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践 | 印尼——华文报的守望者
午后三点的光景,报社的门也仿佛刚睡醒,打着呵欠,吱吱呀呀地被打开。走过一个昏暗的小长廊,到了屋子中央,面积不大,四四方方,十几张电脑桌并在一起,紧凑而规矩。
由于刚刚上班,只零星坐了几个人。印尼人的不紧不慢是一种风尚,对时间观念的淡漠,懒洋洋说话,慢吞吞做事。
作为印尼当地影响力较大的一份报纸,《印华日报》的人员构成也偏向老年化。除了最新聘用的年轻海归副主编以外,一眼望去,坐在电脑机前慢慢码字的,也大多是微微有些谢顶的中年职员,甚至有眯着眼,戴着老花眼镜的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时针滴滴答答,滑到晚上九点,临近发稿,报社开始忙碌起来。在我对面的那位中年男子八成是到了校对稿件的阶段,沟壑纵深的脸几乎快要贴到屏幕上,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对于老人来说,尤其有些吃不消,时不时就要揉几下眼睛,放松放松再投入工作中。
▲《国际日报》总编辑许翰求先生
后来,疲惫的他索性推开凳子,直奔洗手间,痛痛快快洗了把脸,才清醒起来。对此,主编詹晓明女士打趣地抱怨道,“我们已经裁掉很多老员工啦。唉,都是些不好说的老人家,骂他们又显得我没礼貌。”“但是真的”接着说道:“很呆板啊,版面做得土,照片也拍得不伦不类。”詹女士一边说,一边疯狂地摇头摆手,似乎仅提起都觉得忍无可忍。
▲晚上10点的印华日报社
事实上,老人家们也很委屈,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浸没于密密麻麻的文字。然而这并不是无谓的坚持,身为中华民族一员,他们内心是有一种情结的,兴办华报、推广华文都是一种寻根思想主导下的文化认同感的确立方式。这是走过峥嵘岁月的老一辈们的良苦用心,只为年轻一代的华人青年铭记历史,不忘本。
正如世界上其他地方,这里的新媒体对旧媒体也造成无可避免的巨大冲击。不同的是,当地年纪稍长的人还保留着传统的阅读习惯,于他们而言,清晨手捧一份报纸,享受“一杯咖啡”的阅读时间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份华文报纸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母语所给予的一种踏实。与此同时,老人们也习惯了通过传统的报纸获取相对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而不是从无边无际的自媒体信息海中去“穷搜”。
原新华社驻印尼分社社长,《国际日报》总裁赵金川先生表示,希望能通过纸质传媒的坚守,给老年人保留一块信息的净土。
▲《国际日报》总裁赵金川先生
近年来,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蓬勃兴起,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报纸的面积不断萎缩,对此《印华日报》也尝试着改革。该报采取加大字号,增强配色等措施,为特定的老年读者群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在海内外影响力最广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其中多位部长都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总编辑许翰求先生也已年过花甲。华文教育的三十年断层,使得招募新人有些困难,成为报纸生存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印尼的报纸和国内报纸相比,有个有趣的版面,这里的社会广告版面也时常会登一些“人情广告”,某对新人喜结良缘,或者某位老人去世的讣告,缅怀追思。谈到这样的广告版面,副主编张闻喜自嘲道,接到如老人去世这样的消息我们就很难过,又少了一位忠实读者。
当被问及这种读者不断减少,人才更为稀缺情况的解决办法时,张先生只是无奈的表示道,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目前我们的报纸还能撑十年左右,之后就不知道了。据悉,身为综合性报业集团,其主要靠医药、服装的其他产业盈利,报纸赚钱不多。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来到印尼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报纸广告商及阅读者。而当地其他的小规模华文报社便不那么幸运了,由于读者群的狭小、拉不上广告,大多长期做着亏本买卖,不过依靠着后台企业的资金支持也还能生存下去。
这种透过纸笔的高龄报社职员和老年读者的无声信息沟通模式,更像是一场每日不断上演的老人俱乐部活动。正是这种文化默契,滋养着华文报纸,让它在这片异国土壤上也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这种颇具仪式感的纸媒阅读大有回归之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渐渐迷失的年轻人,疲于应付每日蜂拥而来的信息碎片,开始静下心思考,关注严肃性文学。维持现状,静候时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为进一步增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往来,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兰州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深造;扩展青年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在社会实践中筑牢“四个自信”,兰州大学于2018年暑期组建3支社会实践团队分别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乌克兰开展以“丝路连四海·学子万里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8月18日,第一支海外实践团队在亚运会开幕之日抵达雅加达,开启了他们的探索与发现之旅。
▲
文字 | 敬 雯
图片 | 张梦璇 王璐璐
编辑 |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