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漫谈:说说阴阳两虚与气血双虚】
阴虚阳虚是就阴阳对比而言的,如果阴阳在绝对值上都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就会出现阴阳双虚的现象,通常虚证出现时不单纯只是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是有密切的联系。中医理论认为气血同源、阴阳互根,阴为阳之根,阳为阴之基。”“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阴得阳而化,阳得阴而通。”这里所指的阳,指功能,指气,指六腑,行于表,所指的阴,指物质,指津血和五脏,行于内。
中医认为,肾阳等于肾气,肾阴等于肾精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如气虚不能生血,血虚又会影响气弱;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又可导致阴虚等,最后还可导致阴阳气血俱虚。所以,必须根据症情的具体变化,正确使用补益类中药。
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
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归纳起来 气血阴阳无非都是两种状态,一种是气不够了;一种是气太足了;一种是血不够了;一种是血太多了;一种阴太弱了,一种是阴太盛了;一种阳不足了,一种阳太多了。元气分为气液阴阳,异常则呈现出两极化,一种是不足,一种是有余。气弱叫气虚,气过强了叫气郁或气滞,你看“滞”字,拖泥带水,三点水加一带字,;血不足了叫血虚,血有余了叫瘀血,阴不足了,阴虚则有热,叫虚热,阳不足了,阳虚则生寒,叫虚寒,阳太盛了叫实热,阴太盛了叫实寒,寒热表示阴阳失调的程度轻重。阴阳是相对的,阴不足了相对阳就盛了,就有了相对的热,而阴盛而有寒就是绝对的寒,内寒外寒交织在一起引起气机淤滞,就是实寒,同样的道理,阳盛而有热则是绝对的热,叫实热。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因为一开始它是浑然的一体。就如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也就是气血阴阳在正常的时候,它不虚也不实,不寒也不热,是很和谐的.气血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血能生气,气能生血.气血阴阳合和一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古人说:“无水而四体皆润,无火而百骸皆温”。就是看不见火,手脚都是暖和的,看不见水,但皮肤都是滋润的,不冷不热很舒服.这种是水火既济、阴阳平衡的效果。
对两虚之体的食补可分别选用上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食品及药膳进行辨证辨体施补,更应根据虚弱的轻重交替选服,通过进补待虚弱的表现消失,恢复健康后应停服进补食品及进补药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无虚不须补,避免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进补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反而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