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技术|黄瑾: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前言
4月15日上海环博会期间,由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和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新形势下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论坛”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黄瑾副总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四设计院王锡清副总工、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李小伟老师等行业专家及知名的企业代表,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麦穗海为本场论坛贡献精彩主持。报告专家妙语连珠,就污泥处理处理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分享了先进的应用设备和案例。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参会人数逾220人。小编在现场听得热血沸腾,激动得手心微微出汗。为了让错过现场的同行们也能共享分论坛的成果,小编将以连载的形式给大家展现分论坛精彩的观点和资料。
本次分享的报告为黄瑾副总工:为“泥”而来,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及应用趋势分析,黄瑾副总工从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污泥处置案例及应用趋势、污泥处理处置应用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报告系统地梳理了根据不同污泥特性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原则,通过竹园、青浦、泸州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案例形式阐述污泥深度脱水+填埋、干化+焚烧+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几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同时提出了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三大研究方向:碳排放计算、稳定化标准和磷回收。黄瑾副总工的分享为污泥处理处置工程设计人员的项目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
黄瑾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水务环境院总工,给排水和环境工程专业。
从事专业设计和咨询25年,负责和主持海内外100余项工程设计(给水,排水,雨洪,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综合管廊等)和多项国家级和市级课题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和编写国家和地方规范,发表论文数篇,拥有授权知识产权几十余项。科技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水专项核心专家库专家,多个专业协会和评估机构的咨询专家。
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存在着“重水轻泥”现象,污泥中富集了污水30%~50%的污染物,而安全处理处置率却仅为20%~30%,污水处理仅是将污染物从污水中转移到了污泥中,环境效益大打折扣。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要求各地大力推出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计划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达到90%。污泥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污泥处理处置路线选择
目前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干化等,污泥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土地利用、能量回收、建材利用。可以通过污泥中成分的分析,选择资源化利用或者毒性消减处理,通过污泥干基固体物灰分、干基发热量、重金属含量复合标准等污泥特性选择合理的处置路线。提出了污泥处置遵循三大原则:污泥处置是对处理产物的处置、源头控制是前提、调查处置物的接纳量至关重要。
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2035”规划中预计到2035年本市污水厂污泥产量约为2250 t DS/d。规划中明确污泥处理处置总体原则是处置决定处理,处理满足处置,处置方式多样,处理集约节约;技术路线以独立焚烧后建材利用或协同焚烧为主,兼顾好氧发酵后土地利用,以深度脱水后卫生填埋作为污泥应急保障。
污泥处理处置案例及应用趋势
污泥深度脱水+填埋、干化+焚烧+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几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中,北京倾向应用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厌氧消化处理趋势是增加“调质”环节,如热水解等,与其他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处置;土地利用趋势是完善土地利用标准、拓宽应用渠道。上海倾向应用干化焚烧+建材利用,处理中追寻减少能耗、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处置中积极拓宽建材应用渠道,重视飞灰中磷的提取。好氧发酵+土地利用技术应用分布较为广泛,深度脱水+填埋作为应急处理处置手段。
(1)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填埋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2)上海市竹园污泥处理工程采用干化+单独焚烧工艺,处理来自竹园第一、竹园第二、曲阳、泗塘四座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
(3)上海市竹园污泥扩建工程采用干化+协同焚烧的处理工艺,处理竹园片区的脱水污泥。
(4)上海市青浦好氧发酵工程采用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工艺,处理青浦片区部分脱水污泥。
(5)泸州综合污泥处理工程采用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预处理后餐厨垃圾、预处理后粪便和预处理后园林垃圾。
污泥处理处置研究方向
未来污泥处理处置的三大研究方向是碳排放计算、稳定化标准和磷回收,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模型估算法和运行数据估算法,通过碳排放计算可以为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碳减排途径提供优化策略。国内外衡量稳定化程度的标准欠合理,有待通过稳定化过程中有机物降解与合成机理的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稳定化标准。
说明:本文编辑为Eva,仅供各位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黄瑾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