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周边游 || 旧县,绝不是一个县那么简单(中)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旧县,绝不是一个县那么简单(中)

作者 | 苗松克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03 北村刘秀庙
走近刘秀庙,感觉山门虽显简陋老旧,但屋脊和墙壁上蟠龙的装饰和彩绘颇有气势。也难怪,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这里大量使用龙的素材不足为怪。刘秀庙的山门阔三间,两侧各有偏门。门外的空地尚未硬化,一片泥泞。看来除了初一和十五,这里定是一个清幽雅致的好地方。
让我吃惊的是,准备进门时才发现是铁将军把门。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幸好儿子眼尖,说偏门上有两个粉笔书写的手机号码。
先拨第一个号码,是位大哥,说去叶县县城办事了,晚上才能回来。再拨第二个号码,是位大姐,说没有钥匙。
我绕着山门溜了几个来回,品读着山门的楹联:白鹤归楼澧畔千年银杏,彩云深处神州第一庙观。这对联颇有仙风道骨的韵味,更让我心急,感到今天进不了刘秀庙,实在是旧县之行的最大遗憾。于是斗胆继续拨打那大姐的电话,说我来自一百多里外的社旗,是社旗县第一公众号的特约记者,早听说刘秀庙威名远播,准备在网络上推荐给社旗老乡……
话未说完,那大姐连声说:“对不起,稍等,稍等……”不到几分钟,她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般沿泥泞小路疾驶而来,边开门,边解释:“家里真有点事……”
走进刘秀庙的第一进院落,顿觉庭院深深,古柏森森。长长的甬道用砂石铺就,直达主殿——三清殿。道旁芳草萋萋,野花闪烁,行走其间,感觉这里简直和现代社会完全隔绝。。
第二个院落的主殿是真武殿,敬奉真武大帝。令人震撼的是殿前有两棵粗大的银杏树,枝丫直插云霄。
大姐一边捡拾着满地的银杏果,一边介绍说,这刘秀庙是刘秀的四皇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亲自下旨拨银修建,为的是褒颂其父在昆阳之战中的英明神武。
我看着两棵高耸云天的银杏树,对大姐的讲解连连称是。大姐说银杏树原有四颗,是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亲手所植。解放后这里设了小学校,那两棵被锯掉做桌凳了。
“为啥还留两棵?”
“树上有仙家,白天锯,夜里长。有个带头拉锯的得急病死了,都不敢了……”大姐神秘地说。
我当然不相信这灵异的传说,但又庆幸那个锯树的恰巧死掉了。要不然,古树全没了,感觉这庙就失去了灵魂。
在银杏树旁的枯草败叶里,凌乱地堆着好多古碑和古石材。我一眼看出保存完好“问政门”和“昆阳门”应该是其中的精髓所在。
“这两个城门的石碑是旧的吗?”
“假了包换。”大姐干脆地说,怕我不信,又加了一句:“你看看落款,两个门的字都是民国时国民党的县长写的。”
“为啥在路口弄个新碑?”
“老的弄那里,有多少都能让贼偷跑,这里安全,有监控。”
最后一重院落是光武殿,供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两边的墙壁上贴着刘秀麾下二十八宿的画像。南阳之所以被称作“帝乡”,是因为刘秀起兵于南阳,据说这二十八宿大多数也是南阳人。在这里仔细研读家乡众英雄的雄才武略,格外亲切。
走出大殿,看到门旁的对联写得实在过于龙飞凤舞。大姐见我面露难色,哈哈一笑,利索得说书艺人一般:“起白水战昆阳九州威显,平乱贼兴汉业四海名扬。”
不用问,这里的“白水”,应该就是南阳的白河,刘秀的龙兴之地。昆阳具体是哪里,我心里却没谱。
“你知道这庙里啥最主贵不?”
“不知道。”
“这光武殿前墙的砖头,都是汉砖。四十年前重修时,在地里挖出来的。好多来考察的专家都说这不同的花纹,有不同的讲究呢。”大姐自豪地说。
走出刘秀庙,大姐还反复提醒我:“好好在网上给咱们宣传宣传,哪个好心老板多捐点。现在俺们最作难的是二十八宿的神像弄不起来,贴个画儿怪不像话……”
我一边感谢大姐百忙中前来开门,一边应允。的确,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之君,不但其文治武功值得称道,而且,据说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开国皇帝中,唯一不杀功臣的皇帝。
为刘秀的二十八宿立像,其实就是传扬其开明和大度。天下成大事者,绝对得有大海一般的心胸。这一点,即使对于今天我们平民百姓,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当然,如果有南阳的老板肯为南阳老家的二十八位英雄捐款立像,其意义更是不同凡响。
04 北村老城隍庙
刘秀庙走出,天空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一路向南,就到了旧县村的南北大街——五里长街。小雨中的古村更有情趣,街道是新铺的柏油路,虽不是太宽,但平整又干净,主街向两侧伸出许多小巷,直达一座座豪华别墅或者独家小院。这里虽然说不上繁华,但环境幽静,生活设施完善,配套齐全,感觉非常宜居。当然,五里是古时候的长度,现在随着街道扩张,长度应该远超这数目。
下一站准备去这里的城隍庙看看。十年前曾去上海学习三周,各种原因,一直没到上海的城隍庙参观。城隍庙到底敬的啥神仙?直到今天,还经常为此耿耿于怀。今天看看旧县的城隍庙,就当是补课吧。
旧县城隍庙坐落在北村大街西侧的一个小巷里。
这个地方大门和房屋简陋不堪,院内荒草丛生,像极了一处半荒废状态的农家小院。
但是,水不可斗量,“庙”不可貌相,其名字和供奉的神像决定了它在旧县众多古迹中,地位不容小觑。
原来,城隍庙敬城隍爷,城隍爷就是阴间的市长。城隍爷的职责正如这门两边的对联所说:专管人间不平事,严惩世上忤逆人。古代,只有城市才有资格建城隍庙,所以,旧县的城隍庙是这里曾经风光无限的明证。
为何这里的匾额上称“老城隍庙”?看守这里的大姐做了解释:元朝以前这里是县城,后来县城搬到如今的叶县县城。但城隍爷不能随便挪动,人们在叶县县城又建了城隍庙,这里的就多了一个“老”字。由此推算,这城隍庙的历史绝对开始在元代以前。
“为啥叶县县衙却在现在叶县县城里?”
