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撰成于元代,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金朝的始末。撰成于元代,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

翌年(1344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的《金史》,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

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开始编撰,至第二年(1344年)十一月成书。全书共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有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

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优点

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但超过了《宋史》、《辽史》,还比《元史》高出一筹。《金史》编得好,是由于原有的底本比较好,及金朝注重史书的编纂工作。

学者们一般认为,《金史》在二十四史中虽谈不上是上乘之作,不能与《史记》、《汉书》、《三国志》等比美。但是,在元末所修三史中却是最好的一部。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金史》叙事最详略,文笔亦极老洁,迥出宋、元二史之上。”(《廿二史札记》卷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元人之于此书,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仓促成书者不一样,所以本书首尾完备、条例整齐、简约而无疏漏、周赡而不繁芜,在宋、辽、金三史之中,是最为完善的。”

确实,与宋、辽二史相比,其优点是比较突出的。

首先,在编纂体例和内容方面,便有许多超越前史的独特之处。如《金史》不但记载了金建国以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为了专门叙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迹,回顾了女真族建国前的历史,从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备受今人重视;在各《本纪》的末尾,设立了《世纪补》一篇,专门记述了几位未曾即位称帝,而被后代追认的几位皇帝的事迹,这在体例处理方面十分得体,为后代修史者所继承;此外,《金史》在最末尾专立《金国语解》一篇,用汉语标出了表示在官称、人事、物象、姓氏等等之中的女真语称谓,是参照释读《金史》及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金史》还根据具体需要,创立了《交聘表》,以编年体表格的方式记述了金朝与邻国(如宋、西夏、高丽)的和战及来往关系,形式新颖,内容清晰。

其次,在史料剪裁及记述方面,处理也比较得体。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一般记载比较详细,从而反映出其历史全貌,避免了像《宋史》那样详略失当、比例失调的现象。记述历史事实也比较客观审慎,因而,真实性是比较可靠的。特别是本书的表和志,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金朝的典章制度比较系统、全面地记载下来。如《礼志》、《乐志》、《舆服志》、《食货志》、《选举志》、《百官志》等。

史料积累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女真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肃慎。唐代时称靺鞨。五代时,契丹称黑水靺鞨为女真。女真从始祖函普到乌雅束八代,尚无文字,那时自然谈不上史事的记载。到阿骨打建立金国以后,最初也无文字。阿骨打的侄儿、金大将完颜宗翰喜好访问女真老人,多得先人遗事。后来,女真统治者逐步吸取汉族文化,设立国史院,置监修国史等史官,开始编撰史书。

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令完颜勖与耶律廸延掌国史。完颜勖等就把宗翰了解到的从始祖以下十帝的事,综合为三卷。

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完颜勖等又进《太祖实录》二十卷。金世宗时,修《睿宗实录》。世宗让修史的人拿着修好的《睿宗实录》去请教老臣彀英,彀英为之更正了不少错误。所以金代的“实录”是比较详实的,从世祖函普起,到哀宗守绪,共十九代,大致都有记载。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追述的,不尽可靠,但都是金朝人追述的,比后世人的追述要真实些。

金亡以后,“实录”均存于顺天的张万户(张柔)家。张曾任金经略使,后来投降蒙古,并为前驱,1233年,参加攻金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之役。城破后,张柔“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

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张柔把《金实录》献给朝廷。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王鹗等都曾先后请修《金史》。

元英宗时,又修过一次《金史》。有了上述编撰的基础,到元顺帝时,自然有了丰富的史料,也能很快成书。在这之前,金末文人元好问(裕之)曾想利用金实录撰修金史,未能实现。但所传中州集及壬辰杂编,保存了不少他蒐集的金史史料,这两部书也为修撰金史之所本。又,金末文人刘祁(京叔),目睹金的亡国,他从汴京辗转两千余里,回到故乡浑源以后,写了归潜志一书,记载了作者所熟悉的人和事,对了解金末文人及社会情况有极大参考价值。

故元史馆的臣僚说:“刘京叔归潜志与元欲之壬辰杂编二书,虽微有异同,而金末丧乱之事犹有足徵者焉。”(金史卷一一五完颜奴申传)这些都为修金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在元人修的三史之中,金史要算是较好的一部。与辽相比,金代修史制度要完善得多。有记注院,掌修起居注;秘书监设有著作局,掌修日历;还有国史院,掌修实录和国史。其实录编修最为完备,太祖以下除卫绍王、金哀宗之外,均有实录;除此之外,还有记载金朝先世的《先朝实录》3卷;生前未称帝,死后追加尊号的世宗生父睿宗、章宗生父显宗也都有实录;此外还修有国史,包括皇帝本纪及功臣列传;金宣宗时,因害怕蒙古军的再次进犯,金由中都(今北京)迁往开封,这些历史文献也随之携至汴京。

