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保定的城墙和城门(附录25图)
老保定的城墙和城门(附录25图)
360图书馆 河北乡土志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城历史已逾千年。今城究竟始于何时,有史可考的要追溯到清苑县的出现(历史上清苑县是保州、保定路、保定府治所)。
据光绪《清苑县志》载:自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置清苑县,治所在今保定市内河北省监狱一带,此城始出现城邑,至今已1500多年。
保定之兴,缘于其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地理上说,保定位于河北平原的中部,“临城四野,地势坦平”,恰好处于太行山与华北东部淀泊群之间的束腰地带,从而造成其“北控三关,南通九省,重山西峙,群川东汇”的险要形势。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旦越过燕山、长城,攻取北京一带后,继续向南进入中原,首先就要面对保定。反过来说,南方的军队要进攻北京这样的要地,那么也首先要攻占保定。
保定第一次作为军事重镇,是在宋辽对峙时代。宋朝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以河北作为防御辽国的第一道军事前线。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时,这里是与辽国交界的边陲之地,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此地设置了“保塞军”,改清苑县为保塞县后又升格为保州。日后的“保定”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保定建城始于宋代,据《宋史》和清光绪《清苑县志》所载:自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县,治所在今保定市区东北部原河北省监狱址,直至唐代治所无变更。北宋建立后,位于北方的辽国经常南下攻掠宋北部边境,今保定北部一带是与辽国交界的边陲之地,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治所设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北伐失败后,为巩固北部边防,翌年令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修筑保塞(今保定)、威虏(今徐水遂城)、静戎(今徐水)等城池。清苑县城原在今保定城东,因流经该城的徐水(漕河)改道,刘遇始筑今城,并引徐水与一亩泉河合流,经今城。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清苑县为保塞县,保塞军升为保州。保州城的营建仍在继续,修筑土城墙,营建城内建筑,统一修建的营舍即达一千五百多处。开挖护城河,疏浚一亩泉河,与鸡距泉水汇合,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而且方便了水运。到淳化三年(992),李继宣任保州知州时,工程始竣工。由此保州城才具备了城市规模。
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攻占保州,全城被毁,徙州治于满城。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保州等处都元帅张柔将治所从满城迁徙保州,在废墟上进行规划,重建城池,令副帅贾辅、计议官毛居节(名正卿)和苑德(清苑人)主持设计施工督造,并重新筑起土城,城周11里,比宋金保州城有所扩展。
明从战略需要出发,为增强保定城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以砖石砌四门瓮城,增垛口3710个。弘治五年(1492)都指挥张溥再次进行修缮。隆庆年间(1567~1572),知府张烈文及以后两任知府贾淇、章时鸾相继改修土城为砖城。前后3任,历时5年,建成形制宏伟,功能齐全,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军防重城。
