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失控的真相总能在习惯中找到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哲学教授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所写。互联网是嘈杂世界里的洗脑利器,情绪之火总是瞬间被点燃。当意见领袖层出、思维碎片蔓延,你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独立思考。只有警惕“搜索即相信”的认知模式,才能真正拥有一个智慧大脑。
①
『思维的孤岛』
过度依赖某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而互联网正把手机、电脑那头的你置于这危险之中。
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就曾说:“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孤立存在,从不见面,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人们之间靠打字或电报交流,出行时坐的是封闭式汽车……这样一个虚构的社会可以被称为完全抽象的或丧失人格的社会。”我们现在正逐步迈入这个社会。
社交孤立化在网络上呈现的后果是:互联网正在增强“群体极化”效应,也就是说人们正在逐渐形成孤立的社交部落。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群体,他们分散在一些不相通的领域,以完全不同的标准来评判彼此,逐渐养成了自己的惯性思维,加深了群体间的分歧。
社交工具让我们能够很快联系到别人,并向对方传递我们的想法。但是,对于单一群体而言,我们在和谁交谈?又在倾听谁的声音呢?这就是问题所在。
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人倾听和诉说的对象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小群体和同路人。我们倾向于阅读那些和我们观点一致的信息,思维躲在自己的框架里出不来。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倾听和交谈的对象都是“我们自己”。
②
『情绪一触即发』
“有些我们曾经认为根本没有的,它们确实存在;有些曾经我们深信不疑的,却根本不在。”这句话说爱情,也说事实。“趋同”让不同的人不再坚守自己的观点,思考被情绪覆盖,因为他们所阅读和观看的东西都在自己的“部落”里。
最典型的就是微博上各种“反转剧情”,所谓反转并不只是事情结局的转变,还有大众对事情的看法。“如果是这样的话”“当初怎么没有说”“太狗血了吧”,所有出乎意料都是由于自己情绪在大众舆论中的缴械。而那些舆论只是个别几个人的激烈言辞而已,大多数人还是点赞或跟帖。
在数字文化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卡斯·桑斯坦曾经指出:互联网促进极化效应的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用户“反复地接触某一极端立场,存在心理暗示,认为很多人都持有这一立场,从而受到引导,人云亦云。”因此,你是在思考事情本身,还是在人云亦云?
事实上人的情绪非常容易煽动,“长得帅的叫搭讪,长得丑的叫骚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伤了多少人的心,而其本质不过是“表达好感”。在面对网络上大量牵动我们情绪的信息时,又有多少人能保持克制。直到水落石出,你才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很多感情。
③
『出路』
相比于物质过剩,我们同样处在了信息过剩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一种很自然的趋势就是,即便有些声音相对极端,但只要和你方向一致,你也会不自觉地支持一波。证据在流言中变得不那么重要,真正改变人们看法的是情感联络和更大的新闻,后者可以轻松带走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陷入新一轮的激愤中。为此,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应对之道。
001 停下来。不管看到什么新闻,只要牵动了你的感情,就一定要先停下来。因为我们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官方,就越容易跟随直觉,让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情变得更加可信。这种模式会让你在职场和生活中,都变得缺乏思考能力,停下来给自己的情绪刹个车,才能为后续的判断做准备。
002 等待事情沉淀。这是一种懒办法,看到后先不理会,等事件自己发酵,到最后自然会有出现结果的一天。这时再和自己的判断作对比,你才能从中有所收获。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一样,面对难题和别人给你讲的事情,不要急于发表看法,放一放,问题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解决。
003 探索可能性。最好的方式是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上,给新闻罗列可能性。即便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也有合理的线索。毕竟,存在就是有道理的。经过这样的练习,你看问题一定能更理智、更全面、更有效。
总结一下,知的多,不代表懂的多。每件事情的表象下面都有它合理的情景。想从各种信息中取长补短、吸取教训,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克制,并保持独立思考。不要当事情失控之后,才后悔自己“万万没想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分析一下最近遇到挫折时的情景吧,希望你能够从中找到原因。
参考书目:《失控的真相》[美] 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