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年前的锦州人

凌海市宋家沟村

位于辽宁凌海市沈家台乡宋家沟村的沈家台(杏树沟)遗址,坐落在小凌河支流附近的山坡上。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也不挺拔的,在锦州山野到处都有的一道山梁上的土坡,为什么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度重视呢?原来这里是锦州市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她的被发现,为进一步在小凌河流域寻找古人类活动提供了线索。

1977年,宋家沟村民在耕地时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1978年5月,省、市文物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考古发掘。随着考古铲的轻轻地拨动,考古专家渐渐地拂去岁月的泥土,这个遗址所掩藏着的一个3万年前锦州人的秘密被揭示了出来。同时,3万年前锦州人的生活环境,以及锦州人应对环境的生活能力也被展现出来。

遗址上堆积的是一套考古学意义上的华北马兰黄土,中间夹有钙质结核条带组成的地层,也就是典型的养育中华民族的黄土地貌。此次发掘共清理了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 1000平方米的面积,探出文化层厚0.4~1米,就出土了许多石制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石制品中有人工打击痕迹的标本5件,包括楔形石核、舌形小石叶、凸刃刮削器和单直刃刮削器。出土的动物化石有中华鼢鼠、蒙古黄鼠、葛氏斑鹿、虎、沙狐等。

考古专家认为,这里出土的石器材料虽然较少,但非常典型。从石器特征看,具有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打制石器向小型和细化发展的趋势。石器的石质,为燧石,类似玛瑙,就是锦州老百姓所说的“打火石”。质地坚硬,很难加工。能够用燧石加工出细石器,可以认定当时的锦州人经过进化,他们的双手已经十分灵巧。锦州人的那一双大手在当时除了用来采集等劳动外,已经学会了制造很多种类的石器,也就是石制的工具。不但已经能够制造诸如石斧那样大型的石器,而且也能够制造小巧的刃具等工具。

考古专家考证,遗址伴出的动物化石均为河套大角鹿——披毛犀动物群成员。披毛犀动物群成员是生存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哺乳动物,中华鼢鼠是一种适应草原地下穴居生活而特化了的一种奇异小型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以及俄罗斯、蒙古等地的温带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说明当时锦州的气候环境较寒冷,森林、草原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合人类生存与居住,因而被有关专家形容为“辽西原始先民的家园”。

从文化遗址有动物化石伴出来看,当时锦州人的食物主要以肉食为主。为了获得动物食物,证明已经掌握了很高的狩猎技能。不但能扑捉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还能够捕食大型的,善于奔跑的如狐、鹿、虎等动物。动物的皮肉柔韧,要使用特殊的工具来加工处理。这也说明当时的锦州人,还能利用不同锋刃的石器,如,用凸刃刮削器和单直刃刮削器来切割兽皮、兽肉等。为了抵御和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他们应该已经学会利用兽皮来御寒。

喀左鸽子洞遗址

考古专家认定,沈家台遗址的时代略早于锦州人的邻居,凌源八间房遗址(距今约1~3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而晚于另一个邻居,喀左鸽子洞遗址(距今约十几万年以前,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3~5万年(属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喀左鸽子洞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在洞穴中发现的,说明锦州人的邻居是利用山洞生活的。而沈家台遗址附近没有山洞可利用,说明我们锦州人已经学会“穴而处”的穴居构筑形式,即人工搭建住处。住在地穴及半地穴的,顶上利用树木及枝叶搭建的类似窝棚的棚屋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