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访碑说杜庄
9月23日我们来到杜庄的新社区义和佳苑,与老杜庄人座谈杜庄村的古往今朝。
根据古志记载,杜庄村位于古代邹县城东北约五里,后因拆迁改造,现社区名称“义和佳苑”,位于护驾山路东侧,义和路北侧,地理坐标:北纬35.43°东经117.00°。拆迁前该村人口2200多人,拆迁后,不断有各地人购房入住,现在人口已突破6000多人。
杜庄居委会所在地
据该村老人介绍,杜庄村因古代出过一个杜阁老,故称“杜家庄”,该村西部,现岗山小学附近还有杜阁老坟,出土过汉唐大方砖,但过去全村确实没有姓杜的。有村民说明代杜庄名叫“义和庄”。建国前,该村有四个牌坊式寨门,村里曾有三座庙,其中奶奶庙是当时附近各村最大的,有三间正殿,东西配殿和门楼。庙里有不少古碑,有鈡和磬,有刘姓的道士。
杜庄旧址鸟瞰
该村比较大的姓氏有刘、张、孔、李、丁、于、邢、苏、庞、赵、盛等,刘姓人口最多,600多人,迁自东乡大律,始迁祖刘吉,传15世,字辈:刘吉、?、?、?、?、?、广、怀、景、丕、宗、学、德、延、长、新、远、福、赐、繁、懋、祥。刘家在杜庄历史相对悠久,这次在杜庄居然见到他们说“老辈都说从大律迁来”,还说早年“老书记曾专门去东乡抄过家谱”,难怪他们的后面字辈与大律一致,可惜手抄谱已经迷失于文革,发现他们这支,这是我大律刘姓的又一突破,可喜可贺。相信今后在邹城以西或许会有新发现。刘丕彦家老宅子曾有一棵大槐树三人才能合抱。
张姓一支于清同治年间迁自泗水柘沟,一支迁自泰安,还有一支据传迁自山西。
据说该村于姓,原本姓虞,大集体记账方便,随便就简化成了“于”,始迁自北宿。孔姓为孔子后裔,迁居时间地点不详。苏姓迁自东乡张庄,时间地点及传世不详。邢姓,迁自大束镇黄柱。盛姓迁自微山马坡,世次不详。另外还有韩、杨等有林无人的姓,其事难祥。
谈到该村特产,刘家香油、刘家茶馆、刘家唢呐都曾有名气。杜庄的弯豆芽,世传特殊工艺,反正倒换着泡,所以弯弯曲曲,粗嫩可口,很有特点。
义和佳园位置标注图
关于杜庄村名的来历,虽然村民传说明代称“义和庄”,系官方所建“官庄”,该村1989年5月由民政局主导以杜庄村委会名义所立“杜家庄”村名碑也说:“该村建于明朝,起初原村名为义和庄。清朝末年,因朝内阁老杜儒辉家居此村,故改名为杜家庄。”
杜庄村名碑
村名碑反面记载
现在杜庄新建小区称“义和佳园”。居委会位于护驾山路东“义和路”北。显然,这块石碑对后来的杜庄社区和南侧的这条公路命名,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查阅历代县志,明万历三十九年胡继先修《邹志-陵墓》载,“在唐有仆射杜如晦墓,在城北五十里。按:如晦杜陵人,不知墓何以在此。”
康熙十二年朱承命修《邹县志-古迹》载,“杜如晦墓,在城北五里,唐仆射,杜陵人,不知墓何以在此。”康熙五十四年娄一均修《邹县志-古迹》载,“杜如晦墓,在城北五里。唐仆射,杜陵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全县划为33社,分上、中、下11社,另有东13屯厂和西12屯厂。有西韦社杜家庄。以后民国至新中国历代,所属虽有变化,村名均称杜家庄或杜庄。唯有“义和庄”及“清末杜儒辉”丝毫未见记载。如果明代称“义和庄”,距明代很近刚刚改朝换代不久的清康熙十二年,不太可能急着改称“杜家庄”。明代140个官庄也没有“义和庄”。清末离我们已非常近,当时相继出现了侯文龄、张丕矩等数位方志作者,如果当时此地真的出现一个高官,似乎不可能被多部近现代方志遗漏。假定清末真的出了一位杜阁老,并因此将原村名改成了杜庄,那么“杜家庄”超前出现在明末清初的方志中怎讲?显系民间讹传,竟被当时民政部门采纳刻碑。
义和佳园(杜庄新社区)
而多部明清县志对杜如晦的记载,说明绝非古人随便杜撰,从墓地与县城的位置和位于杜庄地域看,确与该村杜家庄来历关联。查阅资料,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位居首功,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贞观四年(630年5月6日),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
我们不了解杜如晦为什么会在这里埋葬,但至少确有杜如晦的林墓在此,那么杜庄得名定当与此时代相近。从杜庄在史志及早出现,以及它规模较大的人口看,杜家庄确实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杜家庄的创村时间应当在杜如晦所处的唐代,而不是“村名碑”所言“建于明朝”,杜庄是邹城市为数不多的几个千年古村之一无疑。20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