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流四:韩、魏货币
春秋是分的时代,诸侯并起;战国是合的时代,国家吞并。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始,历史上这一过程比较长,公元前453年赵联合韩﹑魏灭掉智氏,晋王室式微;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王室。但作为时代划分,则以公元前403年为分界点。同是晋的传承,韩、魏、赵主要都用布币。与晋王室曾用的耸肩尖足空首布不同,这时的布币大幅简化,没有了可以装木柄的銎部,称为平首布。简化的过程应该也比较长,这也是货币从贵族王室走入民间的过程,因为使用量增大,必然要求制造简化。原本代表农具的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货币自身一般等价物的交换价值已被大众接受。从三晋布币铭文来看,各地都有铸造,约定俗成的铲型,演化为方足、圆足、平肩、圆肩、有孔、无空等多种式样,一国而言都不相同,交换间,更看重这块铜的价值(重量),既是金属铸币,又是称量货币。
战国七雄,韩国最弱,除去灭了郑国和申不害变法,并无多大作为。长期处在秦、楚、赵、魏的夹缝间,生存不易,第一个被秦吞并。据说韩国的弩箭不错,能射800米,为各国所惧。弱小的国家货币也简单保守,主要是方足布,少量在平首两端有三角锐状突起,后世称为异形布,在我看来,无甚差别。后期也出现了圜钱(圆形圆孔钱),应是学习魏国。在铭文字样中多出现“长子”、“屯留”、“襄垣”,都是当时名城,今在上党、长治一带。而“襄阴”有方足布、圜钱两种,应是著名之地,说为芮城的有,说为冀城的有,甚至说属赵、魏、秦的都有。历史长河,掩埋了不知多少故事。
战国布币最值得说的还是魏国布币。魏国的李悝变法拉开战国变法的大幕,后为各国效法,魏国也因之成为战国的第一个霸主。国家强盛,经济自然发达,钱币应用也走在各国的前面。方足布或是早期货币,同样延续晋的传统。釿布是特有的一类,有平肩、圆肩两种,大多为桥足,有半釿、一釿、二釿的铭文。我认为其或晚于方足布,半、一、二是不同的币值,多种币值的出现是货币的进步。“釿”或许就是后世“斤”的前身,是用在货币上的重量单位。釿布铭文中还常见城邑名,比如安邑,是魏国早期的都城。随着秦的强大,魏国西部逐渐被秦侵占,都城也迁到大梁。这时又出现了新铭文的釿布——梁新釿百当寽、梁新釿五十当寽,寽是黄金的记重单位。百当寽说明了釿布与黄金的兑换关系,新的币材——黄金——丰富了货币的体系,不同币材之间的兑换关系,货币发展再进一步。不同的称量单位,不同的币材很可能是不同国家行用习惯的差异所致,明确兑换关系,是国家间货币交换流通已成惯例,不同的货币体系融合一体成为趋势。圜钱最早也出现在魏国,以“垣”“共”铭文居多(垣是魏国的城市),可以串着使用。延续贝币的传统,携带方便,又是新的进步。有人考证,圜钱的原型是纺轮,也有说是玉璧的,这与布币原型为铲子如出一辙。真是这样吗?我很怀疑,货币发展到这个程度,怎么会重走旧路。反正认的都是青铜的价值,方的、圆的有何差别,只要用着方便,就容易被接受。货币进步的背后是经济和贸易的进步,战国时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可能超过我的想象。吕不韦用王权作生意,实乃空前绝后,商人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魏国盛得早,衰得快,先因孙膑庞涓斗智败于齐国,后有商鞅赴秦变法败于秦国,失去河西之地后,魏国只能苟延残喘了。可惜从有限的魏国古币中,只能看到魏国的兴,还看不出魏国的衰。
先秦货币研究很难,难就难在缺少记载,当时如何使用,如何发展,只能从出土资料去推测,后世的文字资料很多是附会的,比如汉书,参考意义有限。但观察和推测对于我这个初学者而言,却很有趣,仿佛在断案,要从蛛丝马迹中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