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行书的基本笔画写法/书法

一、点画

点画虽小,但在一个字中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其用笔和姿态十分丰富。因此,在书写时必须严肃认真,点点精到,使不同的点有不同的姿态,切不可粗枝大叶,任意为之。

二、横画

  横画有长短之分,在字中起平衡作用。

三、竖画

    竖画有左竖、右竖之分,又有短竖、悬竖、垂露竖之别,书写时要注意区别。一般左竖向右上出锋与下笔以附钩相呼应;右竖向左下出锋引带下边一字首画。

四、挑画

   挑画的特点是体斜而较短,且尖锐挺拔,劲健有力,能增加写字的速度和力度美。挑画可分短挑、长挑、撇折挑几种。

五、撇画

    撇画在字中起支撑重心和活泼姿态作用,具有较强的运动感。其特点是飘逸劲健,生动活泼。

六、捺画

     捺画在字中起着支撑重心的作用,其姿态流走飘逸,一波三折,给人以流线运动的美感。

七、钩画

    钩画的种类颇多,如竖钩、卧钩、斜钩、浮鹅钩、背抛钩、回锋钩等,书写时要做到稳重而有气势,体现出内在的力量。

八、折画

    折画一般用在字在外围,呈包围之势,因此要写得稳重而有力度,笔势内聚。折画可分为横折、竖折、曲折、撇捺折、三弯折等。

偏旁部首是组成汉字的结构单位,用好偏旁部首,对于写好硬笔行书字,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下面分左旁、右旁、字头、字底、字框五类,分别列举字例,介绍其书写方法:

一、左旁

二、右旁

写偏旁。不仅要注意与左侧呼应,更要稳住字的重心。一般是左收右放,舒展稳健。

关于硬笔行书的形态结构,我国众多书家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经验。
    顺其自然:即按照汉字的自然形态进行组合,如“而”、“身”、“弋”、“少”的自然形态有扁,有长,有斜,要顺其自然。如“而”字应写扁,方了就不好看,“身”字是长形,就不可写扁,“弋”字为左斜势,“少”字为右斜势,都不要写正,不然就难看。当然还应注意掌握好重心,做到斜而不倒。

因字立形:汉字大部分合体字基本都是正方形,应写得方正些。但合体字也有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结构和全包结构之分,在书写时应区别对待。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之间要按比例进行组合,笔画多的占位大,笔画少的占位小,笔画相连的占位均衡。

变化多样:书法艺术忌雷同,行书尤其如此。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将二十四个“之”字写得姿态万千,无一雷同,传为千古佳话。在同字异形的变化中要遵循两个原则:一要合法度,即不违背汉字结构的基本原理,有依据;二要因地制宜,根据布局的需要。

汉字独体字是由数量多少不等的笔画所组成的独体结构的字,合体字是由两个以上部首组成的合体结构的字。笔法是书法的基础,笔画是独体字的基本构件,写好独体字又为合体字书写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首先独体字结构要求笔画匀称,左右对称,重心平稳,奇中求稳。
    一、独体字的结构类型
    独体字依组成笔画和字态的不同而有多种结构类型。

二、合体字的结构类型
  合体字依据其组合形式,可分成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这七类。
    (一)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横向排列的两部分,其两部分在组字时依笔画多少,长短宽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二)左中右结构    由横向排列的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的字,其三部分组字时,宽、窄、长、短不尽相同。

(三)上下结构  由上下两部分纵向横列组成的字,组字时两部分有相等与不等之区别,上下不等到的又有彼此的宽窄、多少、松紧之分。

(四)上中下结构   是指由上中下三部分纵向排列组成的字,依据其笔画的多少、长短、宽容也有三部分相等与不等之分。

(五)半包围结构    字的外围有两面或三面,有类似框架形结构的字。依包围框架的位置不同,有以下几种类型:

(六)全包围结构   是在字的四周有框形结构包围的汉字,部首为“方框儿”,在部首中也曾做专门论述与示范,不再重复。

汉字结构的要求首先是处理好点画的大小、斜正、方圆、收放、疏密等内部关系,达到平稳、均衡、对称、呼应、美观大方;其次,还要按照美学规律,处理好字的外部形态。
    硬笔行书的结构,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八项原则和方法,这就是变化、尽态、错落、欹侧、省减、呼应、迎让、假借等。
    (一)变化
    变化是艺术的生命,也是对行书结体的最基本的要求。相对来说,楷书中同一个字的相同笔画可以写得一样,行书则必须富于变化,如果笔笔重复,字字相同,就无什么艺术可言,因此在行书中,相同的笔画要变,相同的偏旁要变,相同的字亦要变。总之以不出现雷同为原则。怎样变?一可通过用笔,使之有藏有露,有轻有重;二可通过笔势,使之有曲有直,有仰有俯;三可通过笔画组合,使之有疏有密,有上有下;四是可通过整体形态,使之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等等。总之要通过变化,取得笔笔迥异,字字意殊的效果。

同旁异变

同形异化

(二)尽态
    字形本来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体态各异,天然不齐。行书更应曲尽其态,使大者任其大,小者任其小,长者任其长,短者任其短,疏者更疏,密者更密。甚至予以夸张。但应掌握不管怎样变,在一一篇作品之中,令大者不觉其大,小者不觉其小,长者不觉其长,短者不觉其短,疏者不觉其疏,密者不觉其密,和谐匀称,天趣盎然。在音乐艺术中,只有把高低长短各种不同的音协调
地组合起来,才能谱成优美动听的乐章,硬笔行书结构也是如此。这里还需强调一点,夸张变形必须适当,如若过分,将适得其反。

(三)错落
    王羲之认为,行书要错落有效,“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因此,行书结体,不管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都要长短互殊;宽窄各异,大小不匀,结构的两边要形成强烈的对比。有的字本来左长右短或上窄下宽,就因体赋形,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有的字本身左右等匀,上下齐平,则伸左而仰右,或收上而放下,务使结体参差错落,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奇趣横溢,使章法宽松舒展,气脉流通,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