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直接看!全球首个超薄全彩色交互式全息视频显示器问世,有望嵌入智能手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实现类似的摄影效果,这就涉及到了一种被称为全息摄影(holography)的摄影技术。
1947 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 Dennis Gabor 发明了全息摄影技术,他也因此获得了 197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自诞生以来,全息摄影已有近 70 年的历史。
2018 年,美国相机公司 RED 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全息投影智能手机;2019 年,韩国三星公司发布了一项全息投影专利,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将天气、时间等信息通过全息投影在空中呈现,具有十足的科技感。
但是,由于传统的全息视频显示器存在光学器件视角狭窄、所需光学系统庞大以及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等问题,全息动态视频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
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款超薄交互式全息显示屏,可以实现让观众从多个角度观看高分辨率的 3D 视频,该技术有望让全息视频显示屏更好地集成到移动设备中。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神奇的全息摄影
普通的照片记录的是物体反射光强度的变化,在反射光较少的地方产生暗区,在反射光较多的地方产生亮区。然而,全息摄影不仅记录光的强度,还记录其相位或组成反射光的波阵面彼此的相干程度。
全息图以 3D 立体的方式显示物体的“整体”图,通过记录并重建从被观测物反射回来的光场,从而保留物体的深度信息,并保存多个方向上反射回来的光场。
图 | 用真手拍摄的全息照片(来源: Nature Communications)
4G、5G网络的广覆盖,让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处在智能手机观看视频。然而,想要使全息摄影技术“栖身”于便携的移动设备,构建一个移动式全息视频显示器( mobile holographic video display),在技术上首先需要克服以下障碍:
有史以来最大视角的动态全息图
图 | 全息视频处理器示意图及其光学架构和关键部件:a. 光学架构由光束偏转器、相干-背光单元、几何相位透镜和空间光调制器组成;b. 光束偏转器的原理,它像棱镜一样对透射光进行光学引导:垂直和水平相位阵列引导光的角度分辨率为 0.02,在波长为 520nm 时,引导光的角度分辨率可达~15;c. 利用波导配置相干-背光单元:红光和绿光的第一波导和蓝光的第二波导叠加在一起,提高整体效率;d. 全息视频处理器在单片 FPGA 上实现。(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小视角的一个缺点是观看距离长,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焦距为 1 m 的镜头,使观看距离减少了 25 倍。
对于实时交互式全息视频的显示,往往需要精准计算观看者眼镜的位置来更新 3D 图像,利用图层法,使用大量的二维逆快速傅里叶逆变换(2D IFFT)运算,才可为真实场景生成高质量的全息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高度并行的体系结构,并减少硬件的使用,构建了基于 IFFT 的全息视频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同时计算左右眼的两个全息图像,最后组合成一个全息图。
该全息视频处理器采用单芯片 FPGA 构建,可以实现以每秒 30 帧(fps)的速度生成 3840*2160 像素的双目全息彩色图像。研究人员成功投射了一个可多角度观看的全屏 4K 交互式 3D 海龟游泳视频。
图 | 全彩实时全息电影截图。图a,右上角插图显示珊瑚比乌龟更清晰,图b的插图显示相机聚焦时乌龟的脸变得清晰(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图 | 超薄平板全息视频显示器结构(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佩戴 3D 眼镜观看电影后,人们往往会出现视觉疲劳感。全息显示屏能在空间中创建 3D 图像,让观众在多维度观看真实物体的同时,眼睛不会有疲劳感。该系统在设计中同时计算了左右眼的两个全息图像,进一步降低了观看者的视频不适感。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力推动移动全息视频的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科幻影片里的场景或许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拿出我们的智能手机,一部 3D 全息视频就可以轻松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