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骗完原告骗被告,一张铁嘴打官司,羊啃麦苗不吃亏

但凡打官司,就少不了律师,律师能替百姓伸张正义,也能替有钱人颠倒黑白。一张嘴巴巧如舌簧,倒转乾坤不过几句话的事。

你知道哪些厉害的律师(状师)呢?

话说,清朝的时候,某地有位了不起的状师,本名谢天德,虽说其貌不扬,但聪明伶俐,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再没理的事情也能被他说得有条有理。

大家送他一个外号,谢铁嘴。

这一天,谢铁嘴正在家里闲坐,村西头的王老二慌慌张张跑来,求他帮忙打官司。

原来,胡老五家的羊啃了王老二家的麦苗,不但不赔礼道歉,反而矢口否认,恶言伤人。

王老二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到衙门里告状,可自己没什么文化,连状书也不会写,只好委托谢铁嘴帮忙。

说完,王老二从腰里掏出两吊钱,就往桌上一放,“有劳谢先生了。”

谢铁嘴满口答应下来,当场写好了状纸,给王老二念了一遍。

王老二听了,十分满意,高高兴兴回了家。

没过多久,胡老五也来到谢铁嘴家,说王老二诬陷自己家的羊啃了他家的麦苗,他心里气不过,求谢铁嘴帮自己写状纸,治治王老二,出一口恶气。

谢铁嘴点头收钱,也给胡老五写了一份状子,当面读了一遍。

胡老五大喜,当下放下两吊钱,告辞而去。

谢铁嘴心里揣摩,原告和被告的状纸都是自己写的,明天在大堂上,该替谁说话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聪明人有办法。谢铁嘴眼珠一转,当即有了主意,提笔又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放入了衣袋里。

第二天清早,王老二来到县衙门口击堂鼓告状。知县老爷急忙升堂,衙役站立两旁。王老二跪在大堂,将呈子递上。

知县搭眼一看,只见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王老二家的麦田被胡老五家的羊啃坏,当即点点头,吩咐衙役去传唤胡老五。

没过多久,差役将胡老五押到大堂。

知县问道:“你家的羊吃了王老二家的麦苗,可有此事?”

胡老五摇头道:“我家的羊没有吃他的麦苗,王老二血口喷人。”

知县把惊堂木一拍:“大胆刁民,竟敢谎言抵赖,拉下去,给我重打四十大板!”

众衙役按倒胡老五就要动刑。胡老五连忙把怀里的状纸掏出来,高喊:“小民也有状书,请县太爷过目。”

衙役停住手脚,把状书递给知县。

知县摇头晃脑看完状书,觉得说的也有道理。可再一细看,发现两张状纸出自一人之手,这是怎么回事呢?

知县问王老二和胡老五,状书是何人所写。

两人异口同声回答,这是谢铁嘴所写。

知县一听,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心里埋怨谢铁嘴,为了钱居然给原告和被告同时写状书,实在可恶。

想到这里,知县立刻又让人传唤谢铁嘴。

没过多久,谢铁嘴也来到大堂,毕恭毕敬给知县行礼。

知县气得把惊堂木一拍:“谢铁嘴,你居然挑动民众,搅闹公堂,一张铁嘴吃两家,最后给我出难题。本县今天非要好好惩治你。来人呀,重打四十大板!”

胡老五、王老二也恨谢铁嘴耍心眼,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谢铁嘴不慌不忙地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念道:

“小羊啃麦苗,吃叶不吃根,羊粪肥庄稼,两家不吃亏。”

胡老五、王老二瞠目结舌,张大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知县摇头晃头,觉得谢铁嘴说得有理,心气顿时消除,当即宣判:“既然羊啃麦苗不吃亏,大家还打什么官司呢?退堂!”

就这样,谢铁嘴赚了两家钱,还什么事也没有。你说可气不可气,但静下心想想,是不是又品出些什么呢?

关注“酒歌说文”,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