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一代中国山水画大师
1950年代中期奠基的钱松喦“新山水画”,在1960年代开始成为山水画推陈出新、表现时代的代表。
钱松嵒先生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数次社会剧变,在时代节点上,他以卓越的才情进行中年变法,从由传统中冲决而出,成为大器晚成的一代中国山水画大师。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先后在苏州、无锡等地的中小学及无锡师范学校、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29年,《寿者相》《山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1950年,当选无锡市第一届文联主席。1957年,由无锡师范学校调往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处)。1960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此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瘦西湖》 钱松嵒 1956年 54.6×90cm 中国美术馆藏
钱松嵒早年受唐寅、石溪、石涛影响较深,他的作品有文人画的清雅温润,也不乏职业画家的扎实造型,在江南特有的人文精神熏染下形成了凝定浑穆的画风。早年钱松嵒的画风尚未摆脱古人样貌,后逐渐发现传统文人画主观意象的局限性,转变了画家脱离大众自视高雅的身份意识,重新认识到生活与人文之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意义,以传统毫端追踪时代大势,表现时代变迁,将曾经空洞贫乏且远离生活的山水拉回现实,实现了艺术的经世致用。
《芙蓉湖上》 钱松嵒 1958年 107.9×64.6cm 中国美术馆藏
钱松嵒先生作品风格成熟时期的笔墨亦极有特色。他强调骨法用笔,以金错刀的“颤笔”写出沉涩雄浑、遒劲古拙的线条,行而不滑,留而不滞。而这与他书法风格亦完全一致。
《延安》 钱松喦 20世纪70年代 54.5×38cm 中国美术馆藏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钱松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他的特殊性在于其在时代影响下的由旧变新,由新而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这个时代中社会主流所期望的那种顺应潮流而又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一代名家。
《常熟田》 钱松喦 1963年 52.8x35.7cm 中国美术馆藏
《江南鱼米丰》 钱松嵒 20世纪70年代 51×83cm
《西陵峡》 钱松嵒 1960年 54.7×71.2cm 中国美术馆藏
《泰山顶上一青松》钱松嵒
《东方春永》 钱松嵒 20世纪80年代 107×76.5cm 中国美术馆藏
《劲节长青》 钱松嵒 1981年 69×57.5cm
《梅园香雪》 钱松嵒 20世纪50年代 33×44.5cm
《马迹山》 钱松嵒 20世纪70年代 69×135cm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钱松嵒 20世纪60年代.55.5×41cm
《徂徕山》 钱松嵒 1962年 26.6×53.8cm 中国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