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砖收藏 —砖的延伸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家综合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收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古砖收藏更是收藏界的一枝独秀。砖是五行俱全的,金木水火土都在这一块砖里。砖是土和水做的,通过木和火来烧的,烧出来之后是金石。而随着古砖的发掘、收藏、研究日益蓬勃开展,中山大学古文字学者陈伟武甚至提出了“古砖学”的概念,可以想见,未来古砖研究很可能成为一门“显学”。更有不少学者、行家都认为,古砖真正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没有被发现,在古玩市场,古砖就是一支初露头角的潜力股。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I2MDkvMjA4MzQ3MjMwXzFfMjAyMDExMjYwOTE5MTE5OS5qcGVn.jpg)
很多人一听说古砖就会蹦出“秦砖汉瓦”这个词,但如果和其他时期的古砖相比较,秦砖的纹饰还是比较单调的。到了西汉中后期,古砖的纹饰非常丰富,既有神话故事,又有历史故事,还有很多表现的是一种形制,包括车马出行、宴饮场面等等,从这些图案我们可以还原古人当时真实的生活情景。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I2MDkvMjA4MzQ3MjMwXzJfMjAyMDExMjYwOTE5MTEyMDguanBlZw==.jpg)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I2MDkvMjA4MzQ3MjMwXzNfMjAyMDExMjYwOTE5MTEyODYuanBlZw==.jpg)
古砖一般分为文字砖和画像砖,或者是两者的结合。画像砖上有狰狞如鬼脸、饕餮的纹饰,意在驱邪;有些砖上有龙、凤、鱼、鹿等瑞兽的图案,有吉祥祝愿之意;有些有几何形、花草、日月,则作装饰之用。文字砖又分为纪年砖、吉语砖、记事砖。纪年砖以年号为主题,砖的年代一目了然。在市面上,刻有“永和九年”字样的古砖特别受古砖收藏者喜爱。永和九年与王羲之《兰亭序》同年,所以令文人墨客爱不释手。吉语砖则会刻一些“万岁不败”“大吉祥”“宜侯王”“富贵昌”等吉祥语。记事砖则会突出此砖为何而造,或者所造之年的大事。古砖上的字体,也能反映出时代特征。唐宋年间的古砖,文字最接近现代的文字。而汉晋年间的多为篆书和隶书。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I2MDkvMjA4MzQ3MjMwXzRfMjAyMDExMjYwOTE5MTEzOTYuanBlZw==.jpg)
画像砖在秦代随着墓葬制度的发展而兴起,到了汉代则发展到了顶峰。在这一时期,墓葬由战国时期的木椁墓演变成了砖室墓,因此人们用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用画像砖来装饰墓室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I2MDkvMjA4MzQ3MjMwXzVfMjAyMDExMjYwOTE5MTE0NzQuanBlZw==.jpg)
汉砖做工极为讲究,先须将泥土淘洗,捡出砂砾杂物,然后入模制砖,火候适当,不挢不裂,故后世有取作磨刀之用者,可想其坚硬程度。至两晋而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烧砖业亦每况愈下,愈出愈劣,甚而有烧不半日而出窑者,虽一砖之微,亦可窥政治民生之一斑。又汉人颇重砖铭,模文多请工书者为之,大都精美绝伦;而晋砖多匠人自为,错谬拙劣者多,即此亦可折射文化现象与书法嬗变之过程。造房建屋,古人亦有砖铭标记,但经历战火,沧海桑田,千百年后,荡为烟尘。惟墓砖深埋,土掩地护,得以保存至今,使后人能一睹千余年前先民之手泽,大可发思古之幽情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由于古砖的历史跨度非常长——从先秦到现代从未中断,而且广泛用于宫殿、庙宇及墓室的营建和装饰,古砖可谓是陶器、竹简、纸张之外的又一种文明载体。砖正式进入文人的文房是在唐宋时期,最早是被用作砚台的,称为“砖瓦砚”。像王安石、欧阳修等人都有很多诗词讲到砖瓦砚,在当时很多文人都希望有这么一方砖瓦砚放在书桌上,对它的重视,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有一套海南黄花梨的桌案一样,砖瓦砚在当时是非常受欢迎的。欧阳修和赵明诚都对汉代古砖有所研究,南宋洪适作《隶续》,当中著录了东汉建初、永初的砖文。而清朝道光年间,阮元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在扬州修官邸时发现了八块古砖,随即将自己的书房改名为“八砖吟馆”,并将砖文拓下来寄给好友,集诗题跋。现在,这些清末民初上海名家曾经用过的古砖砚,上拍动辄过百万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鲁迅先生也喜欢收藏古砖。据鲁迅1924年编著的《俟堂砖文杂集》载:集中收录了鲁迅收藏的汉魏六朝砖拓170件、隋朝砖2件、唐代砖拓1件。在鲁迅先生位于北京阜成门宫门口的旧居内,在北窗东壁下的书桌右角,放着一方砖砚,砖砚上下均镶有紫檀木板,上面刻有“大同十一年”字样,另两边刻有纹饰。按纪年可知,该砚用砖系南朝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之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古砖真正的出土高潮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大量古砖被发现了。现在民间收藏的古砖大概有几万种之巨。不过,一开始,古砖是备受冷落的,甚至可以说,2010年以前,社会上大部分人对古砖的价值还一无所知。整个上世纪90年代,全国的古砖爱好者,大概不超过20人,而2010年以后,古砖的文化艺术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收藏者骤增,价位普遍涨了十倍左右。“过去的古砖收藏圈也就几十个人,现在喜欢古砖的人比以前多了一万倍还不止。而且,虽然古砖存世量大,但珍贵的品种还是不多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于右任题赠吴昌硕,昭陵六骏之什伐赤拓片,2011年拍卖成交价350.75万元
据专家介绍:明清以来的城墙砖、庙宇砖量很大,因此价位比较低;江南地区汉代、两晋时期的古砖,量比较小,价位就高一些;而最有收藏价值的,自然是那些少而精的特殊品种。“川渝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平面画像砖,由于图案主题突出,十年前的价格就已经达到五千元至上万元,现在动辄三五万元起;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大型画像砖,因为年代久远,也比较珍贵。文字砖方面,西汉末年的‘建平五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纪年砖,而且存世量很小,加起来不超过十块,所以特别珍贵;另外,浙江绍兴地区出的东晋‘永和九年’,由于是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那一年,而且正好是在绍兴雅集,所以这一纪年砖也特别为人们所看重,动辄过万元。还有一些文字比较精美的古砖,或者是刻画(就是泥坯还没干的时候,用竹刀在上面刻字或画图)的古砖,也都比普通的古砖更具有收藏价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古砖不是靠材质取胜,而是靠文化内涵征服人。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古砖中的文化含量,所以‘后市’更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