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做不成大事?不是能力问题,关键在于这点!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为什么大家觉得需要自控,却又都觉得苦得很?

既然天生放浪不羁爱自由,那么自控真的是反人性吗?如何顺着人性走,既能让自己长期受益,又能短期爽快呢?

每每提到自控,我就想起有一期跑男中,容祖儿用“港普”说:“你要控制你自己。”每次朋友间开玩笑,就会有人学一遍,很好玩。

奇怪的是,真正正襟危坐讲起自控,往往会看到对方一头黑线,一张苦瓜脸,似乎非到万不得已,怎么都不愿意把自己逼到“自控”这步田地上。

1

自控真的反人性吗?

据说KTV热歌榜中,beyond主唱黄家驹的《海阔天空》往往位列其中,“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成为经典名句,可见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每每想到,我在想,似乎人们很希望表达自己如何爱自由,可是回到日常生活,一般人都会努力自控、规矩上班,好好过日子。

那么,自控真的反人性么?

在我看来,真相或许恰恰相反。自控与自由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就像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太过自控,我们活在建造的囚牢里,不得呼吸;太过自由,何尝不是活在“自由”的概念中,一样为自己画地为牢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既需要适度的自由,也需要适当的自控,才能像走跷跷板一样找到自己的节奏感。

比如站在进化的角度,从远古时代开始,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更影响部落的存亡。

引用《自控力》一书中的话,或许你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10万年前,你是一个处于进化链顶端的智人(Homosapiens),拥有一般动物不具备的拇指、能够直立的脊椎和可以发声的舌骨。你当时已经能相当熟练地生火了,还会制造锋利的石器,用来给水牛和河马开膛破肚。

仅仅在几代人之前,人类的生活还相当简单,只需要寻找晚餐、繁衍生息和避开食人鳄就够了。

智人只有互助才能求生,因此部落里人们关系密切,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别惹火其他人”。

部落里人们相互合作、共享资源,因此你做事不能随心所欲。

你要是偷了别人的水牛肉或抢了别人的配偶,就可能被逐出部落或杀掉。(切记:其他智人也拥有锋利的石器,而且你的皮可比河马皮薄多了。)

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说人们出于生存竞争的需要,自动选择了意志力。

人性的变化不大,但社会协作越来越复杂,人们越来越需要自控力,需要不断更新“自控力大脑”,才能跟得上时代。

所以说,自控不仅区分了人和动物,也区分了每一个人。

2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

经常有朋友问,为什么有的人意志力更强?原因在哪里?

我会回答,或许你该了解一下我们做很多事情时,心里藏着两大价值取向:长线效应和即时激励。

长线效应,比如生活中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花18年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又如记录片《寿司之神》里,小野二郎毕生追求创造完美寿司的历程,他对寿司所注入的精神。

看他满足的表情,你会觉得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享受着点点滴滴、丝丝入扣的快乐。

即时激励,比如微信消息更新、电话来了,炎热的夏天吃一个爽口冰激淋,打游戏打到天昏地暗,看喜欢的美剧到天荒地老……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明显的,长线效应与即时激励都必不可少,只是经常在我们心里打架。

当我们的身心能量足够时,心智容易“调拨”自控需要的能量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陪父母好好说会儿话。

如果匮乏时,我们的大脑自动、先行选择“划拨”应急,于是紧急而重要的事、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便轮番上阵了。

当然,我们就成了不断跑来跑去的“救火队员”。

人,本是贪心的动物,既想要长线看积累受益,又想即时爽快,于是两种价值不断取舍,互相博弈。

人之所以失控,很多时候是因为忍受不了哪怕一秒的等待。

“我要,马上要!”潜意识选择了即时激励,放弃了长线效应。

想要一个好身材,唯有管住嘴,迈开腿。

好身材不是马上就能练就的,势必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长线效应)。

而吃一顿好吃的、窝在沙发当土豆,既方便又舒服(短期满足)。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让意志力更强?

答案来了:找出自己长期满足的价值需求,然后为了长线效应,愿意等待延迟满足,搞定了即时满足感。

或者,将长线分割成一个个短期小目标,完成小目标后得到即时激励。

一点点持续满足,久而久之,也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与意志力了。

3

提高自控力的3种方法

01 长线VS即时:破局点

这个破局点就是要找到激励你长期走下去的价值。

那么,如何找到长线效应和即时激励之间的破局点呢?

