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家级名老中医如何强健筋骨
中医上有一种病叫痿证,它是以肢体软弱无力,甚至不能随意运动为特征,还会出现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每种疾病的治疗都不会是单一的,都会有不同的方法,而痿证也不例外,医师可以选择适合患者具体情况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国家级名老中医李延治疗痿证的一些经验,或对您有启示。
痿证为四肢痿弱不用、痿软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多由五志六淫、房劳食滞等导致五脏内虚、肢体失养而引起,其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本病多见于下肢,并且无关节痛,应注意与痹证、偏枯相鉴别。
一、病因病机
痿证的主要病理机制有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等四种,亦有夹痰、夹瘀、夹积等。病机可涉及五脏,但与肺、胃、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其致肢体痿软的原因十分繁杂。
1.肺热津伤
津伤不布,感受温热毒邪,则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未清而致痿证。
2.湿热浸淫
气血不运,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郁化热;或饮食不当,脾胃所伤,湿从内生,蕴湿积热,浸淫筋脉,使筋脉肌肉弛缓不收而成痿。
3.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濡养五脏,运行气血,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而导致肢体痿弱不用。
4.肝肾亏损
若久病体虚,或劳欲过度,肝肾亏虚,精损血耗,筋脉失养,亦可成痿。
二、辨证论治
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云:“治痿者独取阳明。”这是补脾胃、清胃火、去湿热以滋养五脏的一种重要措施。朱丹溪提出的“泻南方,补北方”,是从清内热、滋肾阴方面,达到金水相生、滋润五脏的另一种方法。总的治法正如《医学心悟·痿》所云:“不外补中祛湿、养阴清热而已”,临证还要视具体病情选用填精、活血、化痰、运化等法。
1.肺热津伤
临床表现:起病发热,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咽干呛咳,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则:清热润肺,濡养筋脉。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方中北沙参、西洋参、麦冬、甘草生津养阴;阿胶、胡麻仁养阴血以润燥;石膏、桑叶、苦杏仁、炙枇杷叶清热宣肺。
若热蒸气分,高热、口渴、汗多,可重用石膏,并加知母、金银花、连翘清热祛邪;若呛咳少痰,酌加瓜蒌、桑白皮、川贝母、枇杷叶等清润肃肺;咽干不利,加天花粉、玉竹、百合、芦根滋阴润燥。
2.湿热浸淫
临床表现:四肢痿软,身体困重,足胫热蒸,小便黄或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方药:二妙散加减。
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防己、薏苡仁利水渗湿;蚕砂、木瓜、牛膝通经活络;龟板滋阴强骨。
若湿偏盛,胸脘痞闷,肢重且肿者,可加厚朴、茯苓、泽泻理气化湿;长夏雨季,酌加藿香、佩兰化湿;热偏甚伤阴,去苍术,酌加生地、龟甲、麦冬养阴清热;夹瘀者,酌加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通络。
3.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肢体痿软无力,食少便溏,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健脾。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若肥人痰多,可用六君子汤补脾化痰;中气不足,可用补中益气汤。
4.肝肾亏损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下肢痿弱无力,腰脊痿软,不能久立,或头晕耳鸣,遗尿或遗精,甚至腿胫大肉渐脱,步履全废。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则: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虎潜丸加减。
方中虎骨(用狗骨代)、牛膝壮筋骨,利关节;熟地、龟板、知母、黄柏清虚热,填精补髓;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陈皮、干姜温中和胃。
若热甚者去锁阳、干姜,或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猪骨髓、鹿角胶、枸杞子、砂仁;兼见面色萎黄不华、心悸怔忡、舌淡红、脉细弱,酌加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补气养血;若久病阴损及阳,症见怕冷、阳痿、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不可用凉药克伐,可用虎潜丸去黄柏、知母,酌加补骨脂、巴戟天、肉桂、附子等补肾助阳。
三、验案举例
陈某,女,39岁,2005年5月12日初诊。
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酸软,步履困难,家人将其送入某西医院,诊断为周期性瘫痪,补钾治疗1个疗程,稍好转,但双下肢仍痿软无力,近于瘫痪状态,家人遂将其送至我院门诊治疗。
症见:患者下肢痿弱无力,近端重于远端,双侧对称,胸脘痞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中医诊断:痿证。
辨证:湿热浸淫。
治则:清热利湿,濡养筋脉。
处方:四妙散加味。苍术20g,黄柏15g,车前子20g,吴茱萸20g,黄连10g,薏苡仁30g,白术20g,牛膝20g,丹参10g,熟地25g,山萸肉15g,山药20g,枸杞子20g,巴戟天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同时结合补钾治疗。
二诊:药后患者双下肢较前明显有力,能步行一段距离,但不能远行,小便较前好转,舌苔黄而不腻。此为湿热得除、筋脉得以濡养之佳兆,继以上方增减治疗。
处方:苍术20g,黄柏15g,黄连10g,白术20g,茯苓20g,牛膝20g,丹参10g,熟地25g,山萸肉15g,山药20g,枸杞子20g,车前子20g,薏苡仁30g,巴戟天10g。10剂,服法同前。
三诊:药后双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遂停药。
【按语】本案为周期性瘫痪,属中医痿证范畴,以下肢痿软、步履艰难为主症,病机为湿热浸淫,筋脉失于濡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故以清利湿热、濡养筋脉为治,以四妙散化裁。方中苍术、黄柏、车前子、黄连、薏苡仁清热利湿为主;臣以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阴生津之药;佐以巴戟天,取阳中求阴之意。本案应用中药的同时结合补钾治疗,在治疗上遵中西医结合之意,故而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