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文化感召人心的煽情点与值得融入的海南元素

花好月圆,中秋福至。
一向具有民生情怀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节目《今日新闻汇》,昨晚推出中秋文化特别策划专题节目,引发广泛关注。
本期节目由美女主持人文琪主持,
邀请特约评论员海洋教授对此作出专题评论。
主持人: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中秋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评论员: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据传,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梳理史料,可见“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魏晋时,已有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例如“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
唐代时中秋风俗已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至近代,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主持人:
从节日文化的感召力来看,您觉得中秋文化哪几个点最能打动人心?
评论员:
本人认为中秋文化在华人文化圈最感召人心的煽情点,主要有三:
其一,团圆。
中秋文化最感召人心的煽情点之首,当属“团圆”。“团圆”观念,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价值理念,亦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民意体现。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更是华人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以“家”为核心的团圆意识,便成为维系华人社会最富感召力的伦理纽带。而中秋节,则成为家人团圆最感人的时间节点。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世间总是聚少离多,人生失意亦难以避免。尤其是在人口处大流动、大迁移的当代社会,成千上万离开熟人社会的家乡前往生人社会的异地求学、务工的游子们,每到中秋,更是对家庭、对家乡产生一种强烈的团圆情感渴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成为中秋团圆之日最希冀的人伦境界。
“但愿人长久”,希冀突破时间之局限;“千里共婵娟”,希冀突破空间之阻隔。于是乎,亲人好友的“团圆”,便在中秋文化的氛围中和谐神交了。
其二,人情。
由农耕文明发展而来的华人社会,本质上是一种熟人人情社会。“家和万事兴”,“和生于情”,“人情”成为维系传统熟人社会伦理关系的核心,亲情友情构筑的社会人情关系网,确保了社会持久的和谐稳定。
由“人情”派生的一个重要社会规范即“礼”的形式化,中秋(还有春节)更是彰显了华人社会的人情形式主义。
这种人情形式主义,有物质层面的,例如亲朋好友互赠月饼、时令水果,相聚一堂,大快朵颐,等等。
更有精神层面的,例如中秋佳节标配的互相祝福,而现代的微信短信许愿、祝福,视频电话的互致问候,更是强化了和谐的人情回归。
中秋节彰显的一种和谐社会的亲情、温情,无疑是可以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
其三,审美
中秋赏月习俗派生的审美斗趣,成为中秋文化最耀眼的亮点。赏月,促使客观自然的生命气象与主观内在的情感体验,循着审美斗趣的意境轨迹,天人合一,交相辉映。
人们惊讶发现,中秋之夜,不惟诗人们诗兴大发,就连凡夫俗子,也往往妙语连珠。因而,历朝历代,营造中秋美好意境的诗文层出不穷。
例如,唐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代白居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代李商隐: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代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宋代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代辛弃疾: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宋代晏殊: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代范成大: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传统中秋诗文与现代摄影艺术描绘的中秋之夜美好意境,更有三五好友相聚赏月的现场体验,必将会陶冶、提升社会的整体审美情趣。
主持人:
中秋节到了,全国各地赏月、团圆、游玩的活动很多,海南也不例外;如何将海南特色元素融入节庆活动,让节日内容更加丰富?
 
评论员:
从旅游体验的视角而言,海南特色元素融入中秋氛围,可抓住“海陆空”来做文章。
先说“海”。
说到中秋,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唐人张九龄的千古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用“海上”、“明月”、“天涯”等朴实而自然的字眼,描绘出一幅意境优美的画面:一轮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海南岛被大海环绕,观赏“海上生明月”优美景象的好去处,比比皆是,应当成为中秋旅游活动的必然选择。
至于,邀三五好友,到三亚的“天涯海角”赏月,难道有比这更好的“天涯共此时”的意境体验吗?
又如,体验内容丰富多彩的“赶海”“赶嗨”!2021潭门赶海节,选在中秋假日开始的第一天9月19日开幕,也为今年的中秋旅游活动,增添了亮丽的海南海洋元素。
次说“陆”。
在海南过中秋,除了赏月、吃月饼以外,也形成了一些独有的地方民俗。例如:
儋州的中秋节也叫民歌节。很久以前,儋州北部地区的青年男女,便把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当作他们追求爱情生活和幸福的最佳日子。并利用中秋节日集市见面的机会,在附近的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自发性地开展调声对歌比赛活动。
如今,儋州中秋民间歌节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心目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每年中和镇北门江畔都会有几千甚至几万人集中对歌,五颜六色的节日服装和优美的歌声充斥着整个儋州,场面热热闹闹。
知情人介绍儋州中秋民间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赛和“赏月”等项目。对歌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赛歌活动一般为下午三点到六点,到了晚上又是一番风情,男女歌手一起对唱情歌,抒发男女之间的永恒爱情。
这种富有地域色彩的中秋活动,对外来游客,肯定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的。
再说“空”。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与其他节日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中秋节与天空意象的缠绵纠葛。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其实质是先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嫦娥奔月的传说,通过嫦娥、玉兔、吴刚、桂花树等意像,使得原本宇宙学意义冷冰冰的星球,变成牵动凡间月神崇拜的生动的天空仙境。
有意思的是,中国老百姓“嫦娥奔月”的梦想,竟然在海南得以率先实现。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嫦娥五号腾空而起,带着中国人的问候,顺利到达月球。
所以,正值中秋之际,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参观游览嫦娥五号的出发之地,应该说是中秋旅游体验活动最有意义的选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昨天15时10分,许多游客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旁,意外亲眼目睹了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腾飞,直奔苍穹。
于是,天舟三号选在今年中秋假期的第二天发射,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顿时引发了争议。
温馨提示,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刚发射成功,测发大厅的屏幕上,就出现了两行诗句,引发媒体纷纷关注报道:“一轮秋影转金波,天舟又将泊。乘风好去,长空万里,飞去会天和。”
可见,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发射,便是中国航天送给喜庆佳节的中国人民、海南游客的一份独一无二的中秋大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