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路遥 · 写在路遥逝世28周年丨《生命从中午消失》

#路遥逝世28周年纪念日#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生于陕西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优秀作品,在全国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并荣获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病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

重读路遥

作者丨梁菲

“用生命书写人生,用文学浇灌大地。”这是《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增订本)一书作者赵学勇写在本书腰封上的句子,以此致敬“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
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他的生命在人生的中午——四十二岁消失了。路遥以自己的生命实现了完整的人格价值,他的人生价值源自其丰厚的作品根基,那么,路遥的小说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学勇教授的《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是他于1995年出版国内第一部研究路遥的学术专著的基础上,集近年来持续阅读、思考、研究路遥而撰述的一部全新的学术力作。作者新增订的这部著作,为我们阅读路遥的小说世界打开了一扇窗。领略个中风景,既感熟悉又觉陌生,既惊奇其灿烂,赞叹其伟大,也揪心其艰辛,哀恸其困苦。
作者的研究自作家路遥文学生命的起步始,渐次深入探析其文学创作中所呈现的城乡视角、乡土情结、传统文化意识,以及沉郁雄浑壮丽的史诗性崇高感。路遥在《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所描绘的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广大民众的生存苦难、奋斗理想与心灵蜕变,及其所展示的雄浑凝重的“中国气象”,开拓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新境界,创造了当代文学殿堂的新经典,同时奠定了自己于文坛的特殊地位——读者的热议与文学史的被遮蔽。
重读路遥,依循作者的视线再一次走进路遥的小说世界。作为百年中国文学中为数不多的被民众“读出来”的文学经典,熠熠生辉的人民性精神是路遥作品最鲜明的特色。路遥的生命扎根于黄土地的生活印记——深沉的苦难和自强的意识。他在创作旅途的艰苦跋涉中,怀揣初恋般的热情,执守宗教般的意志,始终以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来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默默地在稿纸上爬行着。
作者透视路遥小说世界的着眼点是颇具文化意义的城乡交叉地带,这里是路遥瞭望社会人生的窗口,也是他所创造的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进入广阔世界、走向人生成熟的命运根据地。路遥扎根乡土,进而亲近传统,但是他富于现代理性的思考与书写,又让传统焕发出新的生机。当文化心理结构中深厚的儒化色彩——传统的道德意识与人伦观念——直面现代理性与商品价值观念的风云时,路遥不仅全力塑造在改革浪潮中富于进取生命力的农村新人群像,而且悉心维护着自己心目中传统人伦与道德美的典型,这是他对传统痛苦而理性的当代性诠释,也是其作品颇具悲剧性的必然结果。
当深邃而阔大的小说世界徐徐展开时,路遥所追求的沉郁雄浑壮丽的审美风格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自觉将“为人民”作为自己创作原则的路遥,以其富于激情的性格气质和深沉的乡土情结,营造了具有史诗性意味的小说世界。这世界涌动着深广壮阔的自然与社会人生,交织着平常而不平凡的人生悲喜,也蕴含着错综纷纭的美丑世相。但是,平凡世界中的千千万万普通人却在古老的土地上以胼手胝足的劳动开创了崭新的伟大事业。这是路遥对刚勇奋斗的中华儿女的热情描绘,是其对文学品质的不懈追求,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孜孜实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赵学勇教授深耕当代文学,了然文学、文化与文坛发展。路遥是中国文学长廊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作家,“路遥现象”是当代文坛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读者接受的持续热情与文学史叙事的冷遇,文学观念的新潮与传统,文坛的浮躁与文学的沉潜,等等,却让我们反思“路遥现象”之冰与火的矛盾。德国美学家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或许可以给予研究者以启示。他指出,德国文学史研究之所以衰落,归根到底是研究方法上的失误。因而,文学史研究必须引入读者的接受。“路遥现象”作为一种当代存在,似乎在时刻检验着当代文学史叙事的真实性。作者的这一观点,是值得深思的。
随着作者研究视角的运转切换,我们再一次阅读“熟知”的作家路遥。重读的过程,不仅能够细察当代文坛的发展现状,而且可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种种面向与文化走向。赵学勇教授的路遥研究,立足路遥的文学创作及其所达到的文学性高度,但不局限于此,还在于其深刻挖掘了路遥创作中所反映的对于“中国问题”的思想认识及其所达到的深广度,路遥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意义,以及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范式。
在深入解读路遥的小说世界之外,作者以严谨而扎实的学术态度,全面梳理了路遥创作的主要作品和获奖作品,并悉心选辑了1983年至2019年末——《人生》发表后学者们开始发表评论文章至路遥诞辰七十周年——有关路遥研究的专著与论文。这是一位学者提供给热爱路遥的读者和研究路遥的学人的一份客观而翔实的资料档案。
1998年夏天,罕见的阴雨天气绵绵不休。原本和伙伴们在街道疯跑的我,整日窝在窗边读从堂姐家搜罗的盗版《平凡的世界》。2006年深秋,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我完成了第一份大学作业——《平凡的世界》万字读书笔记。2019年隆冬,作为责任编辑,我荣幸地为导师出版了《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的增订本。
路遥的小说世界是青春的世界,奋斗的世界,这世界载录了万千平凡人生活里的欢乐与哀伤,幸福与失落。阅读路遥的岁月是飞扬梦想的岁月,激荡年华的岁月,这岁月吟唱着一个图书编辑文学青春与出版初心的欢乐交响。
当青春邂逅文学,让初心扎根出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
作者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撰有《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等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