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的“半分钱”你见过吗?

说起面值最小的钱币,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一分钱,但是半分钱,你听说过吗?

宋钱

政和通宝,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

北宋 政和通宝半分(篆书)

大观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钱文为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铁画银钩,隽秀非常。

▲北宋 大观通宝背半分钱

元钱

“交钞半分”史籍无载,泉界普遍认为,是蒙古汗国时期所铸,大约在1206—1271年期间。大概是受到南宋的“交子”和金的“交钞”影响而铸行。

也有钱币学者认为,这是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铸。此钱是元初铸还是元末铸,目前在钱币界尚有争论。

新世纪之前“交钞半分”有少量出土,亦属珍稀品之一。

▲交钞半分

支钞半分,可能与交钞同时发行并流通,用以代银支付,或为支付凭证。

▲ 元代 支钞半分

“打小风流”花钱,古人真是好有情趣~

▲ 元“打小风流”花钱,背半分

元代的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的。

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但只有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

▲元朝  至元半分 背“文”

民国

民国的一种辅币,该币铸造时间达四年之久,即民国二十五至二十八年。目前所见有铜、铝、铅等各种材质。

▲民国半分铜币

▲民国28年半分铜元 (铝样)

▲民国28年半分铜元 (铅样)

▲民国28年半分铜元 (白铜样)

▲民国28年半分铜元 (黄铜样)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的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北平伪“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南京汪伪政权,实际上仍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此票在1940年汪伪成立前,为华北地区的中央银行性质,1940年以后,则下降为地域性银行。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停止发行,印刷数量巨大,后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大量印刷纸币,纸币泛滥,影响恶劣。

直至日本投降,中联纸币依然在发行。由于“联银券”的滥发,造成当时物价飞涨,人民苦不堪言,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财富被日本侵略者掠夺,华北人民将此券称为“汉奸票”或“走狗票”。

▲伪联合储备银行发行的半分纸币

1949年6月9日,当时正值蒋家王朝濒临全面崩溃之时,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为扩充军费,搜刮民脂,通过贵州省银行招商铸造铜币。

贵州青山炸药厂(又称青山矿业药品公司)中标,与贵州省银行总经理赖永初签订合同,约定70天内铸造100万枚铜币。7月7日前后铸完交贵州省银行发行流通。

此币发行后,因数量少,不能应付全省军政开支,又决定加铸500万至1000万枚。后因铜价暴涨,加上当时贵州银元辅币券已大量投放市场,再铸铜币已无利可图,故而作罢。

▲贵州“黔”字当银元半分铜元

外币

除了中国本土的“半分钱”,外国也曾铸造过印有中文的“半分”。

▲1880年时,英国侵占了马来西亚,并造了有中文字的“洋元半分'

▲1891年北婆罗洲(马来西亚13洲之一)洋元一分、洋元半分铜元各一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