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壁画
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初名俱卢舍寺,唐大历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汾阳王郭子仪奏请在旧寺故址重建寺院,并改名广胜寺。所谓“广胜',即“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之意。元大德七年地農毁坏后重建。明清两代又予补茸,始成现状。全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上寺在霍山之巅,下寺在霍山之麓,水神庙位于下寺西侧。上寺下寺,犄角之势。
上寺为一长方形院落,建立在霍山南麓之巅。沿中轴线往北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组成。下寺大佛殿,亦称后大殿,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因元大德七年地震而毁坏,元至正二年重修。大殿七开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建筑师大胆采用减柱法和移柱法,殿内仅用两根柱子,又把斗拱和爬梁构成一体, 共同承受屋顶压力,不仅减省用材,且营造出了内部宽阔疏朗的视觉效果,因而在结构力学和建筑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殿内塑有毗卢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世佛及文殊、普贤菩萨。侍立菩萨俏丽俊挺,袅袅婷婷,为建殿时的作品,全殿满绘壁画。1929年,寺僧贞达勾结当地豪绅李宗钊以价款修葺寺院为名,将两山壁面以1600元银洋的价格盗卖出国,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威纳尔艺术博物馆。仅残存的东墙壁上部有16平方米的画面,名为《观音菩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工精细,场面广阔,人物左顾右盼,栩栩如生,为建殿时所作。1971年修复时已从壁间揭下,藏于广胜寺文物库内。
水神庙便是祭祀霍泉神的风俗祭祀庙宇。庙分前后两院,由明应王殿、山门、仪门和厢房组成。水神庙初创于唐,现存建筑为元延柘六年重建。从现存金贞元元年《董村重修太上佛神庙志》碑文记载可知,广胜寺下寺在宋金时期曾为道教庙字,以后逐渐演变为佛寺,因而水神庙虽为道教庙字,却一直由下寺佛僧管理。
上寺为一长方形院落,建立在霍山南麓之巅。沿中轴线往北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组成。下寺大佛殿,亦称后大殿,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因元大德七年地震而毁坏,元至正二年重修。大殿七开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建筑师大胆采用减柱法和移柱法,殿内仅用两根柱子,又把斗拱和爬梁构成一体, 共同承受屋顶压力,不仅减省用材,且营造出了内部宽阔疏朗的视觉效果,因而在结构力学和建筑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殿内塑有毗卢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世佛及文殊、普贤菩萨。侍立菩萨俏丽俊挺,袅袅婷婷,为建殿时的作品,全殿满绘壁画。1929年,寺僧贞达勾结当地豪绅李宗钊以价款修葺寺院为名,将两山壁面以1600元银洋的价格盗卖出国,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威纳尔艺术博物馆。仅残存的东墙壁上部有16平方米的画面,名为《观音菩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工精细,场面广阔,人物左顾右盼,栩栩如生,为建殿时所作。1971年修复时已从壁间揭下,藏于广胜寺文物库内。
水神庙便是祭祀霍泉神的风俗祭祀庙宇。庙分前后两院,由明应王殿、山门、仪门和厢房组成。水神庙初创于唐,现存建筑为元延柘六年重建。从现存金贞元元年《董村重修太上佛神庙志》碑文记载可知,广胜寺下寺在宋金时期曾为道教庙字,以后逐渐演变为佛寺,因而水神庙虽为道教庙字,却一直由下寺佛僧管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