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九

  ○冢墓四

  《礼论》曰:问:'君将临墓,主人先以除身无服。将若不哭,主人当哭否?'贺循答之云:'凡君臣民,皆须先君哭,礼也。此祭君宜哭,则主人不敢以哭烦君耳。'

  又曰:问:'墓中有何面为上?'荀纳以为缘生奉终,宜依礼坐。蔡谟难,据周公明堂位东西,以此为上,与纳反。纳又引庙位以答。王濮阳北墓向南,以西为上。

  《上党郡记》曰:令狐征君隐城东山中,令狐终即云葬焉。诸生遵师法,而陪葬者三百馀家。松三千树,大皆数十围,高四五十丈。今俗名其山曰令狐墓,汉史所称壶关三老令狐茂者是也。

  伏琛《齐地记》曰:临淄小城北门东二百馀步有晏婴冢。

  又曰:齐桓公冢,齐城之南东十五里,在牛山。桓公冢西南八里,有仲父冢,葬於牛山之阿。

  又曰:朱虎城东二十里有柴阜,其西南隅有魏独行君子管宁墓,石碑犹存。城东北三十里柴阜东头有魏征士邴原墓,石碑犹存。

  又曰:牛山西南二里有孙宾墓,石碑犹存。

  《吴地记》曰:昌门外女坟者,吴王阖闾女墓也。乃以文石为椁,藏金玉珍玩,以人从死。高坟深池,池水成湖,故名曰女坟。亦与虎丘俱见发掘,皆无所得也。

  又曰:昌门南有要离墓。吴王阖闾既杀王僚而代之,僚子庆忌亡奔卫。庆忌勇捷过人。恐结诸侯,还为国难。伍子胥与要离为行人,要离弱而谋于王曰:'杀臣妻子,刑臣左手。'要离因亡奔卫。庆忌闻吴王暴虐如此,甚信之,遂与俱还,图共袭吴王。行及大江,要离刺杀庆忌,因亦自杀,阖闾葬之於昌门南大城内。齐门外,有庆忌墓。

  丘渊之《齐道记》曰:先是,嬴博二县共界,汉武帝封禅,合作此县以供祀,故曰奉高。东南三十里有延陵儿冢,本云其高可隐,今乃二丈馀,似是后人陪之。

  伍辑之《从征记》曰:齐襄王墓在汝水西。墓西有僖公墓,东有四田墓,传云,倨、荣、广、布也。墓皆方墓圆坟。

  戴延之《西征记》曰:彭城南有亚父范曾冢。冢高四十馀丈,东北有隧道。其城北三里有刘向墓。泗水东三里,汉大夫龚胜冢,石碣犹存。(耻登王莽之朝,不食而死。)

  又曰:金乡焦氏山北数里,有汉司隶校尉鲁俊冢。前有古石祠堂,堂壁皆有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皆刻石记之。

  伏滔《北征记》曰:姑孰九井山北十里,有吴大将诸葛瑾墓,墓墙犹存。西北十八里直渎前墓,是吴将甘宁墓也。相者云:'此墓有王气。'孙皓凿其后,计里名为直渎。

  《续述征记》曰:太公冢在尧山北五里。平地为坟,高十丈。曾有发之者,冢深数十仞,得一铜椁,金玉甚多。尚父五世葬周,斯实田和冢也。和迁齐,居於海上,而别为诸侯,亦称太公也。

  又曰:宿预州县水南大徐城,古之徐国。城北徐君墓,季子解剑坟树,则斯地也。

  又曰:城阳县城二里,小城二里。小城南九里有尧阳,自汉迄于晋,二千石及丞尉刊名。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有二十一载,记于尧碑。城东南六里,尧母庆都墓,称曰灵台。尧陵北二里,仲山甫墓,墓前祠堂石室俨然若新。

  《皇览·冢墓记》曰:颛顼冢在东都濮阳县顿丘城外广阳里中。王莽时,使使者祠颛顼冢。

  又曰:秦始皇冢在骊山,古之骊戎国,今之所丰也。晋献公伐骊戎,获二女。其山阴多黄金,其阳多美玉,谓蓝田是也。故贪而葬焉。并天下徒七十馀万穿入地,洞三泉而致椁。宫观奇器、珍怪诸物藏之。令一匠人作机弩,人有近穴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金银为凫鹤。机关转相幹,终而复始。上具画天文,以人鱼膏为灯,度久不灭。后宫无子者皆殉,从死者甚众。恐工匠知之,杀工匠於藏中,因闭羡门。复土树草木,以像山,坟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馀。后项籍烧其宫观,关东贼发之,后牧羊儿亡羊,羊入藏中,持火照羊,燔其椁。后贼遂取其铜。

