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越溪通济桥碑记

威远越溪通济桥碑记

威远越溪通济桥,位于越溪镇发展村。该桥由两座条石砌成的桥墩、三列石质坚硬的长方形条石平铺桥墩,与两岸条石桥基连接而成,横跨于溪河之上,沟通两岸,方便出行。小溪虽无名,但它是越溪河源头水的一支。这座通济桥修筑工程历时一年,竣工于民国五年(1916),百余年过去了,桥墩、桥基、桥面基本完好,功能依旧。在小溪右岸桥头上,矗立着高大的通济桥功德碑,尺寸约高260cm×宽70cm×厚70cm。头冠碑帽的方柱形通济桥石碑:正面楷书竖刻“通济硚”三字,书法精美,十分醒目;“通济硚”三字上方凿刻“观音阁”佛龛造像和对联,下方凿刻“土地祠”神龛造像和对联;碑面边刻修桥费用开支明细公告文字。左右两侧碑面镌刻《永垂万古》碑文,即《通济桥碑序》和善众捐金功德名录。译读《永垂万古》碑文可知:这座通济桥由罗桂廷主持修造,耗资达1065千文(串)以上,按民国四年银元兑换制钱的比值(成都)【1】,折合银元730枚(元)以上,其中幸世清捐钱达一百串;通济桥碑,由杨沅撰写《通济桥碑序》文,幸文中沐手书碑,石匠苏林□、唐新山勒石。越溪通济桥,承载着越溪河流域先辈们乐善好施、众筹筑桥这一既平凡又伟大的历史功绩,值得保护;先辈们的善举,惠及当今,值得颂扬。现将通济桥碑文辨录于后,供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陈廷德

二〇二一年九月

鸣谢:通济桥碑图片由吴岳辉、李八中拍摄提供,特此致谢!

附:越溪通济桥碑文

一、正面石刻文字

(一)通济硚(楷书竖刻,特大字)。

(二)观音阁(行书横刻,大字);佛龛造像;观音佛龛联:念吾休惮水,渡世不须舟。

(三)土地祠(楷书横刻,大字);神龛造像;土地神龛联:全凭我来克□,保护□□过桥。

(四)(边刻记事碑文,小楷):民国五年修造此桥,经理总首罗桂廷、幸少□(秋?),二人经管,文支各项。前已经众□捐大功果之□请□□□□…石匠、木匠、挑河□□(人)工伙食,以及买树、买竹一切用费,总共费去钱八百四十七千零五十五文。人再□(有?)乖少皆(赀?)出有□(几)行匠□□工□二赀共钱二百□十八千一百七十六文,此钱不在桂廷之数内。兹有罗桂廷一人声明,支去杂账列左,若有亏心,神天参察。石匠王青廷,用去钱五百三十八千六百三十八文;挑河底小工,用去钱五十五千一百文;买竹树□□,用去钱九十三千一百四十六文;□河砌石□,用去钱四十三千六百三十文;面码头立碑,用去钱六十千零六百九十五文;请功果酒酌,用去钱二十六千七百六十一文;小工、木工,用去钱十九千四百文;石灰,用去钱九千六百八十五文;金大秤,六千文;胡□□,欠二十二千□百(文)。

二、《永垂万古》碑文

(一)左侧碑面文字:

1、永垂(篆书,大字)。

2、通济桥碑序

瀛海汪洋,非舟楫无以济于彼岸。山溪险□,非津樑不能达其两端。以是知长硚卧波,古昔原有此善政也。吾乡三星桥下游,溪流蜿蜒,虽非四达衝衢,照亦乡人往来,各处之贾负贩旅行,望洋兴叹道路苦之。罗君桂廷,乃身任其事,募诸同志,各助囊金,鸠工庀材,以成斯举,逾年告竣,嘱序于余。姑掇数语,以述其始末,勒诸贞珉,为后来者勷。是为序。

总首:罗桂廷;幸唐氏,男:安学、安江;幸安民;幸世清捐钱一百釧;何鸣珂。

化首:肖三兴、王伯敦、张自明各捐钱拾钏;金太和捐钱陸钏;金少三捐钱拾钏。

胡泽安捐钱五拾钏;何坦如、幸百万各捐钱弍拾钏;尹东溪、朱婆溪各捐钱弍拾钏。杨幸氏捐钱弍拾钏;金福春捐钱拾捌钏;何刘氏、何彬林各捐弍拾钏;何秀三、何伏隆、幸世朴、幸逢春、王苏氏、吴维进、吴康文各捐钱拾千文;胡幸氏捐钱九千七百(文);贺黄氏捐钱捌钏;幸金氏捐钱七千五百;肖幸氏捐钱七千;胡定安捐钱五千九百。廖华轩、幸辉廷各捐钱五串;胡武氏、黄文煜、陈志贵各捐钱四千;郭东廷、僧能玉各捐钱三串;周星田、李焕堂、杨焕文、杨福安、唐万和、幸火然、周春廷、周六元各捐钱弍千四百文;刘福兴捐树子四根。马龙章、张恒昌、罗福安、肖江河、张海江、张金明、辛福章、李伏中、黎三兴、尹德兴、李元兴、杨万和、王家信、郭春廷、肖玉兴、周家顺,每名各捐钱弍千文。王见安、张少武、李洪江、唐少华、刘润泉、侯定元、周述乾、林清平、王春山、曾允宜、彭宁武、邓朝明、唐啟和、刘平安、蒋伯安、吴敬廷,每名各捐钱弍千文。唐金江、周文光、尹少轩,各捐钱弍千文;罗元具、邓平安、周兴隆、肖南岗、幸代明、王惜山、幸洪顺、幸少周、幸世章、幸代章、罗少廷、吴万山,各捐钱千六百文。唐玉隆、何松廷,各捐钱千六百文;周春廷捐钱千五百文;王锡安、幸少三、幸玉廷、幸品三、幸有三、幸相廷、金福三,各捐钱千四百文;金智洪、金智高、肖怀安,各捐钱千三百;幸吉安、□洪具,各捐钱千二百。李世宇、戴玉臣、梁升平、幸代鸿、谭惜廷、唐金廷、唐少廷、张晋云、吴西□、将清河李云盛,每名各捐钱一千二百文;金焕堂、肖金廷、罗唐氏、幸及时,各捐一千文。吴卓继、刘大美、吴珍银、吴珍仁、黎蒋氏、林扬中、曾礼常、刘明光、肖啟常、王子常、易洪兴、邹成安、唐少武、唐□全、唐海成、□□□,每名各捐钱一千文。……(下部碑残文蚀,善众姓名捐金难以辨认)。

