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书》看内外资药企未来格局
专栏作者/竞仪
淹没在理科班里的文科高材生,从事在医药行业里的文艺小青年,爱健身爱码字爱生活的小女子一枚。
《绿皮书》更多人会去关注种族歧视的问题,但是脑回路清奇的我认为那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全程都非常感兴趣在两个人的相处。
纵然有如此多的不一样,在近两个月的相处中,他们几乎要共同出入,还要长久的呆在同一部车子里。
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克制,不同程度的让步,又悄无声息的互相改变着对方。
两个月的时间里White 和Black 的相处像极了中国的内资和外资药企。
其实,外资的“高大上”和内资的“接地气”,在未来的医药行业,也会互相去影响对方。
首先,外资药企越来越多的会与本土企业建立合作,将仿制药的利润也分一杯羹,与其拱手相让完全成为竞品,不如联合或者买入,都纳入囊中饱餐一顿。
而内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会由简单的仿制转型更多的自主研发创新方向,涉足靶向、生物免疫制剂等高精尖的医药金字塔顶层。
其次,从学术推广上外企与内资也是相互影响。原本以为学术只是外资企业的专利,但是放眼看去越来越多的内资企业学术平台搭建也是异彩纷呈,不仅从形式上推陈出新,从专家的邀请及匹配上也是更多的向国际接轨。
同样外资企业原本的会议模式也在竞争中不断的精益求精,学术质量上严格把关。
总而言之,外资与内资,对于整体中国医药市场的欣欣向荣是形成了合力,促进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了。
从业人员的循环流动也彰显着内外资企业的格格不入逐渐消失。
从前,人们总是很担心没有大外资企业的经验,在应聘的时候被拒之门外;也总是有人担心再外企呆久了,内资能够习惯吗?
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不同层次的医药人才在内外资企业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基于大环境的变化缩小了内外资企业的差异,人才的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实现,也给医药工作者更多的选择方向和机会。
从临床专家的角度,原来基本从学术和非学术的角度,可以明显区分内外资企业的医药代表,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内资企业开展的大型临床研究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丝毫不逊色于国际的专家水平。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会积极开展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他们不再只是照搬欧美的实验结果来讲解给中国的临床医生。这就是相互的影响和适应的结果和体现。
所以存在差异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融合会让大家一起变更好。
我们回溯一下大概在十年前几乎是外资企业在制定游戏规则,在树立品牌的宣传,内资企业更多在仿制以及中成药的领域盘桓;
十年以后的今天,民族制药企业腾飞的时刻来临了,在化学药中可以做到自主创新,并且疗效安全性完全不劣于进口原研,品牌宣传及打造不再仅仅是外资企业的王牌,中国品牌被赋予越来越高的价值与内涵。
然后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再看向现在的内资及外资药企,并不仅仅是互不理睬各走各自的路数。
他们在不断融合,互相学习借鉴,外资企业本土化,内资企业国际化。
这情景像极了《绿皮书》中在同一辆车内的White和Black——彼此融合,取长补短,同步成长。
影片的结局充满温情,Black和White在圣诞节拥抱并共享家庭晚餐。
同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外资企业经过不断的调试与整合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在中国的市场上崭露头角,内资企业通过不断的发展创新及国际化运营也必将在民生领域交出更加杰出的答卷。
所以,对于医药从业人员而言,很没有必要去纠结到底应该是进入国企还是进入外企。
现在中国的医药市场再也不是所有的外企对内资企业人员可以豪气拒之门外的时代,而同样顶着外企光环的宝贝们也不见得都会被内资企业视为珍馐。
与其纠结没有发生的情形,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在现有的岗位能学到什么?
如果进入外企最渴求的是什么?
如果选择内资可以弥补哪些短板还是发挥哪些长板?
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我相信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的HR都会争相抢着要留你。
因为在这个急匆匆的快时代,能够跟上速度还不迷失方向的人的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