  又曰:太上皇葬万年,高帝父也。高帝葬长陵,孝惠帝霸陵。诸陵皆用瓦器,不为坟。王莽之乱,天下无道,独无灾害。孝景帝葬阳陵,孝武皇帝葬茂陵,孝昭皇帝葬平陵,孝宣皇帝葬杜陵,孝元帝葬渭陵。元帝下诏曰:'无置从民,令天下无骚动之忧。'自是陵园不置邑。孝成帝葬延陵,孝哀帝葬义陵,孝平帝葬原陵。孝文皇帝弟、淮南厉王长坐谋反,后置园如诸王。长好道,事八公。世之愚者云:长仙。医巫讫曰:'淮南好道,百官皆得仙。狗吠云中,鸡鸣天上。'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松皆西靡。

  又曰:苍颉冢在冯翊衙县利阳亭南道旁,坟高六尺,学书者皆往上姓名、投刺,祀之不绝。

  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阌乡城中,高七尺。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一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又肩髀冢在山阴郡巨野。传言蚩尤与黄帝战於涿鹿之野,黄帝克之,身体异处,皆葬之。

  又曰:奚仲冢在鲁国县东去县二十五里山上,因名奚仲山。下亭名奚仲亭。

  又曰:汤冢在济阳薄县北郭。冢四方,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

  又曰:吴太伯冢在会稽吴县北,去城十里。

  又曰:周文王、武王、周公冢在京兆长安聚。

  又曰:王子黾冢在南阳鄂县西。

  又曰:夏育冢在济南历山上。

  又曰:秦穆公冢在甘泉宫祈年观下。

  又曰:虢公冢在河内温县东、济水南,大冢是也。其城南有虢公台。

  又曰:叶公诸梁子高冢在南郡叶县西北,去城三里所。近县民皆祠之。

  又曰:鲁大夫叔梁纥冢在鲁国东阳聚安泉东北八十四步,名曰防冢。民传言防坟於坟地微高。

  又曰:孔子冢在鲁城北便门外,南去城一里。冢茔方百亩,冢南北广十步,东西十步,高丈二尺。冢为祠坛,方六尺,与地方平,无祠堂。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世皆无能名其树者。民云孔子弟子异国人,各持其国树来种之。孔子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伯鱼墓在孔子冢东,与孔子并,大小相望。子思冢在孔子冢南,大小相望。

  又曰:师旷家左右扶风,名曰师旷山,人民不敢上其上。

  又曰:伯乐冢在济阴定陶东南一里,冢高五丈。

  又曰:楚武王冢在南郡鲷阳县葛陂乡城东北,民谓之楚王岑。

  又曰:郑相子产冢在河南郡新郑城外,大冢是也。

  又曰:靖郭君冢在鲁国薛城中东聚。孟常冢在鲁薛城中。

  又曰:文信君吕不韦冢在河南洛阳城北,邙山道西,大冢是也。民传言吕母冢不韦先墓,故其冢名吕母。不韦死,获过於始皇矣。民传云:不韦好经书,皆以葬。汉明帝朝,公卿、大夫、诸儒八十馀人论五经误失。符节令宋元上言:'臣闻秦昭王与不韦好书,皆以书葬。王至尊,不韦久贵,冢皆以黄旸题凑,处地高燥,未坏。臣愿发昭王、不韦冢,视未烧诗书。'

  又曰:亚父冢在庐江居巢县郭东居巢亭中。

  又曰:齐桓公冢在临淄城二十里淄水南。孟尝君与齐桓公冢同处。

  《唐书新语》曰:开元中,集贤学士徐坚葬妻,问兆域之制於张说。曰:'长安神龙之祭,有黄州僧泓者,能通鬼神之意,而以人事参之。仆尝闻其言,犹记其要。墓欲深而狭。深者,取其幽;狭者,取其固。平地之下一丈二尺为土界,又一丈二尺为水界,各有龙守之。土龙六年而一暴,水龙十二年而一暴。当其隧者,神道不安。故深二丈四尺之下,可以设窀穸。墓之四维,谓之折壁。欲下阔而上敛,其中项谓之中樵,中樵欲俯嵚而旁煞。墓中末米粉为饰,以代石垩,不置瓴甋瓦,以其近於火。不置黄金,以其久而为怪。不置朱丹、雄黄、礜石,以其气燥而烈,使坟上草木枯而不润。不置羽毛,以其近於尸也。铸铁为牛豕之象,可以御二龙。玉润而洁,能和百神,置之墓内,以助神道。僧泓之说如此。'

  又曰:大理卿徐有功持法不滥。及其葬也,将穿墓,筮者曰:'必有异应,以旌善人。'果获石堂,其大如仓,中空外坚,四门八牖。占曰:'此天所以祚有德也。置之墓中,其后终吉。'后优诏褒赠,宠及其子。

  《图墓书》曰:大墓天刚,严父之门。八将之首,位处乾尊。欲得连冈隐轸,状如乱云,望之翙翙,绝而复连。小顿大起,千里相牵。寿过期颐,世世登仙。

  又曰:望之如飞雷,即之如鸟惊。法出勇士,伏节御兵。

  又曰:夫欲依山葬者,其山连延,百里不绝。一高一下,小顿则大起,出公卿。若三重之山,望之似城郭,多诸支别者,亦出公卿。如新月形在腹中,葬冢之所,若至日没见日光者,出封侯。

