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厥阴病——阳绝死证

厥阴阳绝死证七章

1 厥盛病进,阳绝则死。前面有讲厥热往复之理,厥热相平则病愈之理,又有讲阳复热过与厥盛阴寒,本条讲阳绝之死。下条讲阳回不死与热过救逆。

厥阴三十一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发热而下利至甚,里寒外热,阳气不归也。而厥逆不止,则土败阳绝,而无来复之望,必主死也。

1 伤寒发热,厥利并见而不止者,此阳伤之热(厥阳)与阴寒之利(厥阴),下利至甚,厥不止者,脾胃亡败,此为死象。

按;在三阴者,表阳外伤,皆见发热。如太阴三发热,少阴二发热,厥阴七与十,始发热,都是表阳外伤。其余的发热,或是厥热往复,或阳亡而不归。发热与下利与厥,三者并见,俱是难治之证,阳绝之证。

2 阳绝死证与阳回不死,就看“厥”证。厥为中气外化之象。厥不止者,中气必败。

厥阴三十二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六七日,正传厥阴之时,从前不利,六七日间,便发热而利,脏中之温气内泄,其人汗出不止者,经中之温气外亡,如是必死。以其表里之阳皆脱,有阴无阳故也。

1 汗出不止,阳绝死象,俱在此死证七条。

黄元御医学研究

读《伤寒论》学古中医,每天分享三条提纲,研究黄元御学术理论,为每一个想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6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厥阴三十三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发热下利,而见厥逆,阴盛而阳气不归,加以躁不得卧,则微阳绝根而外脱,死不可医也。

1 阳浮外亡,则见发热,下利厥逆,土败阳绝,躁者阳气离根,阳泄则不得卧,死。

  发热,下利,厥逆,三者并见,内外俱寒,厥为土败,此为难治,躁不得卧者,脏厥脏寒,阳气拔根,死。厥阴二,其躁无暂安时。

厥阴三十四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六七日,病传厥阴之时,脉微欲绝,手足厥冷,是当归四逆证。而加以烦燥者,是微阳欲脱。灸厥阴经穴,以复其阳。而厥冷不回,手足不温,则阳已绝根,必死不救也。

1 灸法治病,善长扶阳,其又有针药不及之优势。阴盛木郁,可以回阳,但木郁内结,经脉结滞,灸之扶阳,其效不显,阳不能通也,阳复不能,仍是死也。只是厥寒而经脉不结滞,则灸之阳气通达,手足温者能生。

2 厥阴死证的常见症状(也是三阴败象),见厥手足寒,呕吐,下利,身热烦燥,小便复利等,此几证同时俱备两条则难治,皆是里阳亡败之象。中气不交,上逆下陷之症。

厥阴三十五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1 下利,厥冷无脉,灸之扶阳,手足不温,脉也不还,是纯阴无阳,而反微喘者,则阳不归根,必死无疑也。经脉结滞或营血之亏,阳无复路,气不归根,阳飞而阴绝。

厥阴三十六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阳欲断矣。卒时脉还,真是阴极阳复,经脉通达,阳复有路,手足温者,中气阳回,如此渐生。脉不还者,阳绝不复,死无望也。

按;病在厥阴,湿寒结滞,经脉不通,则阳复无路,阳复之人少之又少。现在慢性病久病,各种保健品,激素,抗生素,会减轻病与痛,但久治不愈,拖延日久,则经脉结寒,结滞不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脉拘急挛结不通,阳无复路,不能建中,反致贼中,土崩中败。但也偶有阳复而生的病例。邻居八十多岁的老头,人快不行了,拉到医院没治就活过来了,回家两年多,又快不行了,拉到医院,自已又活过来了,此就是阴极阳复的例子。还有更神奇的,就是新闻报导例子,有一小孩,因重大疾病,已确诊死亡,被送往停尸房后,半夜自已又醒来,哭着找妈妈,后被发现。还有国外的新闻报导,一妇女,因重大疾病,已确诊死亡,在殡仪馆的停尸袋里又活过来,工作人员吓了一跳。这就是典型的阴极阳复,阳复则生。

