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137)|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人物纹壶
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人物纹壶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6.4厘米 口径5.8厘米
文物年代:唐
出土信息:1973年衡阳市司前街水井出土
馆藏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水器,壶上有双系,又有鋬、流,说明既可作执壶,又可系绳携带。
模印贴花是长沙窑釉彩之外的另一重要装饰特征,这件贴花壶是其中精美者。壶小口卷唇,鼓腹。肩部两侧各有一双轮系,前有多棱短流,后有一双轮执鋬。两系及流下分别饰以三块模印贴花,流下为一女子袒胸披纱,扭动身体,站在蒲团上婆娑起舞,左为方形塔建筑,右一立狮。
该壶的3个贴花中,舞蹈人物处于中心地位。这种舞蹈与中国传统的“长袖折腰”舞明显不同。舞蹈人物丰腴长颈,胳膊袒露,下着紧身短裤,上挂披巾,轻柔透明,纹褶飘逸流动,站在蒲团上,扭动身躯,婆娑起舞。图案人物衣着开放袒胸露肩,舞蹈表达方式直接通过人体的曲线和肌肉的不断变化给人以美感。这种舞被称为“胡腾舞”或“杯枝舞”。隋唐时由西域传入内陆,也传到了长沙。
唐诗人殷光藩在《潭州陈帝上赠舞杯校妓》诗中曰:
姑苏太守青娥子,流落长沙舞杯枝。
生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杯枝舞》是从中亚传来的民间舞,由舞女传来长沙后,逐渐融入长沙民间舞蹈之中。这种舞动作极为优美,白居易曾为其赋诗:“连击三声画鼓催,”“紫罗衫动杯枝来”,刘禹锡更是描写得绘声绘色:“鼓摧残拍腰声软,汗透罗衣雨点花?”“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长沙窑贴花壶上的舞蹈人物为唐诗作了极好的注脚。
当时长沙窑产品大量销往中亚和西南亚地区,这件贴花壶正是西域文化融入中土的见证。唐朝随着中西交往的频繁,西域金银器上的锤鍱、压印和掐丝工艺不仅影响唐代的金银制作业,同时也影响到陶瓷业。
长沙窑陶瓷上的模印贴花、印花工艺也是从金银器的锤鍱和压印移植过来的,并成为长沙窑的装饰特色,常出现于3个部位:一是贴于喇叭口壶的流下部,佛教题材较多,有飞鸟、奔龙、花卉、童子坐莲等;二是洗、罐等的系耳,以模印而制;三是壶、罐的腹部,这种类型最为常见,往往在流、双系下饰三处贴花,题材多取于中亚、西南亚地区,有坐狮、人物、植物等。贴花纹处除施青釉外,还多涂一层褐斑,使其更为醒目。人物多为胡人,或吹奏,或持兵器,或舞蹈,一人一模,植物也是西亚南亚常见的菩提树、桫椤树、椰枣纹等。这种类型的纹饰具有浓郁的西域文化因素,被认为是为外销而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