  又曰:凡相山陵之法:山望如龟状,葬之出公卿、封侯,代代不绝。山望如龙状,有头尾蜲蛇者,葬之出二千石。凡依山作冢者,皆当立在山东为利,得山之形力也。山如龟形,又巍巍直上如〈门卦〉状,出二千石。

  又曰:欲知贫富,冈陵肥薄。状如肥马,草木茂盛,色黄紫,皆富也。冈陵多伤缺,土色赤白,地瘠,草木黄赤不茂,或多细石,皆贫。

  《相冢书》曰:冢欲得见郡县城郭,欲得连属,长长无极。冢,青气郁郁,出二千石;赤气,出公卿;白气,出刑戮;黄气,出封侯。欲得雌龙地,多子孙。不用雄龙冈、武子冈。

  又曰:凡葬於龙耳,贵出侯。青乌子称'山三重相连名伞山,葬之出二千石。'

  张载《七哀诗》曰: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冢,皆云汉世主。

  魏武帝《遗令》曰: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魏文帝《为汉帝置守冢诏》曰:朕承符运,受终革命。其敬事山阳公,如舜之宗尧。有始有卒,传之无穷。前群司奏处正朔,欲使一皆从魏制,意所不安。其令山阳公於其国中,正朔、服色、祭祀、礼乐自如汉。又为武、昭、宣、明帝置守冢各三百家。

  宋孝武《置自古帝王守冢户诏》曰:先代帝王,因时创业。君人建国,礼尊南面。而历运推移,年代久远,丘垅残毁,樵牧相趋。茔兆堙芜,封树莫辨。自古以来,帝王陵墓,可随近十户,蠲其役,以供守视。

  宋高祖《修楚元王墓诏》曰:夫褒贤崇德,千载弥尊;敦本敬始,义隆自远。楚元王积仁基德,启藩斯境,素风道隆,作范后昆。本支之祚实隆,鄙宗遗芳馀烈奋于百代。而丘封依然,坟茔莫翦,感远存往,慨焉永怀。夫爱人怀树,甘棠且犹勿翦;追甄墟墓,信陵尚或不绝。况瓜瓞所兴,开源自本者乎!可蠲复近墓五家,长给洒扫。

(0)

相关推荐

  • 李彬||仓颉墓前随笔

    独自在庙中流连忘返,信步闲行,忽然柏影踵踵,似乎无意闯入了一片清凉世界--此前就曾听说过白水的仓颉庙是庙墓一体的,仓颉去世后就安葬在这里--眼前门洞后,一座坟起的土冢上长满的青草和小树在微风里婆娑,发 ...

  • 【孔迹】汶上次丘:中都宰,初仕地(上)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李日春在<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谈领导力>中说:"孔子是有确切记载的汶上县第一任县长,汶上是孔子为政生涯的起始地 ...

  • 太平御览·地部·卷三十九

    ○塘 <录异传>曰:文翁者,庐江人,为儿童时,乃有神异,及长,当起历下陂以作田,文翁昼日斫伐薪以为陂塘,其夜忽有数百头野猪以鼻戴土著柴中,比晓成塘. <吴地记>曰:坛塘一名陌城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八

    ○冢墓三 <三秦记>曰:昭帝母钩弋夫人居甘泉宫,三年不反,遂死.即葬之,以千人营葬,故有千人葬,名曰'思合墓'. 徐广<晋记>曰:关中发汉杜霸二陵.薄太后棺,面如生矣. <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六

    ○冢墓一 <说文>曰:冢,高坟也.垄,丘也.墓,兆域也. <释名>曰:冢,肿也.像山顶之高者肿起也.墓,孝子思慕之处也.丘陵像其形也. <书>曰:武王克商,封比干之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五

    ○葬送四 <吴越春秋>曰:早平门外麋湖西城者,麋王城也.与越王遥战,越王杀麋王,麋王无头,骑马还武里,乃死,因留葬武里城中.以午日死,至今武里午日不举火. 又曰:吴王阖闾有子女怨王,乃自杀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四

    ○葬送三 <晋中兴书>曰:东海王越妃裴氏,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为非礼,下诏曰:'夫冢以藏形,庙以安神.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 <后魏书>曰:韩延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二

    ○葬送一 <易下·系>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衣之以薪而埋之於中野.)不封不树,丧其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尚书>曰:周公在丰,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二十九

    ○殓 <周礼·春官·大宗伯>曰:大宗伯,王崩,及执事莅大敛小敛,帅异族而佐.(执事,太祝之属也.) 又<周礼·春官·司服>曰:大丧共其敛衣服. <礼记·檀弓上>曰: ...

  •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三十

    ○棺 <周易·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周礼·春官·丧祝>曰:及祖,饰棺,乃载,遂御.凡卿大夫之丧,掌事而敛饰棺.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三十九

    ○中郎将 <汉书>曰: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使西域. 又曰:宣帝即位,诏曰:'朕微眇时,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贺有孤孙霸七岁,拜为中郎将.' 又曰:宣帝时,杨惲为中郎将.郎官故事,郎出钱市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