厥阴三十七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当见脉微欲绝,或细弱弦涩之虚脉,脉反实者,此为厥阴真脏之脉,必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玉机真脏论: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五脏者,皆秉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论;脉实者正好与上几条脉微脉虚相对应。肝脉实者,急益劲,如新张弓弦,五脏皆秉气于胃,脉实者无胃缓之象也,故真脏脉独见为实,无胃气则死,一定之理。本条也为厥阴病从太阴亡败也。败从太阴,实因厥阴,见真脏脉之实。

1 黄师言,人死皆死于中气之败。彭子益言,人死皆死于结滞。肝之真脏脉,即结滞而死。

购书,请加好友  (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集注 第4部分》 清·张志聪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代赭石一两生姜五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此 ...

  • 伤寒论341-350条

    341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厥少热多,此为阳进阴退之象,故病当愈:如果之后热仍不除者,此为热气有余,则必便脓血. 342 伤寒厥四 ...

  • 收藏 病机版《伤寒论》(二),开启伤寒论奥秘的一把新钥匙!!

    张胜兵中医 2021-08-25 ↑ 点击上方 "张胜兵中医" 关注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张胜兵中医",每天为您分享精彩中医文章和医案! 上一篇文章是关于太阳 ...

  • 《伤寒论集注 第2部分》 清·张志聪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君火神气虚微而病邪内结也,故不可攻之.攻之而利遂不止.则火气上虚,土气下泄,火土阴阳不相通贯,故死.若攻之而始虽下利,继则利止,土气得以渐升,火气不致殒灭,上下阴阳犹能交会,故愈. ...

  • 《伤寒悬解》厥阴病——阳回不死证

    阳回不死证十二章 1 阳回不死与热过之杂象. 厥阴三十八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而脉沉弦者,肝木郁陷而后重也.设其脉大者,是利亡肝脾之阳,枯 ...

  • 《伤寒悬解》厥阴脏病——阳绝死证

                                      图为乌梅 厥阴阳绝死证七章 1 厥盛病进,阳绝则死.前面有讲厥热往复之理,厥热相平则病愈之理,又有讲阳复热过与厥盛阴寒,本条讲阳绝之 ...

  • 《伤寒悬解》厥阴病——厥热往复之病理

    厥阴五 伤寒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1 伤寒阴盛而厥五日,阳复而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见厥,不厥者自愈:以厥五热五,厥热相平,阴阳不偏,故知自愈. ...

  • 《伤寒悬解》少脏脏病——亡阳死证与阳回不死证

    少阴亡阳死证六章 1 少阴脏寒,阳绝则死,以下皆是亡阳死象. 少阴三十 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 少阴脏寒,脉微沉细,但欲卧者,水寒阴盛也 ...

  • 《伤寒悬解》少阴病——亡阳死证

    少阴亡阳死证六章 1 少阴脏寒,阳绝则死,以下皆是亡阳死象. 少阴三十 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 少阴脏寒,脉微沉细,但欲卧者,水寒阴盛也 ...

  • 《伤寒悬解》少阴病——阳回不死证

    少阴阳回不死证四章 1 少阴脏寒,阳回不死,以下皆是,阳复得生之象. 少阴三十六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1 手足不厥冷者,则中气未绝,反发热者,微阳欲复,而 ...

  • 《伤寒悬解》——厥阴病

    伤寒悬解卷十二 厥阴经全篇五十章 厥阴脏病 厥阴以风木主令,胎于癸水,而孕丁火,协子气则上热,秉母气则下寒.子胜则热,母胜则厥,热为人关,厥为鬼门.胜负往来之间,中气存亡,于此攸判.热胜则火旺而土生, ...

  • 《伤寒悬解》厥阴病——乌梅丸

    厥阴二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

  • 《伤寒悬解》厥阴病——阴阳互厥之理

    厥阴五 伤寒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1 伤寒阴盛而厥五日,阳复而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见厥,不厥者自愈:以厥五热五,厥热相平,阴阳不偏,故知自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