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转移癌1例
病历资料
患者女,56岁,发现左颈部肿物8天。患者发现左锁骨上方有花生粒大小肿物,局部压痛,表皮无隆起及红肿,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血丝涕,无咽痛、声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无胸痛、气促,无乏力、盗汗等。门诊彩超示左侧颈部多发低回声团,考虑肿大淋巴结声像。病后患者精神、睡眠好,食欲正常,大小便未见异常,体重无异常变化。颈部增强CT示:左侧颈部相当于左侧锁骨上窝区域见多个大小不一结节状影,边界欠清,大者大小约21mm×18mm,CT值约41Hu,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值约70HU,部分结节中心液化坏死呈环状强化。考虑淋巴结来源,炎症可能性大。
胸部CT示:右肺上叶尖段见不规则团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2HU,大小约9×17mm,边缘分叶及毛刺征,其上下方尚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增强扫描示病灶轻度强化,CT值约为55HU,气管、支气管通畅,左肺门、纵膈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增强扫描结节影轻度强化。考虑右肺上叶尖段周围型肺癌并左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
术后病理组织学报告: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癌。
2 讨论
颈部淋巴结病变常见为炎性、结核性及转移性,成人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转移性肿瘤,螺旋增强CT扫描对于颈部淋巴结、血管、肌肉能够清晰显示,对颈部原发灶的定性诊断和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根据Som. Pm[1]的简化淋巴分区,将颈部淋巴结分为五区,即Ⅰ区为颏下和颌下淋巴结;Ⅱ至Ⅲ区为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Ⅱ区为自颅底至舌骨间区域,Ⅲ区为舌骨至环状软骨水平之间),Ⅳ区为环状软骨水平以下的颈深淋巴结;Ⅴ区为颈后三角区。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特征可以推测原发灶,如本例淋巴结部位位于左锁骨上窝淋巴结,属于Ⅳ区淋巴结转移特点,为环状软骨水平以下的颈深淋巴结,包括向外侧延续支配于锁骨下动脉、臂丛神经和颈横血管周围的锁骨上淋巴结,可以初步判断淋巴结转移来源与胸部、食管、胃等的原发肿瘤。因此,胸部CT扫描显示右肺上叶结节影并纵膈及右侧肺门融合性淋巴结肿大,对于判断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对颈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一般是以淋巴结的大小、边缘、形态及强化特征为标准。文献报道,淋巴结增大判断主要以淋巴结长径10~15mm或短径8~10mm为标准,因淋巴结径线标准不同其研究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也不尽相同。本例淋巴结转移特点有:1、位于左侧颈部锁骨上窝区域内,呈多个大小不一结节状影,相互融合,边界不清;2、淋巴结横径大于15mm;3、结节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明显环状强化。文献报道中心低密度区和边缘高密度表现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之一,该征象是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其次癌性淋巴结具有向包膜及周围组织浸润特点,导致结节间相互融合,分界不清。
诊断上要区分淋巴结炎、淋巴瘤、淋巴结核。淋巴结炎感染症状较为明显,局部软组织红肿,呈结节状强化。淋巴瘤为系统性疾病,除了颈部淋巴结增大外,全身其他部位也可出现肿大淋巴结;结核性淋巴结炎早期病变淋巴结强化均匀,边界较清,病变与周围组织间隙清晰,而中晚期病变,由于干酪性坏死及病变破溃,淋巴结出现厚环或厚壁强化及周围脓肿形成,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
参考文献:
[1] Som P.Lymph nodes of neck.Radiology, 1987, 165: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