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集邮报刊,也要善于思考联想……
阅读集邮报刊无非两个目的,一是了解集邮相关新闻,二是学习和掌握集邮知识。所谓知识也包含两类,即邮票内容所表达的包罗万象的百科知识,以及我们常说的与集邮相关的邮识。
笔者认为,在阅读集邮报刊时还要消化、联想,把眼前读到的东西要和自己以前读过的知识、信息联系起来,很可能会解决你多年未能弄明白的问题,也可能经过比对信息有了新发现。总之,通过这种联想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现试举几例说明。
在阅读《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北卷》时,其中1949年11月25日大事记:“西北地区邮资调整为平信300元,单挂号1200元,双挂号2400元”。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和邮资表。在有关陕西的邮政史料的文献中,也未见有陕西邮政管理局相关通令文件及其记载。后来又阅读《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南卷》时,突然看到西川邮政管理局在1950年1月2日发布第元号通告,自1月3日起按人民币收取邮资:平信300元,挂号费900元,快递挂号费1200元。并且说:“此邮资标准是按照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所定之标准,按陕西邮政管理局第63号通令之附件施行,西川邮政管理局在1950年1月2日发布第元号通告,按人民币收取的各类邮件资费的邮资表,即系照陕西邮政管理局邮件资费表抄录的”。这两条信息的联系,就解决了西北地区邮资调整的依据和没有邮资表的问题。
在我阅读《湖北集邮史》后,印象最深的是辛亥革命后的湖北军政府公布了《暂定邮政办理章程》,而且规定:“中外商贾人等邮寄平常信件,必须查照万国公法,一律拆阅盖戳后方可投送。”当时我就在想:会是什么样的戳呢?怎么在集邮报刊上未见介绍过呢?多年以后,笔者看到北京诚轩2008秋季拍卖会有一件1912年大清第四次邮资明信片拍品,在这枚邮资片上另加贴了1枚清蟠龙4分邮票,销有“武昌府 辛亥 九月初四(1911年10月25日)”邮政日戳。在邮资片正中下部盖有一枚“验”字邮政副戳,戳呈园形,分上下两格:上格“交通部”,中间是一个大大的“验”字,下格底部为地名“武昌”。笔者认为,“所有信件需拆阅盖戳后方可投递”的“戳”就是这枚“验”字邮政副戳了。
在2019年第5期《上海集邮》刊登有《编辑笔记》一文,其中有一段关于大清邮政“I.P.O.” 副戳的介绍文字:“……其实 I.P.O.是大清邮政(Impenal Post Office)的缩写。”
读了这段文字,真如醍醐灌顶。“I.P.O.”戳究竟是什么含义,一直困扰了笔者多年,如今恍然大悟。最初在网络上查到 的资料显示为:I.P.O.为“帝国邮政局”的三个英文字母缩写。后来又阅读孙君毅先生《清代邮戳志》,在“I.P.O.小横戳”一节中说:“可能是表示已经粘贴外国邮票,也可能是防止邮票中途脱落,邮局在外邮的边角上盖上一种戳记,以作标志(也有不盖的)。戳记为英文帝国邮政局缩写成三个文母。”
对于“帝国邮政局”的说法,笔者是有怀疑的,主要是从加盖此邮政副戳执行邮局的主权归属分析的。当时我国邮政没有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我国是1914年3月1日加入邮联的),所用邮票不被邮联各国承认。中国寄往国外的邮件,除了贴足国内邮资之中国邮票外,还需要贴足国际邮资之外国邮票,以表示国际邮资。出口邮件集中在上海转口时加贴外国邮票。这样一来,就加重了上海转口局的业务量,致使邮件不能及时转运。自1898年改由原寄各局先购备香港或日本邮票加贴在出口邮件上。而中国邮政无权加盖外国邮票,由外国在华邮局盖销日戳,而且在邮件运往上海转口时,难免有邮票脱落或被私揭的情况发生。于是便规定由各邮局自刻“ I.P.O.”小横戳,盖于邮票与信封骑缝处,遇有邮票脱落时,仍留有部分“ I.P.O.”戳记以资佐证,以防掉票引起纠纷。
由此可以看出加盖戳记的是大清邮政局的地方邮局,不是外国在华邮局。因此,加盖大清邮政(Impenal Post Office)的缩写I.P.O.是顺理成章的,也是邮政主权的象征。
阅读集邮报刊如果能作点读书笔记,那思考联想的效果就会更好。
❖原载/中国集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