举个例子,朋友小F的老公是一位坚持价值投资的人,他平时特别省吃俭用。在南京这样的城市,一个月生活费500块就够了。

你敢想象吗?一个月500块。他工资还是很高的,只不过生活费之外的所有钱都投入到价值投资中去了。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了解价值投资,就是那些花很久的时间,才能看到长期收益的投资。

比如他之前配置格力股票,前两年跌得一塌糊涂,很多人恨不得马上割肉,他倒好,反而扛着压力不断买进。

2017年格力股票不断上扬,收益率超过炒房的人。到这时,他才用收益给自己买了一套好西装,堪称“延迟满足的高手”。

试想,食色性也,谁不喜欢吃香的,喝辣的呢?

小F说,她老公也一样,但自从他投身价值投资后,发现很热爱这一块,希望因此获得财务自由,便自动缩减即时满足感,而且心甘情愿这么做,一连数年。

从这个或许有点极端的例子,我们会看到,处理长期、短期矛盾的破局点,第一是找到激励你长期走下去的价值,或者叫价值观。

当你失控、矛盾、纠结的时候,停下来,写写你当时在想什么,你背后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比如常常“路怒症”爆发的老司机大春,今天上班路上,对旁边的车大发雷霆,故意怼别人的车,想要纠正对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坐在副驾的我问他:“你想要对方认真开车,遵纪守法有规矩(价值),是吗?”

他想了一下,点头。

然后,我再往深一层挖:“‘有规矩’的诉求,反映了你希望被公平、公正对待的价值观,还是你觉得人应该靠谱的价值观?”

“嗯,前者,我希望无论在哪里,人们都能够公平对待,守规则,不被他人随意破坏。”

聊完这些,我再看大春,感觉他平静多了。当一个人被他人说出诉求后,他会觉得被理解,于是情绪变得稳定多了。

02 长线VS即时:平衡点

说到这点,可能你还是觉得很困难,有没有一个相对平衡的方式?

有,那就是对长期、短期做出一个相对舒服的比例搭配,一个都不能少。

之前简单提到过,2011年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努力只做与时间成正比的事,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

当时,在我所服务的图书公司,短销、快消品为数不少,生命周期超过一年期的书不太多,几乎每年都要重新开始,一年年疲于奔命。

我考察了行业内很多同行,发现有一家靠长销书持家,每年的加印产品数占所有产品数50%以上。

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进行参照,而后作为自己的试行方式呢?

比如第一年,让操作的产品书中,长销书贡献的效益占比10~20%,第二年到30%,以此类推。

可能一直到第四年,我才能做到像同行那样自在。

不过没关系,至少对于现在来说,那些照常的书依然可以管我温饱,不会影响生活太多,而长销书开始逐渐为我兑换时间。

以时间换自由,也是一个相对的平衡。

因为2012年《自控力》的超级火爆,长销书的效益贡献比率直接超过200%。

可是就算没有这本书,我相信4年的等待,这一策略一定可以让自己获得想要的小目标。

比如名不见经传的《奇特的一生》,默默地卖,早就超过了10万册。

这是我最喜欢的长销书的状态:自我营销、好书、让人受用。

2015年起,我开始达到自己图书编辑生涯的巅峰时期,年薪50万起,有一年到了百万。

当很多人羡慕嫉妒恨时,我一直很希望有机会说,其实这一结果我早就料到了,并且已经等了至少4年。

平衡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相信都能做得到,并不是很困难。

只要你敢坐下来,直面现实,往前多想一两年,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点就可以了。

每次我跟同事这么说时,发现他们都是一副不肯相信的样子,好吧,如果你不去尝试,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03 每天只自控最重要的一件事

自控,从长期看是容易的,如果只放在一天有点难。

尤其很多人期待时时、事事都自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目前可行的情况看,如果我们在一天最好的身心能量时段,比如早晨,完成你当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可以说今天自控成功,身心也很轻松。

其他时候,做不到那么高要求时也放松一点,该及时行乐就安排时间玩。

长此久往,“每天,只自控当天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个小习惯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成就感不断累积,我相信,你会从自控走向自律,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感。

我很希望,你获得人生的掌控感,由此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介绍

王泽阳

百万畅销书幕后操盘手

自控力school创始人

“自控力科学”践行者,创办自控力训练社群,帮助包括“剽悍一只猫”等数千名朋友提升自控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