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没有什么朋友,亲情也很淡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没有什么朋友,亲情也很淡漠。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在亲情的温养之下,我们得以成长,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为我们遮风挡雨,家是我们的心灵栖息之处。
长大后,友情成了行走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俗话说,家里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当我们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除了亲人,能帮到我们的一定是好友。
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人有七情六欲。可是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因为没办法处理好亲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无疑是很痛苦的。
他们看起来就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在遭遇挫折时都会启动防御机制,这类人采用的就是“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他们会将这些痛苦压抑在潜意识里面,然后使自己根本感觉不到痛苦,或者直接将它忘记。
所以,即使遭受打击,他们看起来好像跟没事一样,非常冷漠,但其实内心早已波涛汹涌,只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这样的防御机制在他们年少时能帮助他们生存下去,成年后,却成为了阻碍亲密关系的障碍,而这也导致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亲情也很淡漠,具体而言,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面临这样的情况。

一、有悲惨原生家庭的人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比如在《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松子是家里的长女,他还有其他弟妹,父亲因为要照顾常年卧床的妹妹,几乎从来没对孙子笑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松子发现扮丑能使父亲开心,于是他得出结论:爱只有通过讨好才能获得。
因为极度缺爱,也极度缺乏安全感,导致她很难对人产生信任,在经历的五段爱情中,因为她不能爱自己,结果是每一个男人都嫌弃她,她无法原谅父亲,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
再者就是有家庭暴力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等等,尤其是涉及到暴力的家庭,孩子是基本上没有安全感可言的,他们很难信任别人,表面上朋友众多,也不会告诉任何人内心的脆弱,这样的人交不到真心朋友。
还有就是家境特别严厉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防御被控制的愤怒,和被惩罚的恐惧,启动了“情感隔离”,具有强迫性人格特质,这类人在生活中很麻木和无趣。
总而言之,一个童年长期处于极度缺爱,严厉、压抑,暴力环境下的孩子,都会采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这让他们看起来像没有感情的机器,通常很难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即使意识到也难改变,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

二、被朋友伤害过很多次的人

友情也是亲密关系的一种,只是没有爱情那么深刻而已。在友情中受过太多伤的人,也会慢慢积累起不信任感,自尊水平会降低,慢慢变得非常自卑。
他们内心压抑的委屈会形成一股洪荒之力,我们称之为攻击性,对于性格温柔内敛的人而言,他们谨小慎微,外表上看起来脾气柔和,这种攻击性是对内的,所以他们不忍心伤害别人,选择伤害自己。
这类人虽然极度不信任别人,但也会有那么一个朋友留在身边,或者时不时有人关心他们,不至于那么凄凉。
另外一种攻击性是对外的,在《我的姐姐》这部电影中,安然是一个脾气暴唳的女孩子,由于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长中受到严重忽视,安然对任何人都极度不信任,经常在公共场合情绪失控,甚至被骂是疯子。
他采用的就是是转移和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转移指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转移到另一较为安全的对象上,而后者完全成为前者的替代物。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或者安全者身上。
所以安然经常对除她在意以外的人宣泄,另外一个:反向形成,反向形成:当一个人感受到不可接受的、无意识的“邪恶的”冲动和欲望时,超我不能接受,从而展现出和欲望冲动相反的特征,
比如:有多爱一个人就有多恨她,越不自信,外在就会标榜自己越自信。安然展现的特征则是:内心越脆弱,外表越强势。
当她在意一个人时,嘴上说着“滚”,内心的声音却是“你别走”,可惜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义务来理解你,大部分情况是:把想走近你的人越推越远,直到有一天身边空无一人。安然最后和男朋友分手时她也不曾挽留,留下男友一人独自黯然神伤。最亲密的人也离她而去了。
回避型依恋人格也有以上特征,当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时,他们就不喜欢别人了,这种人格是典型的“注孤生”人格。
这些人在生活中不多,但并不代表大家可以掉以轻心,这只是最严重的一类,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有以上情况,反复在友情或者感情中受伤,却不知问题所在,因为大家看上去都是正常人,这一类人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他们,没有朋友,没有亲情的他们性格比较倔强。
生活中独立自强,有时能在拼搏中干出一番惊天的事业,有些人生来就不是来追求幸福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做出贡献的。
而普通人,身边有朋友也有至亲,他们拥有抓住幸福的能力却不懂得珍惜——这类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怜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llins, N. L.,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