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惹中国留学生 下乡三同吃手抓饭

通往日惹(Jogja)的Klaten与Kalipentung的乡间公路,以及沿途人家。

在大巴车一抵达村子的时候,等待的人群开始舞动,奇妙的音乐也开始有节奏的摇摆起来。

这是一种传统舞蹈--Tari Reog,男士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戴着花儿,脸上还化着妆,但奇怪的颜色搭配,竟然有种莫名的和谐感。(上图)

紧接着就是做batik topeng(面具 上图),印尼人都比较有艺术细胞,他们先帮我们画好底纹,让我们用蜡来描,估计这种制作方法和制作batik花纹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才被称为batik topeng吧。

这个蜡需要在火上一直煮,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工具盛着来画,特别难操控。(下图)

但是当地人画的线条很美很匀称,大家一致认为他们很有耐心。

大家在制作好属于自己的面具以后,被当地的特殊的运输工具带去各自的家里,为什么说是“特殊”的?因为我们觉得这好像在拉一群猪仔~~不过坐在上面吹着山风的感觉还是很惬意啊~

在分配房子和一起住的小伙伴的时候其实很紧张,尤其是看到自己同班同学一个个被点名,站上车后被拉走时......(下图)

我和另外两个中国女孩以及一名老挝女生,被分配到这家三星级的家~里面很大,也挺干净的。(上图)

房主是一个很安静的阿姨,她做的饭菜味道很好,晚上她知道中国人一般洗热水澡的时候,还特意用火烧热水给我洗澡,这让我真的挺感动的。

因为印尼人都是洗冷水的,而且女生在特殊时期也是,但是她们也不会感觉这有什么不妥的,让我惊讶的是她们大多数人并不会痛经。

这就是两国文化差异的体现吧,其实中国有些传统习惯也不一定总是对的。

吃完午饭过后下午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印尼传统游戏,比如memecahkan air, lomba makan kerupuk dan lomba tari tambang(抓鱼、吃虾片比赛和打水球)等游戏(下图)。

短暂的休息之后夜幕降临了,我们去一个水库边看落日和晚霞,可能是位于赤道的缘故,这里的晚霞蔚为大观,尤为惊艳。(上图)

之后是和村子里的各位长老一起吃丰盛的晚餐,但是为了接地气,体验民俗,他们不给我们提供餐具,我们“被迫“用手抓饭吃。(总觉得手不干净,所以吃起来战战兢兢,所以很遗憾没有体会到这种风情。)(上图)

接下来的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篝火晚会(上图)时间了~期间还伴随着烤玉米、烤鱼(下图),加美兰音乐表演等活动 。

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有些国家的学生很有舞蹈天赋,让我们不禁感叹其地区差异来。

第二天早上在做了十分有趣的放松活动后(放松活动的内容是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由一个个留学生带着大家做有趣的动作,看来各个国家的放松运动并不太一样),大家分成4个小组按照游戏排名先后顺序爬山,山路很险,途中还经过类似于一线天的地方。

但最后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后,看到的视野非常广阔。同样是山,但这里的山有这里的风情~(下图)

在山顶上的树荫下乘凉,看着眼前辽阔的风景,让阳光自由地洒在头顶,让风肆意地掠过面颊,在想,或许这就是之前在寻找的诗和远方吧。

山会让人豁达,这也许也是当年杜甫在山顶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的原因吧。

下山后也是体验了一些当地人文风情和娱乐活动,在寄宿家庭享用过午饭依依不舍地和他们告别过后,乘着大巴离开了。

这只是一篇简单的游记,期待以后可以和大家分享更多在印尼的故事^-^。 (在日惹留学生  不浪)

注:三同,即是文革期间,毛泽东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实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