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界业余天王,王琛的成长与蜕变
编者按:
胡煜清、白宝祥、马天放、王琛,业余围棋界公认的“四大天王”。
十余年来,职业围棋界城头变幻大王旗,领军人物换了好几批;而“四大天王”则始终稳定在业余棋界前四名。
在四大天王中,王琛一直是较低调的一位,王琛很少在媒体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情况。
在四大天王中,王琛也一直是话题中心的那一位,晚报杯放弃职业资格、大赛爆冷,他的个性和洒脱让他不断进入棋迷的话题。
近几年,王琛的成绩稳步前进,更在去年(2019年)夺得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荣升业余8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下王琛的成长与蜕变。
1.自幼学棋
1992年8月31日,我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与其他围棋高手的童年历程相似,我也是自小学棋。
小时候我就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进步显著快于同龄的其他小朋友。
因为我的家庭教育环境较为宽松,小时候就常常开始自己拿主意。
我在这样的棋力进步速度之下,萌生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11岁那年,我冲击职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当时大连市本地教练的推荐我去北京,于是我就踏上了北漂学棋之路,前往吴肇毅围棋道场训练。
这一去就是五年。五年里,在我对围棋的喜爱之下,也逐渐坚定了自己的追求。
五年间,我受到吴肇毅九段、王剑坤七段等老师的悉心教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我决心向成为职业棋手的梦想发起冲刺,于是转入葛道场,开始了持续一年半的葛道训练历程。
当时的葛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很严厉。手执教鞭,慈眉怒目。
葛道当时采用早6:30 – 凌晨1:00,每周六天的严酷作息制度,令初入葛道的我很不适应。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无疑对坚韧的学员有更大的压力和提升。
我开拓想法,努力钻研。技战术实力在那时得到迅速提升,并和道场的其他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年5月,我参加了黄河杯并获得亚军。
黄河杯是国内第二大业余赛事,能够得到这样的佳绩,我心里逐渐有了信心。
就在这时,我成为道场内外名声响亮的定段热门人选,黄河杯的亚军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我有了更大的期待。
然而,在7月的职业定段赛上,我的排名一般,并列第11位。
按照当年的定段规则,前十名直接获得职业棋手资格;之后排名靠前且年龄不超过十五周岁的棋手优先定段。
当年定段赛的第17名是柯洁,因年龄只有11周岁而获得定段资格。
而得了第11名的我,因为刚好超过十五周岁,与职业资格失之交臂。
另一方面,因为黄河杯的佳绩,我获得了代表中国参加2008年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公开组(限定业余棋手参赛)的资格。
公开组由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棋手参加,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出线的16名棋手将进入决赛。
八强战我战胜代表了加拿大的葛勇飞。
然而半决赛,我不敌韩国的咸泳雨7段;季军战,又败给了韩国的李勇熙6段。
再加上夺冠头号热门胡煜清8段首轮爆冷出局,实力强劲的中国队竟与公开组的奖牌无缘。
2008年的定段赛和智运会是我人生中两次惨痛的失败,而这两次失败也成为我的围棋生涯,乃至人生的分水岭。
