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字画大赏(收藏版)
傅抱石作为一名江苏的画家,并长期在江苏工作,也仅仅是江苏国画院的院长而已。按惯例,他在全国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名气和地位。在当时,他这样的名声似乎有些反常规,即便他的作品再好,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尤其是那个保守而讲政治的年代,光凭作品的优劣来确定其名气的大小,是绝 对办不到的,也没有那么公平。这其实又是中国畸形教育所致(缺乏素质教育),管理层懂艺术的寥 寥 无 几,有几个懂的也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的“初级阶段”,连“半桶水”也没有。加之中国自古以来,政治至高,权力至上,有一定的位置,艺术水平也就可以跟随而来(也高),一呼百应,人们也是这样认可的。在中国,政治人物常常不经意就能造就一个大家来,也常常不经意就可以断送一个大家,特别是文学艺术类的大家,有时候甚至能让他们一夜成名。王羲之的盛名就得益于唐太宗,张大千的盛名就得益于张群、张学良。傅抱石属于前者。也就是说,傅抱石的名气除其作品本身确实有一定的高度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外在因素之使然,特别是与上层人士的推波助澜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尤其是郭沫若的无形助兴密不可分。
傅抱石是江西南昌人,小时候家里靠给人修伞补伞维持生计,家里十分贫穷,傅抱石的父亲只会修伞,没有什么别的本事。但是傅抱石却对修伞完全不感兴趣,反而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傅抱石的儿子后来回忆说,在他们的修伞铺旁边,有一家纂刻铺子,他父亲小时候便跟随店里的师父学习纂刻,十几岁时就能自行刻出许多印章,还能装订印谱。
傅抱石,便是一位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大师。他的作品综合了文化气象,诗人情怀、天才特性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艺术表现,以魏晋、汉唐风范和挥洒淋漓的磅礴气势撼动我们的心灵。
1954年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确定了“中国画写生”的创作途径,并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时代的潮流。傅抱石不仅积极撰文,捍卫中国画传统,呼吁重视传统中国画,而且还与时俱进地探索自己的中国画新形式,创作了若干具有新面目的作品。
饮酒释放了傅抱石的创作激 情,却也缩短了他的艺术生涯,他刚刚接受了为虹桥机场绘制大幅国画的邀请,就在返回南京家中的当晚突发脑溢血离世,享年61岁。
从2000年至2002年,傅抱石书画著作成 交额在1000万元-3000万元左右徜徉。从2003年始,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成 交额翻倍增加,其著作的上拍量合计94件、成 交量66件、成 交额为5,088.57万元。2003年是傅抱石书画著作市场行情的第 二个转折点。
傅抱石先生(1904-1965)的绘画创作,经历扶桑求学,金刚坡探索几个历史阶段,入四十年代末,已臻成熟。五十年代画风渐有变化,笔致由苍茫而雄健,偏于灰暗的色调也趋于明快。1960年,参加江苏国画写生团,历时三月,复赴东北和东欧的写生,抱石先生的襟怀愈加开阔,艺术随之丰富多彩。如果说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草创初成的阶段;六十年代,则是其艺术颠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