按。

诊断:腹胀(瘨胀)。

辨证:木土失和(肝气旺、胆火郁、脾胃虚的综合性证候。即肝胆与脾胃的整体功能失调)。

分析:具体言之,第一,腹胀在肚脐两侧,其病位显然在肝经。第二,凌晨2~3时为丑时,按“子午流注”学说,丑时为肝经主令之时;腹胀特甚者,肝气最旺而乘势凌脾也。第三,面部略呈青黄色,口苦咽干,为肝气旺而胆火郁,且逆而炎上。第四,纳差,大便不成形,排出不畅,为中土因木乘而呈虚寒之象。

处方:【乌梅丸】。

乌梅40克,北细辛9克,干姜15克,黄连6克,熟附片9克(先煎),当归6克,焦黄柏9克,桂枝9克,红参9克,川椒6克。

3剂,水煎服。

效果:当夜仅服头煎,至凌晨肚脐两侧未再胀急而高高膨起,次晨起床自觉腹胀大减。

服完3剂,腹胀完全消失。

随访4年未复发。

按:

依我之见,瘨胀一证,实为寒热虚实混处。——若遵六经辨证,则涉及厥阴、少阳、太阴、阳明四经;若按脏腑辨证,则涉及肝胆脾胃四个脏腑。涉及面如此广泛的木土失调证候,泛泛行气破气,或半补半消或塞因塞用,均为不晓此中三昧!

也正因此,对于该病来说,遣选对证之方大不易!——所幸乌梅丸方大异其趣。

方中重用乌梅,取其至酸之味,至柔之性,入肝经以敛肝泻肝(肝以散为补,以敛为泻);又以川椒、细辛、干姜、熟附子、桂枝之辛温刚燥,配黄连、黄柏之苦寒,则寒热刚柔并用,泄厥阴而和少阳。复以人参、当归甘温补阳明。

合而视之,乌梅丸确实堪称从整体上综合调节木土失和证候的最佳复方,所以治疗本例顽固性腹胀,奏效快捷而出人意料。

乌梅一药现代将其归入敛涩药类,仅记载其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效,而不言其开通畅达之功。

考诸古籍,《神农本草经》谓乌梅能“下气”;《肘后方》谓乌梅可救治“心腹胀痛”;《本草纲目》引“龚氏经验方”谓乌梅治“梅核膈气”。凡此种种功效,非开通畅达气机而何?古籍上原本有此记载,而拿到临床上去验证,又果真如此,套一句文言说:“复奚疑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