汴京被蒙古军攻克之后,当时依附于蒙古,并参与了攻汴战斗的张柔颇具远见,在其他蒙军将士争抢金帛财宝时,他却来到金史馆,将金朝实录及其他秘府图书运回了家中。这些图书文献在中统二年(1261年)被献之于朝廷。

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蒙宋联军攻克蔡州,金朝灭亡。元朝建立后,金朝遗老王鄂不但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修辽、金二史的建议,而且开始着手搜集、整理金代的历史资料。卫绍王朝没有实录,书中卫绍王本纪的材料都是中统三年王鄂收集的;金朝迁蔡州之后,史书记载中断,也是因为王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著有《汝南遗事》4卷,才得以将这一段亡国的历史始末记载下来。因而金代历史文献保存得比辽朝多而且完整,加上金朝其他文人也注意搜集金代史实,如金末文人刘祁著《归潜志》、诗人元好问著《壬辰杂编》(今已佚)等也保存了不少金代史实。

可见元末修《金史》,既有实录、国史为根据,又有王鄂等人的搜集、补缀,还有刘祁、元好问等人的著作可直接资以参证,其所依据与《辽史》纂修时所据要丰富多了。加上这些资料又已经过不少人的加工整理,使编纂者易于着手,这与《宋史》撰写时面对一堆数量庞大、毫无整理的原始材料又不一样。于是《金史》比辽、宋二史高出一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历次修《金史》,除依据张万户献上的实录外,还有就是金朝末年两位学者的著述,即刘祁的《归潜志》和元好问的《壬辰杂编》。金亡以后,元好问以编史为己任,听说《金实录》在张万户家,就向他表示,愿修金史,希望看到《金实录》,但没有如愿。不过,他没有灰心,并且说:“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于是就在家里著述,“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名之为“野史”,即《壬辰杂编》一书。刘祁的《归潜志》也是元代编写《金史》的主要史料之一。元好问和刘祁二人亲身经历了金末的丧乱之事,书中所论都是耳闻目睹,且二人文笔又好,所以《金史》中有关金末历史的记载,写得十分生动,使人读之历历如见。

正因为元末《金史》的成书经营很久,同《宋史》、《辽史》的仓促成书不同,所以有高下之分。《四库全书总目》中赞扬《金史》说:“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瞻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这个评价是不错的。例如书中对金代战争的记述,既生动、又不冗繁。金代的战争比较多,如果一一铺叙,容易写得繁琐冗长。而《金史》中只是把每一件大事在一两个主事人的纪、传中详述,对其他事和人,只是在其他纪、传中从侧面加以补充。这样就能有纲有纪,条理井然。金建国前的抗辽战争的河店一战,是完颜阿骨打亲自率领攻打的,《金史》就在金太祖本纪里详述了此次战役。后来。金追获辽朝皇帝,又掳取宋朝皇帝,则在大将宗翰、宗望的传里记述了这两件事。

在编写体例上,《金史》也有创新。书中的本纪第一卷,不是从金太祖阿骨打开始,而是以《世纪》为开始,追述阿骨打以前十代的事迹,便于读者对女真先世在氏族部落时的社会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本纪的最后一卷,又增加了《世纪补》,用以记述熙宗的父亲景宣帝、金世宗的父亲睿宗、金章宗的父亲显宗。这三人原来都是大臣,只是由于他们的儿子做了皇帝,不便列入诸臣传,所以又立《世记补》。这种体例,后来为《元史》、《明史》所效法。《金史》里还可以看到《交聘表》,这是用表格形式把金与宋、西夏、高丽等国和战,以及它们之间的往来诸事,一一记录下来,读起来一目了然。

《金史》以“实录”为依据,史料翔实可信。如在记述金与辽的往来和征战中,对金统治者所用的诈谋诡计等,都能如实地叙述;对金朝统治阶级的残暴、荒淫、互相倾轧,也能比较充分地揭露。

