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后期突破
学习
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高考考查的核心点。后期复习一定要抓住这两个核心点,避免盲目复习,提高收效。
首先说阅读。
阅读题出题的形式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在本质上都离不开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又离不开阅读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在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得来的,梳理归纳一定是在分析字词句段篇的基础上的,要看清字词句段篇的含义,需要细读。我们按正常顺序整理一下刚才的思路,就会得到以下操作流程:
细读——梳理——理解整合——做题
可惜的是,许多同学急功近利,只想着把分数拿到手,却忘记了得到分数的正确路径,把精力放在了刷题和研究答案的套路上,用一种永远也接近不了核心的方法,做着低效的重复。这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所以,正确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1、套路有用,但是作用有限。
2、每道题都要从文本实际出发,所以细读文本是关键。文本没有读透做题一定会有偏差
3、如何读透文本?自觉地去概括段意,划分层次,思考每段写什么?分为几层?文章使用什么样的结构整合在一起的?每段的功能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手段实现这个目的的?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对于非连续性文本,我们还要问自己:这些材料的角度有何不同?总之,把老师教给你的“十八般武艺”全都使出来,把文章给它翻个里朝外。
4、理解整合。一味的“细”会陷入偏颇无法自拔。还需要有整体意识。既要从微观词句的角度去理解含义,还要从宏观篇章的角度去理解功能和意图。这样才能保证理解不会陷于琐碎和失之偏颇。
有同学可能要问了:这样读一篇文章得半天时间,考场上来的及吗?
其实,考场上并不会每个点都考。但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却必须每个点都蹬到。而上面的方法是讲各个点都蹬到的最好方法。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知识点笔记放在旁边,对照着知识点逐一去过,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同时,这样的复习,也可以让你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解的更加透彻。比如,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关系;情节和主旨的关系;结构和人物刻画的关系等等。这种知识点的大网一旦织成,任何类型的文本理解都不会成为问题。
最后,一定要记住,考前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不是做题,而是知识系统化。做题是辅助,是保持手感的方法。只有建立起知识体系,才能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