我一方面开始思考自己是否适合做职业棋手,另一方面考虑能否去读大学,然后做一名业余棋手。
2.我的决定
智运会期间,队友胡煜清作为业余棋界前辈,给予我建议,拓宽了我的思路,影响了我此后的人生选择。
2009年定段赛,我在的葛道场强势崛起,席卷20个定段席位中的14席。
但我却意外地遭遇滑铁卢。
在前七轮五胜两负的良好形势下,我在后五轮技术与心态双双失衡,五战皆墨。
最终我仅位列48名,冲击职业段位的努力再度失败。
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在同年的黄河杯中更进一步,获得了冠军,由此荣升业余7段。
次年年初,我代表新民晚报队夺得晚报杯冠军。一年之内我获得了业余棋界两大顶级赛事的冠军。
2010年,我获得上海财经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测试的第一名。
因为上海财经大学有招收围棋特长生的传统。
十余名业余高手需要通过五至七轮的比拼,争夺少数几张特招的入场券。
获得特招资格的考生,在高考成绩过线后即可获得录取资格。
在测试赛中我获得第一名,在同年正式成为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
2011年,新的全国业余大赛陈毅杯创立。经过第一阶段的64强赛比拼,包括我在内的八位业余高手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决赛采用业余棋界少见的单循环赛制。
在与胡煜清的正面碰撞中,我弈出一盘令自己满意的完胜。这盘棋之后,我收获了很大信心,气势如虹,取得五连胜。
然而第六局,我不敌此前四胜一负的董明。
当时,若董明最后一轮再胜,则他将确定获得冠军(因为与我比较直胜的优势),所以争夺冠军的命运已不掌握在我自己手里。
不过,我此时的心态已比两年前成熟了许多,并没有受到前一局失败的影响。
最后一局我对决马天放,我以比较轻松的心态出战,最终完胜马天放,而董明则被胡煜清击败。
最终我与胡煜清同为六胜一负,我因胜负关系而夺得首届陈毅杯的冠军,胡煜清获得亚军。
陈毅杯冠军有申报职业初段的资格,这是我曾经魂牵梦萦的身份,而此时我却放弃了这个机会。
其实具体的原因是当时我已适应了上财的大学生生活,大学生活让我希望探索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彼时的选择,但我对此并不后悔,并一直坚定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了下去,就像之前所有关键的节点一样,选择了这条路,就坚定的走下去。
国内的业余大环境,近二十年来,欣欣向荣,无疑使更多像我一样热爱围棋,但又希望有更多可能性的围棋高手,有自己发挥的舞台。
上文提到的“晚报杯”、“黄河杯”两项赛事,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持续举办至今从未中断,是中国业余围棋界的两大盛会。
而陈毅杯则是2011年起兴办的新赛事,冠军奖金十二万元,声势一时间甚至超过了两大传统赛事。
3.质疑与真相
我虽已是业余棋手中的佼佼者,但业余棋界的竞争仍十分激烈。同一时期,“四大天王”的说法不胫而走。
除成名已久的胡煜清之外,后起之秀白宝祥、马天放与我一起,被圈内公认为国内业余棋界的“四大天王”。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棋界出现了对我们的质疑声。
诸如“业余比赛比职业比赛多,奖金比职业比赛高,四大天王不定段只是为了捞金,年收入可达40万以上”的报导,时不时见诸报章。
质疑者的逻辑是,既然我们这些业余天王有职业棋手的实力,并且投入大量时间在业余比赛上,应当不能算“业余”棋手,所以不应参加“业余”比赛,与“真正”的业余棋手争夺奖金。
不过,我当时在上财期间实际的生活状态,与一般职业棋手的训练状态大不相同,是货真价实的业余棋手。
我平时从不花大量的时间练棋,因为比较注重碎片时间的利用。
从2010年起,我保持着每天一定要花10~30分钟将当天最新棋谱看一遍的习惯,剩下的交给“以赛代练”。
我的这一习惯已经保持了十年,并非刻意为之,顺其自然而已。
我这种独门的训练方式效果不俗,平均每年有两到三项全国级业余大赛的冠军入账。
2014年,我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围棋机构教棋。一年到头,我有一半时间奔波在各项业余比赛之间。