《金史》的志书内容比较详细,共有三十九卷,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弱。其中的《河渠志》、《兵志》、《食货志》、《选举志》、《百官志》五种写得不错,能反映出金朝社会的基本特征。当然,《金史》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有的重要人物没有列传,甚至无记载。如金初建策阿骨打称帝的渤海人杨朴,是阿骨打身边重要的谋臣,金建国之初,“诸事革创,朝仪制度,皆出其手”,这样重要的人物为什么在《金史》中只字未提呢?大约不会是疏漏,而是不愿把阿骨打称帝这件开创金朝基业的事,说成是渤海人的主意。有的重要事情没有记载,如天会十年(1132年)金立的伪齐迁都汴,十二年(1134年)金、伪齐合兵伐宋等,都是金国大事,《金史》中一概不书。此外,《金史》列传中的人名杂乱,一人多名或译名不一的现象很多。

百衲本影印的元至正刊本(其中八十卷是初刻,五十五卷是元朝后来的覆刻本),是现存金史最早的本子。

四库提要记载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内府刊本)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凡《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

金人肇基东海,奄有中原。制度典章,彬彬为盛。徵文考献,具有所资。即如大金吊伐一录,自天辅七年交割燕云,及天会三年再举伐宋,五年废宋立楚,至康王南渡,所有国书、誓诰、册表、文状、指挥牒檄,以载於故府案牍者具有年月,得以编次成书。是自开国之初即已遗闻不坠。

《文艺传》称元好问晚年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制,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於张,愿为撰述。既因有阻而止,乃构野史亭,著述其上。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片纸细字为记,录至百馀万言。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

又称刘祁撰《归潜志》,於金末之事多有足徵。是相承纂述,复不乏人。且考托克托等《进书表》,称张柔归《金史》於其前,王鹗辑金事於其后。

是以纂修之命,见诸敷遗之谋,延祐申举而未遑,天历推行而弗竟。是元人之於此书,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取办仓卒者不同。故其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

如载《世纪》於卷首,而列景宣帝、睿宗、显宗於《世纪补》,则酌取《魏书》之例。《历志》则采赵知微之《大明历》,而兼考浑象之存亡。

《礼志》则掇韩企先等之《大金集礼》,而兼及杂仪之品节。

《河渠志》之详於二十五埽。

《百官志》之首叙建国诸官。咸本本元元,具有条理。

《食货志》则因物力之微,而叹其初法之不慎。

《选举志》则因令史之正班,而推言仕进之末弊。

《交聘表》则数宋人三失而惜其不知守险,不能自强。皆切中事机,意存殷鉴。卓然有良史之风。

惟其《列传》之中,颇多疏舛。如杨朴佐太祖开基,见於《辽史》,而不为立传。

晋王宗翰之上书乞免,见《北盟会编》。渖王宗弼之遗令处分,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皆有关国政,而本传不书。

海陵之失德既见於《本纪》,而诸嬖之猥亵,复详述於《后妃传》。

王伦以奉使被留,未尝受职,而传列於《郦琼》、《李成》之后。

《张邦昌传》既云《宋史》有传,事具《宗翰》等传,而复引《本纪》之文,列於《刘豫》之前。皆乖体例。至昌本之南走,施宜生之泄谋,宇文虚中之谤讪,传闻异辞,皆未能核定。亦由於只据实录,未暇旁考诸书。

然《宋史》载两国兵事,多采摭宋人所记,不免浮词。如采石之战,其时海陵士卒,闻大定改元,离心自溃。虞允文攘以为功,殊非事实。此书所载,独得其真。泰和以后诸臣传,尤能悉其情事。盖好问等得诸目睹,与传闻异词者殊也。

卷三十三、卷七十六中有阙文,盖明代监版之脱误。今以内府所藏元版校补,仍为完帙云。清代研究《金史》成绩突出的,当推施国祁。

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

卷二 本纪第二

卷三 本纪第三

卷四 本纪第四

卷五 本纪第五

卷六 本纪第六

卷七 本纪第七

卷八 本纪第八

卷九 本纪第九

卷十 本纪第十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卷二十 志第一

卷二十一 志第二

卷二十二 志第三

卷二十三 志第四

卷二十四 志第五

卷二十五 志第六

卷二十六 志第七

卷二十七 志第八

卷二十八 志第九

卷二十九 志第十

卷三十 志第十一

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卷三十二 志第十三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卷三十四 志第十五

卷三十五 志第十六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卷三十七 志第十八

卷三十八 志第十九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

卷四十 志第二十一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二

卷四十二 志第二十三

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四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

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六

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七

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八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九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卷五十 志第三十一