“那县衙是明朝的,那时候这里已经不是县城了,这儿的县衙早毁了。”
“匾额下方说什么古城昆阳,是不是这儿还有个名字叫昆阳?”
“这个不知道。”大姐是有啥说啥。
大姐领我进了正殿,分别给我介绍:居中的那位就是城隍爷,除了侍从,还有三曹判官在左,阎王爷在右。不用说,这几位都是凶神恶煞的样子。古代法律不健全,人的行为约束主要靠宗教的教化和神灵的威慑,而此处明显属于后者。
大姐说他们几个负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叫谁三更死,等不到五更天。
征得大姐同意,我给几位神灵拍了照片。尽管感觉神像修得毛糙了点,但是不能不尊。
紧挨着大门的是南殿——包爷殿。不用问,侍奉包爷左右的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还有西殿,是奶奶殿……总之,这儿给人的印象是,庙小了点,但诸神俱全。
院子东北角的荒草丛中,一对石狮子格外惹人注意。这对狮子个头大,用料好,雕工精,放在这里,感觉有点大材小用了。
“为啥不立在大门两边呢?”
“早些年,没监控。贼来偷两次了,太大了,不好运,第一次落了空,第二次又被发现了,慌忙中他们把底座偷跑了。”大姐惋惜地说。
“那这狮子是啥朝代的?”
“不知道啥朝代,反正是缅甸去北京献宝的。这里以前是官道,从这里路过,拉车的几匹马全跪下,说啥不走了。送宝的一问,这里正修城隍庙,啥都弄好了,就缺一对儿狮子。送宝的明白了,这是天意,不可违。就上报朝廷,把宝贝献给城隍爷了……”
大姐讲得绘声绘色,类似灵异的故事总会在民间源远流长,但这离奇的故事和这贵重精美的石狮子结合起来,也算般配了。
城隍庙的西侧紧挨着一所小学。放假期间,学生们人去楼空。大门口,两位大哥正在闲聊。据他们说,东边的城隍庙是三四十年前从小学校搬过去的。以前的城隍庙可不是现在寒酸的样子,那时候院子大,房子多,到处是古树和碑刻,气派得很。庙前还有三丈高的石牌坊,就建在学校大门南边几丈开外的地方。
“那古昆阳到底是不是这个地方?”我看其中一位大哥好像知道得多,就问道。
“绝对是这里。”大哥斩钉截铁地说“不信,你去清真寺看看,那里有个古碑写得一清二楚:北通京都,南至云贵,叶县南三十里,旧县古昆阳也……”
05北村清真寺
旧县清真寺坐西朝东,其大门正对北村的五里长街,据说是建于北宋时期,是河南省最早的一座清真寺。该清真寺也是旧县古代商业发达的标志,因为历史上回族兄弟普遍对农业不太擅长,他们喜欢聚集居住在商业活跃的城镇里。
一位回族大哥引导我进了大门,这里建筑气势恢宏,精美讲究,到处窗明几净,院内的硬化、美化、绿化都别具民族风情。
最惹人注意的是院子右侧有一株古柏树,沧桑遒劲,嵯峨挺拔,上边标牌上写“国家一级古树,树龄一片1000年”。大哥告诉我该树“一树两叶”,一侧是血柏叶,一侧是刺柏叶。我看了又看,果然如他所言,这让经常以生物系毕业而自诩的我惊讶万分。要知道,在古代,对松柏类植物搞嫁接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也许这就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变一切不可能为可能。
在清真寺的一角,终于看到了众多和清真寺历史有关的古碑刻。这些碑刻跨越了清朝的前、中、后期和民国,大多保存完好。我仔细寻找关于古昆阳城位置的那段文字,但是实在如大海捞针,只好带着遗憾离开。
但今天和几位回族兄弟的交流,发现他们个个豪爽大气,热情友善。在这里,你会深深被回汉一家亲的氛围所感动。
在五里长街靠北三分之一的位置,一条县道把古街分成南北两段。由此也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由此向南,就进入旧县中村地界。
我和儿子在此处一家正宗的清真拉面馆吃了午饭,继续向南走访。
小孩子耐心不足,明显露出了厌烦情绪。我忽悠他说:今天是演练,将来我们也要搞直播,等到粉丝破十万,咱不想发财都难。
儿子不说累了,我却照例到了午饭后萎靡不振的时间段。走在街上,倦意一阵阵袭来。
突然,一组穿越感十足的老旧建筑画面扑面而来,恍恍惚惚,如在梦中。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苗松克,苗店中学教师,社旗县苗店镇大苗庄人。喜欢读书往往不求甚解,爱好写作常常辞不达意,自认为涉猎虽广,无一精通。向往无拘无束,恬淡悠然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