其中大部分比赛奖金不高,甚至要杀入前三名才能“不亏”、赚回差旅费,我却乐此不疲。
因为我觉得:一面教孩子们下棋,一面自己在江湖中厮杀,不失为快意人生。
驰骋于业余围棋江湖的另一面,则是难以避免的挫折与失败。
回到2010年,因为获得晚报杯冠军,我被选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
世锦赛是业余棋界的头号赛事,来自六十余个国家的代表争夺业余棋界的最高荣誉,冠军可获得独此一家的业余8段称号。
2010年世锦赛在杭州举办,这是中国首次承办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
主场作战的我无疑是夺标大热门。
然而,在决定冠军的关键一局中,我不敌韩国的宋弘锡,屈居亚军。
此后的几年,我与晚报杯冠军缘铿一面。
2013年至2018年间,我全程参与了六届晚报杯,却五次获得亚军,距离晚报杯冠军,亦即世锦赛的参赛资格一步之遥。
4.世锦赛夺冠
不过在2018年,由于当届晚报杯冠军赵健男因个人原因无法参赛,我得以递补获得当年世锦赛的门票。
世锦赛是我最重视的赛事,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参赛机会,希望能一雪前耻。
在第五轮比赛,我遭遇此前全胜的中华台北棋手、2014年世锦赛冠军詹宜典。
本局我们双方前半盘发挥俱佳,而我则更胜一筹。至第116手,盘面上出现了我一举制胜的良机。
若此时白棋在A位尖,切断黑棋下边大龙的归路,则黑方大龙有生命危险,是白方十拿九稳的攻杀。
而实战我却在优势意识下放虎归山,棋局重新变得漫长。
此后我在右下的劫争中失误,几乎单官连回,而对手获利颇丰,棋局形势已逆转。
在无比接近胜利的局面下,詹宜典的发挥也出现了波动。
黑棋第185手漏看白棋上方手段,脱先抢占下方官子,被我在上方出棋,做出缓一气劫。
棋局波谲云诡,胜负的天平在我们之间反复摇摆。上面的劫争打了几十手之后,又转移到右下换了一个生死大劫来打。
可惜最后的大转换,我在读秒声的催促下判断失误。
转换之后,白棋虽吃掉黑棋下方十四子的大龙,却被黑棋打穿左边。一算总账,双方基本不赔不赚。
由于劫争前白方局面小劣,白棋未能获利即是失败。最终我以半目的最小劣势遗憾负于詹宜典。
本届比赛,詹宜典最终以八战全胜的战绩强势夺冠。而我的总成绩是6胜2负,仅获第三名。
赛后我自己总结失败的教训,认为除了实力因素之外,心态的波动亦使自己不能发挥全部实力。
2019年,我卷土重来,打破了晚报杯的“连亚魔咒”,获得冠军,再获世锦赛入场券。
本着“当成是国内赛事,正常发挥水平,剩下的交给天意”的心态,我开始了第三次世锦赛的旅程。
第6轮,我遇上来自韩国的劲敌李宰成。
前半盘形势焦灼,我自认为发挥不错,但始终没有找到对手的破绽。
形势稍稍落后一些,我只能在后半盘拼搏,却有用力过猛之嫌,使己方的孤棋陷入险境。
第180手,执白的李宰成若在A位并,则中腹黑棋凶多吉少。但实战李宰成因时间紧迫,在下方延时打将,给了我机会。
实战我181鼻顶、183靠是得意的组合拳。185断之后,白方已无法阻止中腹黑棋的外逃。
此时白方应悬崖勒马,在A位保证上方六枚白子的安全。这样虽放走中腹黑子,但抢到下方冲断的白棋仍可小胜。实战李宰成却越陷越深。
第186手长,白棋试图继续追杀黑棋,但已经行不通了。
192手时,李宰成如梦方醒,只能放弃。我第193手提通之后,不仅救回黑棋小龙,还割下白棋的尾巴。
虽然白方194冲吃黑棋四子,但形势已经逆转。最终我执黑以半目优势获胜。
拿下这最困难的一局之后,我决心再接再厉,最终战胜了最后两位对手,以八战全胜的傲人战绩夺冠。
三届世锦赛,十年的缘分,我终于在2019年圆梦。
5
如今,我已经27岁,在围棋界已算是一员名将,也是百战归来的教练。
对于未来的规划,除了自己的老本行围棋的教学和普及,我也想去多做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和围棋技术不相关的工作与尝试。
而我对业余围棋生涯的规划是,争取在30岁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好成绩,30岁以后出来参赛就以娱乐为主,快乐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