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上有一味「起死回生」的灵药,那就是津液。津液,在中医上被称为金津玉液。《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说,津液经过胃、脾、肺,散布到全身的所有血管当中。唾液里面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如果你身上有一些会助长癌细胞生长的条件,唾液就可以对癌细胞造成威胁甚至杀灭。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很重视唾液养生法,就是这个原因。俗谚有云:「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唾液既然有如此神效,又无须他求,那么,只要人们每天依法炮制,持之以恒,自可永保健康美丽,何乐而不为呢?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用唾液养生法养生了,而中国历代的大医家、出家人,都是用唾液养生法养生,据相关介绍,历史上还有活 170 岁的中国人,就是用唾液养生法养生。有一位老中医,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仍然身康体健。这位老中医 57 岁的时候,死神盯上了他。他被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快速性心房纤颤、眼底二期动脉硬化。老先生的病情非常严重,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每次只要稍动一下,心脏就会剧烈跳动,好像快要蹦出来一样。家人找了很多国内当时的知名专家前来会诊,这些专家在了解了他的病情后,都得出了个安慰性的结论:听天由命吧!老先生说:「虽然病得那么重,我仍然对生命充满了渴望,仍然不相信自己会就这样死去。」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不停地反思。我想起了初学中医时父亲教导我的一句话:「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句话不好理解,打比方说,人感冒时多由外寒所致,但内因在于你自己不注意保暖,所以才引起了变化,使外寒(外因)侵袭人体引发了感冒。我认定了,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我又想起了中医所讲的「气」。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生命延续的保障。「气为血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能增加人体的「气循环」,就能推动「血循环」,从而增加血流,延缓疾病。我暗自庆幸,即使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还可以做「气息调理」。于是,我躺在床上,开始慢慢地调理气息。首先瞇起眼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让自己的呼吸变得细、匀、长。每天按时练习,慢慢地我感觉自己每次呼吸后全身的血管好像都被调动了,身上竟然微微出汗。其次,为了让自己的脑子始终保持清醒,我在调理气息之余还默默背诵自己所学的中医典籍。后来,我又发现了一个小诀窍:除了鼻子可以呼吸、大脑可以记忆外,我的嘴也不用闲著。当我用舌头抵住上腭牙龈时,口腔内的舌下腺、颌下腺、腮腺会分泌出很多津液。从现代医学讲,津液有助于改善胃肠消化功能,杀灭口腔细菌。传统医学认为这是「生津」,有唾液为「金津玉液」之说。就这样,我每天坚持「运动」。有一天,我调理过气息后,试着想坐起来。让我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房颤没以前那么厉害,也没有出现以前稍一动心脏就想跳出来的感觉。此后,我逐渐能下床了,能外出散步了,我也增加了其他的锻炼。数年后的一天,我在一本西方医学翻译过来的杂志中发现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人体大小血管总长约 10 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周半,但人体静止时所使用的血管仅占人体的 2%~10% 。我看后莞尔一笑,看来自己是把全身的血管都调动起来了。现在,我已经 90 岁了,除了高血压(已经控制得很好)和轻度的胆囊炎外,什么病都没有。其实,老先生提到的「舌抵上腭、吞咽口水」的养生方法一直为古代养生家所厚爱。他们称口水为「金津玉液」,还给了它很多美誉,如「甘露」「神水」「长生酒」等等。药王孙思邈更是对这种方法推崇至极。我在看《千金方》时就发现,活了 101 岁高龄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用了很大篇幅来记述这种养生方法。《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说,津液经过胃、脾、肺,散布到全身的所有血管当中。试想一下,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有谁比不起眼儿的津液更厉害呢?另外,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三国时代,有一位被人称做「神仙」的人,名叫皇甫隆。他虽然一百多岁,但仍然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曹操有一天请教他,说:「你悄悄地把你的长生之法写成文章,密封后,秘密地给我单独送过来。」我当时看到这里时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曹操的这句话虽然仅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连续多次用「悄悄地、密封后、秘密地」这样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曹操对长寿长生的渴望。没想到,皇甫隆用了一秒钟就写好了,密封后交给曹操。曹操打开一看,绢上仅仅写着一个「活」字。绝顶聪明的他一看就明白了,原来长寿的秘密就是「千口水」呀!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有机整体,外邪并不会轻而易举地侵入,我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生病。即使生病,我们也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我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身体最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