全城周长4850步,计12里零330步,墙高3丈5尺,顶宽1丈5尺,底宽3丈5尺,城壕宽3丈,深1丈5尺。墙基用巨型条石砌筑,石下筑石灰土(类似现在水泥),并依地势高低露出地面三五尺不等。墙体包以大号城砖,中间用黄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每隔一步有一垛口,在垛口中间有射箭口,每个垛口下方都有排水口。外城墙每隔60步修筑一个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可以使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敌人,故又称敌台,共设81个,现尚存1个(见图4)。城墙四角各建角楼一座,南城门门楼东边建一亭式小楼名魁星楼,楼东侧有一小碑亭(保定解放后有碑无亭)。城周四面建4个城门,东门名“望瀛”、南门名“迎薰”、西门名“瞻岳”、北门名“拱极”。东西城门相对建在一条直线上,南城门偏西,北城门偏东,互不相对。
保定城墙上的城门大大小小的约20多个。
东墙6个门:东小红门、奶庙街城门(门外是忠陵庙)、大东门(带瓮城)、东明门(也称东二门,带瓮城)、小东门(带内瓮城)、望恒门(最北小东 门,带瓮城)。小东门与望恒门间还有个铁路出城口;
北墙4个正式城门:大北门(带瓮城)、北便门(带瓮城)、小北门(带内瓮城)、玉清观北边的城门(正式名字待忆,带内瓮城),大北门东还有1个 便工通道门,小北门与玉清观城门间还有个铁路的出城口;
西墙4个门:新民门(西北角处,带个小内瓮城)、西便门(带内外两个瓮城)、大西门(带瓮城)、小西门;
南墙7个门:国公门、国公西门(国公门和国公西门都有瓮城)、大南门(带瓮城)、建威门(带瓮城)、班师门(带瓮城)、小南门(带瓮城)、安北门(带瓮城)。(南墙西段凸处还有个朝西的小城门)。
南墙上还有一个门,南明门。在大南门东百余米处,是个带狭长内瓮城的十分宏伟的城门。在一些介绍天水桥和水运码头的照片中常被误认为是大南门,其实大南门的门楼并不出色而且被前面瓮城上的小门楼挡着谈不上任何雄姿。不过南明门的门洞常年被青砖封着,成了个哨楼。
每座城门建有两个城楼,外边的一座叫箭楼,里边的一座叫城楼,在城楼与箭楼中间一块半圆型空地,叫瓮城。各城楼下均是拱型门洞,门洞宽约2丈,深约3丈5尺。正楼门洞正朝向,瓮城门洞朝向各异(西门向南,东门向北,南北门均向东)。在每个瓮城里面对正门均建有一座门神庙,东门是三元宫,西门是三圣祠,南门是关帝庙,北门是真武庙。各城门正楼内侧两边建有通往城楼的人行马道,马道长约百米,以利上下。四城门一侧下各建有水门,西水门在西门之南,从小闸引一亩泉河(鸡水)入城内莲花池,然后通过南大街暗沟,由南门东边的南水门归河;东水门在东门之北东岳庙前;北水门在北门之西,夏秋城内之积水皆由此出。整个城周虽似方型,但城西南部向外凸出200余米,并略呈弧型,往北又呈直线,城周形状似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称。
清顺治九年(1652)知府胡延年重加修葺,雍正七年(1729)清苑知县徐德泰葺城垣,建宽两丈左右的四门马道,咸丰三年(1853),总督讷尔经额复修城池,同治十年(1871)总督李鸿章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1900年10月,英、法、德、意侵略军侵占保定,分别驻扎在保定四个城门。次年(1901)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当年8月,四国联军撤离保定时烧毁四城门正楼、瓮城楼及角楼。1903年,袁世凯为请慈禧、光绪谒西陵,将永宁寺(即南大寺)改为行宫,照原貌重修了南城门楼,其他三城门正楼及四门瓮城的敌楼均未修复。
民国时期,在城内西南隅,驻有河北省第四监狱,为加强保卫,将南临城墙坍塌的一段约200米重修。小南门是1935年,东北军第53军万福麟部队驻保时为练兵出入方便新开。
1937年“七七事变”前,驻保守军为了加强防御,在南城墙墙体内(现遗址处仍存)修建了两个较大的水泥防空洞,同时对保定城墙又进行了一次维修。
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寇侵占。保定古城城门在日寇“华北交通写真”上都有其照片。
日寇入侵保定后,于1942年在西南角靴城尖端开出小西门,但时间不长,又原样垒砌堵死。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时,古城墙及南城门正楼基本完整,东、西、北三城门正楼址各存留三间平房。从1950年拆除四门瓮城起,1952年至1954年陆续拆除东城、南城、北城城墙,1956年开始拆除西城城墙。现仅留下南城墙一段遗址,坐落在天威路,现存545米。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从动物园北侧城墙可见。这段遗存的古城墙虽短,但它记录了保定古城的历代沧桑,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城市防御战争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历史名城的象征。因此,于1984年6月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