(二)右侧碑面文字:

1、万古(楷书,大字)。

2、杨沅敬撰,幸文中沐手书。石匠:苏林□、唐新山。

3、右侧碑面风化蚀损,善众姓名、捐金文字,须仔细辨认,暂缺录待补。

注:

【1】兑换比值资料来源于邱思达编著《中国近现代铸币图说》著作中,所载章宗文撰《中国泉币沿革》(民国四年)一文附表一。

(0)

相关推荐

  • 江河在宇||【散文】掘塘陂散记

         掘 塘 陂 散 记                   文/江河在宇                 01 薄薄的晨雾贴着溪水,氤氲袅娜,笼着朦胧的村庄.那溪水自北向南,蜿蜒蛇行,缓缓流向村 ...

  • 修桥上瘾的綦江家族

    作者:搬螃蟹 导读阅览: 一.锡祚:挪用资金独建"节孝桥"(1928年) (一)建坊遗愿 (二)修桥奇想 (三)两全其美 二.濬源:七兄弟一条心建"太平桥"(1 ...

  • 富乐山明.《东山桂香殿碑记》

                 上主峰东塔梁有一条林间小路处于山脊,往里一直延伸.上行百来步,看见有"挖山"的坑洞,右边一圆形碑顶露出来."可能是汉墓古碑?"我这样一 ...

  • 昔阳“离相寺”略记

    离相寺位于昔阳县赵壁乡川口村,始建年代不清楚,从寺院碑中得知,明.清均有修缮.离相寺占地五百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其中正殿为宋代遗构,天王殿是清代建筑. ...

  • 古代第一长桥——晋江安平桥

    天下第一长桥安平桥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西侧,是横跨安海湾通往南安市水头镇的一座梁式石桥.该桥建于宋代,全长2公里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座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 ...

  • 【云上读诗】第二期《通济桥》(明·屠隆)②

    进来了 3 browser phone version trs v1 2.2.12 二次分享初始化 myLogo-----https://jhimages.jhnews.com.cn/bappwebp ...

  • 通济桥、通济亭、通济殿、经堂的前世今生

    昨天施老师问起通济桥和下经堂是否在同一时间建造,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回家翻阅<兰溪市横木乡文化志>(1988年编),再联系以前和几位老人的访谈,渐渐有了一点头绪. 通济桥,是翁村人王雪培带头 ...

  • 浙江宁波余姚通济桥与舜江楼

    宁波余姚通济桥与舜江楼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城关镇.通济桥与舜江楼毗邻耸立.通济桥横跨姚江,北邻舜江楼,南通南滨江路,为余姚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初名德惠桥.经四毁四 ...

  • 七律· 通济桥畔残红传

    七律 仄起首句押韵 平水韵 [八庚] 七律· 通济桥畔残红传 文/大中华 2021-3-10 玉树临风卓越耕,琼花会馆鼓喧迎. 笛吹松劲私伙局,再接晨曦凑乐鸣. 悠径老人同济世,拱桥骚客畅游行. 残红 ...

  • 兰陵县向城镇淑济桥碑记——宋鸣梧

    淑济桥达于向城镇之阳.初镇阳邃沟横亘如玉带.有徒杠而隘,夏秋雨集骤盈,商旅坐困.异日,兖东兵宪李公每巡,水溢乘桴,冠裳沾濡,余季叔闻之矍然,矢建淑济.募好义者蠲资.共伐石百余丈,ト吉X土. 会壬戌妖陷 ...

  • 唐代行书佚碑《通济桥记》选字

    唐代时,高壁镇是河东军事要津和交通枢纽--阴地关的所在地,李世民取霍邑时曾驻扎于此,唐昭宗时,又发生过著名的阴地关之战.碑文说:"有关曰阴地,有亭曰雁归,固晋川之一隅,通汾水之千派.金流汹涌 ...

  • 李正权:海棠溪口通济桥·桥头火锅发源处

    海棠溪口通济桥 作者:李正权 20世纪40年代的通济桥 海棠溪发源于南山北坡,先是由东而西,再由西南向东北,蜿蜒十余里,一路上接纳了好几条山溪涧流,又忽地转了一个弯,向北注入长江.在那入江口附近,就形 ...

  • 高清碑帖-唐·行书佚碑《通济桥记》

    唐代时,高壁镇是河东军事要津和交通枢纽--阴地关的所在地,李世民取霍邑时曾驻扎于此,唐昭宗时,又发生过著名的阴地关之战.碑文说:"有关曰阴地,有亭曰雁归,固晋川之一隅,通汾水之千派.金流汹涌 ...

  • 滇越铁路人字桥,人类三大工程奇迹之一,不通国内通国外

    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著名的"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两怪与滇越铁路相关.一是:不通国内通国外--滇越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二是:火车没有汽车快,滇越铁路沿线海拔跨越0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