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德国如何成为“德国”?
普法战争:德国如何成为“德国”?
“德国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有国家的军队。”
——伏尔泰
关键词: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
前言
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正式爆发。
这是法国和普鲁士的争霸战争,最后以法国战败,德国成为欧洲大陆新霸主而终结。这场战争影响了后来一战和二战的发生。一战和二战的主角:德国,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塑造出来的,德意志民族统一,现代意义上的德国从此开始形成。
德国和英国、法国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欧洲国家,如今也是欧洲最有光环的三国。但是英国和法国民族意识加强,国家崛起得比较早,德国则要晚的多,以至于欧洲长期“缺德”。
▲今天的英、法、德版图
为什么欧洲长期“缺德”?
首先,欧洲霸主法国一直压制德意志。
自从西罗马帝国被诸多蛮族小国替代后,8世纪末,出现了一位查理大帝,通过五十多场战争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的版图。但是查理大帝死后,国家被他的三个儿子瓜分,成了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
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基本就是德国的基础,后来这一片几经变化,统称德意志地区,西法兰克王国是法国的基础。德、法其实同源,当英国和法国开启百年战争后,德意志人还去帮助法国抗击英军。
但是分家的时候,两国就争夺洛林、勃艮第等地区,中法兰克帝国也逐渐被分割后,两者矛盾加剧,法国无法容忍有一个强大的邻居。于是,法国长期打压德意志地区。
▲欧洲地图板块
第二,德意志自己也不争气,国内诸侯林立,矛盾很深。
中世纪时期,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曾建立神圣罗马帝国,有点像联盟,他出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不但没有让德意志统一,相反,还造成了国内长期的矛盾。
一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有名无实。
当时的德意志,就如同中国的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彼此独立。虽然有一个“天下共主”神罗皇帝,但他根本管不了诸侯之间打仗抢地盘。相反,为了获得诸侯国的经济上的的支持,皇帝还必须顺着他们,任由他们对老百姓征收苛捐杂税。
当时,老百姓还编了一个顺口溜说:“一年有多少天,德意志就有多少的侯爷。”
二是新教旧教矛盾很深。
当时,诸侯有信仰路德开创的新教,有信仰天主教的。旧教诸侯结成“士瓦本联盟”,新教诸侯又结成“士马尔卡登同盟”,后来欧洲发生的三十年战争,也是德意志宗教矛盾引发的。
▲德意志地区新教和旧教(天主教)势力交错
普鲁士只是德意志的一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和欧洲霸主法国开战呢?
首先,普鲁士实力大增,在德意志地区有了超然地位。
通过七年战争,普鲁士作为胜利者,巩固里西里西亚的统治。这是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区。这个地区有多重要呢?当时的腓特烈大帝宁愿把首都柏林扔了都要留住它。而且,七年之战中普鲁士硬刚当世几个大国,声名鹊起。
接着它又通过普奥战争,打败了奥地利,获得了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那首《蓝色多瑙河》就是奥地利失败后出现的名曲,抚慰奥地利国民心灵。虽然此时德意志还是分崩离析的状态,但是大部分地区已经认可了普鲁士的地位。
加上在普法战争前,德意志地区的钢产量、人口上都和法国旗鼓相当,普鲁士有了和法国开战的底气。
其次,当时西班牙王位继承的问题激化了普法矛盾。
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被推翻,流亡到了法国。法国手上有女王,无论复辟还是干涉西班牙都很方便。但西班牙内阁则选出了几个继承者候选人,其中一个是普鲁士王室亲戚。这就让法国非常愤怒了,还威胁普鲁士少插手西班牙王位的事。
▲伊莎贝拉一世
最后,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俾斯麦上任伊始,就在为统一德国做着准备,他不但将德意志营造成邦联中的“斯巴达”,还运用外交手段交好列强,维护普鲁士。关于西班牙王位的事,最后,他用一封电报挑衅法国说:“普王不会再见法国大使,此事没有什么好谈的”。
法国因此被激怒,加上拿破仑三世需要转移国内矛盾,战争由此爆发。但普鲁士准备充分,法国迅速溃败,法王拿破仑三世还在色当战役中沦为阶下囚,德国人看到对手失败得太快都有点措手不及。
战后,德军要求高额的赔偿,并占领法国北方六省作为抵押品,觉得法国在二十年内不可能赔完,这么久的时间里,足够压制法国的复仇企图。
▲很多人学过的《最后一课》就是普法战争后,法国割让土地后人民的心情。
那么,新生的德国为什么这么压制法国?
第一, 法国长期干扰统一,给德国带来了阴影。
普法战争前六十年,也就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在拿破仑的干涉下,德意志的诸侯凑起了德意志邦联,还逼迫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放弃皇帝称号,让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到了拿破仑三世,也继承了法国分裂德意志的一贯想法,他说:“德意志应该分成三块,永远不得统一。”普法战争时,拿破仑三世没想到自己会对上整个德意志,因为法国几百年的基本操作都是:拉拢其他德意志诸侯,对付普鲁士。
但是这次面对战争威胁,德意志人居然团结了。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邦联的俾斯麦与南德四国政府缔结联合的和约,两者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普法战争,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德法战争”。
法国战败后,再无力像以前那样干扰德国的统一。
▲普法战争 (1870年法德战争)
第二,普法战争让新生的德国获得了养料。
法国大败后,签订了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让德国拿走了50亿法郎的赔款,相当于7亿多两白银(对比一下,《马关条约》中,日本要求清朝赔偿的数额是2亿白银),还占据了重要的铁矿产区阿尔萨斯、洛林。德意志统一后,国内市场也联系在了一起,经济体系也独立,加上战争收益,它得以进入快速的发展,十年间就跃升为世界第二的钢铁产地。
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因此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对国家的热情,国力迅速发展。然后这种通过战争吃到的甜头,也让德国倾向于对外扩张,形成了长期存在的军国主义气质。
再看普法战争中的德国,我们可以知道:统一往往是一个民族崛起的重要条件,也是民族国家崛起后的诉求。德国统一的过程,也验证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
【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辞典》《世界历史大辞海》《中外战役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