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如何处理好和媒体之间的关系
韩志锋:公共关系顾问专家
我们来看一下企业声明,所有的声明其实是有套路的。
写企业声明一定记着,它是要分情况的,你不能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同样的一个模式,一个格式去写。
如果你企业遭遇了一个危机或者负面的报道,跟媒体打交道是很复杂的,媒体里边真正有情怀的人士还蛮少的。
更多的记者,赶会是他们常态,赶会的目的就是拿新闻源,通过赶会得到一些新的消息,所以你给这个媒体的东西越多,他们可能会照着你这个原稿发布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他们一般都挺懒的,不去写东西的。
当然,不能是所有的媒体都是没有责任感的,你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对媒体的沟通大伙要有技巧。
我本人其实就经历过被媒体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小危机,当年我们在做一个选秀的事件营销的时候,那整个的公关事件是我来操盘的。
这个事件也非常大,就是咱们北京台举办过一次红楼选秀的一个事情:
那红楼选秀是我的一个客户赞助的,整个的冠名以及冠名之后的这种推广宣传,中间的新闻挖掘、传播等等这个工作都是我做的,一直到最后大概长达10个月,这么一个过程。
结束以后,大伙就开始要回过头去评价这件事了,比如说超级女生在2015年的时候特别火,每个人都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节目。比如说《中国好声音》在第一届一出来的时候,哇,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眼前一亮的,励志性的这么一个娱乐节目,大伙都对它有评价。
那么这个红楼选秀结束以后,各方对它有什么样的评价,《三联生活周刊》它就组织了记者去调查,那调查的时候,他们也调查到我了,就过来采访我,作为整个这个企业赞助方的一个操盘手,你是怎么来看待这个活动的。
如果他直接这么问我,我一定是很官方的回答,但是碰巧来了我的一个老乡,他过来先瓦解我,咱俩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该说什么说什么,我不会把你说的东西全部写上去,你最后让我写什么我写什么。
但是咱俩就开诚布公聊真的东西,你告诉我,你觉得这个活动怎么样,你觉得这一个赞助事件,或者北京市搞的这个事怎么样,我当然说真话了,我的真话就是不怎么样,不成功。
我讲完这个我还会提醒他,我说你千万给我别写上去,这个咱两个沟通的东西,结果等《三联生活周刊》这一期杂志真的出的时候,我接到客户一个电话,他说:韩总,你是不是不想要我们后边的尾款了,他说你赶快去买一本那个《三联生活周刊》看一看。
我就赶快安排人下去买一本,买上来一翻,里边有关于整个的这个红楼选秀的这个节目的一些评论性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一个就是,访我的这么一个专题,在这个文章里边原封未动的把我说的东西都记进去了,其中有一句话很显眼,就是我认为这个活动是失败的。
你想客户当然是不认可了,我花了这么多钱,你们做了这么多,况且实实在在,在中间也出现了好多的波澜,也形成了好多的话题,也形成了好多的网络的一些点赞、口碑,那你为什么说不成功呢?
这个就是我被媒体坑了一把,我当然有我自己的个人的判断,但这种个人的判断,它有时候确实不应当在你作为职业的人,或者面对职业的时候的一种表达。
所以这个我就讲,跟媒体打交道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就是我们既是要求把他当朋友,但同时大伙一定记着,这个没有永远的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当然我也不讲只有永远的利益,只是觉得这个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情。
其实做公关这么多年,通过跟大量的企业接触发现,在做这个媒体的关系维护上面,现在这些互联网企业,其实有好多可以借鉴的一些东西。
互联网企业它跟媒体会经常性的去交朋友,但这种交朋友说实在的也都是很浅的一种关系,它无法让那个媒体对你,或者这个个人对你这个企业,有一个很深的认同。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就是像乐视,这个危机爆发以后,就有人去回过头讲,乐视每年要开上千场的新闻发布会。
这上千场的新闻发布会,他基本上会锁定一群人,这一些记者就是每一次都让他们过来,按说这些人都可以形成一个很强的利益纽带,或者一种情感纽带。
但现在危机爆发以后,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正是这一帮子拿着它的红包,赶着它的场子,去帮他传播这些概念的一些记者,现在都在开始报道他的危机,甚至越是关系亲近的,好像现在冲的越大,越在前头,所以和媒体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