卷五十一 志第三十二

卷五十二 志第三十三

卷五十三 志第三十四

卷五十四 志第三十五

卷五十五 志第三十六

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七

卷五十七 志第三十八

卷五十八 志第三十九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卷六十 表第二

卷六十一 表第三

卷六十二 表第四

卷六十三 列传第一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

卷六十六 列传第四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

卷六十八 列传第六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七

卷七十 列传第八

卷七十一 列传第九

卷七十二 列传第十

卷七十三 列传第十一

卷七十四 列传第十二

卷七十五 列传第十三

卷七十六 列传第十四

卷七十七 列传第十五

卷七十八 列传第十六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

卷八十 列传第十八

卷八十一 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二 列传第二十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二十一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

卷八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卷八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卷八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卷八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卷九十 列传第二十八

卷九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卷九十二 列传第三十

卷九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卷九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卷九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卷九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卷九十八 列传第三十六

卷九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

卷一百 列传第三十八

卷一百一 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二 列传第四十

卷一百三 列传第四十一

卷一百四 列传第四十二

卷一百五 列传第四十三

卷一百六 列传第四十四

卷一百七 列传第四十五

卷一百八 列传第四十六

卷一百九 列传第四十七

卷一百十 列传第四十八

卷一百十一 列传第四十九

卷一百十二 列传第五十

卷一百十三 列传第五十一

卷一百十四 列传第五十二

卷一百十五 列传第五十三

卷一百十六 列传第五十四

卷一百十七 列传第五十五

卷一百十八 列传第五十六

卷一百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五十八

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五十九

卷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卷一百二十四 列传第六十二

卷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六十三

卷一百二十六 列传第六十四

卷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

卷一百二十八 列传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三十 列传第六十八

卷一百三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十二 列传第七十

卷一百三十三 列传第七十一

卷一百三十四 列传第七十二

卷一百三十五 列传第七十三

附录 进金史表

(0)

相关推荐

  • 古籍名句 |《宋史》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 ...

  • 金上京城历史沿革及形制特点

    刘冠缨 [内容提要]金上京从公元1115年始至公元1153年,一直作为大金国的国都,是金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从上京城的建设过程来看,女真人在建国 ...

  • 女真族与金王朝4

    四.后金 后金(1616年-1636年),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是清朝的前身. (1)建州兴起 女真人一直居住在东北地区,后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该部明代时称为建州女真.明 ...

  • 女真族与金王朝3

    三.东夏 东夏(1215-1233)即大真国,朝鲜史书称东真国,是13世纪时蒲鲜万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国家.蒲鲜万奴原为金朝将领,他于贞祐三年(1215年)自立为天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1216年 ...

  • 女真族与金王朝2

    (3)迁都燕京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 ...

  • 女真族与金王朝1

    一.女真族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 ...

  • [鉴史释疑]明末女真族分布及介绍...

    文图/历史品鉴官    发布时间: 05-0716:50 明朝时期,女真族主要分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又分为八部,即满洲五部和长白山三部:海西女真又分为四部,合称扈伦四部: ...

  • 他是南宋“间谍”,也是山东红袄军战将,《金史》给他立传,他是怎么死的?

    作者:陈二虎 一.智取金兵 金末,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红袄军,其中最令金兵头疼的便是滕州滕阳人时全与其侄率领的一支,飘忽不定,神出鬼没,常常出奇制胜. 时家世代都是猎户,家传的武艺,时全十几岁的时候就进 ...

  • 金史列传中的兖王国用安出身红袄军,为何时而降宋,时而降蒙古?

    作者:陈二虎 一.骁勇善战胜金兵 金末山东红袄军,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格局,声势浩大,红袄军将领,或出于不同的目的,或出于形势所迫,游走在蒙古,南宋与金廷之间,参与了当时许多历史重大事件,并且这些红 ...

  • 岳飞在《金史》和《宋史》中的记载截然相反,哪个才是真实的他!

    自古以来的民族英雄有很多,平常最为熟知的必然是有岳飞的,忠君爱国.抗击金朝.悍不畏死的民族英雄,可是在最近被专家去掉了"民族英雄"四个字,踢出了历史书,因为后来的金朝也是在中国的领 ...

  • 金国灭亡后,几十万女真人去了哪里?专家根据族谱找到了线索

    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来自东北的渔猎民族,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打渔和狩猎为生.公元12世纪初,由于辽朝的全面衰落,女真人推翻了契丹人的统治,建立了金朝. 一 公元1115年左右,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