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清辉弄影,原来中秋起源长治潞城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一轮明月照九州。仲秋月半,正是十五月圆时节。半月所言所指,可以是计时纪年中自然月的一半,即冰轮满月的那天;也可以直观理解为月亮的一半,每月中有两次如此,上弦、下弦之间与新月交汇的时刻,婆娑弄影,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意境。中国文字的魅力张弛有度,可以弥散出不同含义和无限遐想,仅中秋的诗词就汗牛充栋。从《诗经》开始,“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便有无数文人对月充满着神奇和景仰。廖密的苍穹,太阳的灼热让人们不敢仰视,只能在夜中仰望月亮,从儿女情长到千古忧思,任由情感宣泄。对古人而言,有月亮的夜晚是安全的,它的皎洁,它的柔媚,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并且携带着高洁高远志向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化身,所谓冰清玉洁,所谓翩若惊鸿。因此,在古人无限想象中,月亮有了广寒宫的雅称,广寒宫内有嫦娥仙女的存在。上古神话中,嫦娥以曼妙的姿态奔向了广寒宫,有对人间世事的逃避寻找纤尘不染的空间。九重天内,唯有广寒宫可以与之匹配。一个奔字,生灵活现地展示了嫦娥“起舞弄清影”的轻灵、美好,以及女性最性感和迷人之处,当然也有着抖落凡尘一切情思的毅然决绝。嫦娥与众不同奔向传说中极致荒凉的广寒宫,成为月亮性格的体现。没有太阳的炙火,只有清辉恬淡的照耀,月亮便成为古人高洁精神的写照,神圣不可侵犯。《西游记》中卷帘大将对嫦娥的调戏遭到了贬到人间猪身惩罚,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对月亮的欣赏,对月亮的仰慕,对月亮的讴歌,成为唐朝以前赏月的主题。武则天年间,一个年轻人就着月光面对汹涌而来的的大江大海,激情所致写下了“孤篇压倒全唐”的诗词《春江花月夜》,轰动了京师。这个年轻人叫做张虚若。如果不是他与贺知章交好,正史典籍中或许连他的名字都不会记载。当时他的职务不过是小小的兵曹,在冗杂的唐朝官吏系统中,他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诗词史上有他神话般的存在。《春江花月夜》全诗共288字,仅月就重复了15次,完全颠覆了诗词忌讳,一扫北朝以来骈文颓废之势,清新脱俗,炼成一片奇光,形成一时风范。清新质朴、充满情趣的《春江花月夜》开始在京城流行。过去诗词是为了配合曲谱的演唱,相当于现在的歌词。曲谱是固定的,但歌词可以随时换掉。在经历了民族融合,唐朝音乐吸取了西域各方文化特色后,音乐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西域胡琴等乐器加入,更使音乐的魅力展现无疑。几乎全国都在反复吟诵和演唱着这首歌,享受着惬意生活下的精神愉悦。如果不是潞州城晚间的一场奇遇,或许《春江花月夜》将一直传唱下去。可在潞州城人“真实”地中秋月夜听到了天籁之音,丝弦箜篌,还有婉转悠扬声声入耳的华丽乐章的时候,《春江花月夜》才退而其次,在市井心态和理想世界中找到了最佳契合点。那年中秋之月格外皎洁,潞州城如同白昼。这样的天光下,正是人们安然入睡的时分,因为明月当头,大家不必担心野兽的纷扰,又是太平年份,丰衣足食,连做的梦都是甜蜜。甜蜜的梦被一曲从未听过的音乐从幸福的梦中惊醒。“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似梦非梦间得到了最完美的天籁,不约而同地人们走上街头,寻找声音所在。声音是从天空中传来,除了明月星空,一无所有。
第二天,早起的人们还在潞州城的大街小巷都捡到了珠宝和钱币。人们认为,这是月宫月神所赐,纷纷排摆香案,将新收获的五谷和瓜果供奉月宫。官府上表朝廷,昭示天下圣君在世:“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兼获金钱以进”。当时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早年李隆基的命运多舛,母亲窦妃被户婢诬谄为“厌蛊咒诅”,他也差点死在酷吏来俊臣的手中,其父李旦在则天的影响下,也对李隆基极不信任。从小就幽闭在深宫中的李旦,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直到十四岁时才允许出阁任潞州別驾,算是远离了京师的政治旋涡。潞州,属上党,居太行,有天下脊之称,自古得上党者得天下。历史上著名的决定王朝命运的长平之战、高平之战便是在这里展开。年少英才的李隆基在潞州期间,借助这里民风彪悍的特征私养死士,逐渐置换了皇帝亲军护卫的万骑卫队,为他后来消灭太平公主势力奠定了军事基础。出于这样的发展历程,李隆基对潞州有着天然的情感。而潞州城的奇异传说,正是李隆基开元盛世中神与物游的一次伟大碰撞,把明月和嫦娥直接拉进现实生活。开元年间是中国以往少有的盛世,这个盛世最大特点便是使百姓脱离战争疾苦,而宫廷斗争又趋于沉寂的时刻。为了感恩这个时代的存在,丰收后善良的百姓不惜花重金聘请当时的再世鲁班毛顺心搭建一百五十尺高楼三十余间,供玄宗中秋赏月。如果此次赏月作为普通的一次,或许最多留下如《春江花月夜》这样的曲子或者君民同乐的俗套,但道士叶法善的出现,让玄宗神游月宫的梦想实现,彻底改变了赏月的性质。玄宗问叶法善,可否用法去西凉城观赏那里久有耳闻的灯市如昼和边关晓月。本来是一句戏言,不料叶法善做到了。与各种道家传奇一样,玄宗在闭目、耳边生风的刹那,就到达西凉城。玄宗对于叶法善的信赖,还缘于一个更奇妙的故事。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从中条山出关倒骑驴而入长安。玄宗听说后召至宫中畅谈。恰在此时,御厨欲杀一头角鹿。向来神态自若的张果老突然神色巨变,慌忙为角鹿求情。张果老道,此鹿为汉元狩五年,在上林游猎时,武帝不忍心而放生。玄宗大笑质疑,岂有如此寿命。张果老正色而言:当年武帝放生之时,老朽便在旁伺立。武帝有铜牌扎在左角下为记。元狩五年,岁在癸亥。武帝始开昆明池,到今甲戌岁,八百五十二年矣。此为神鹿,不可杀之。玄宗命人查验,果真如此。方信道家造化。但苦于张果老身份和年龄,多次探问,张果老笑而不答。唯有叶法善心知肚明,却又不说。玄宗发下狠话,叶法善才战战兢兢地说,张果老者,为混沌初分时一个白蝙蝠精。话音未落,叶法善便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泄露天机自招报应。好在叶法善有嘱托在前,玄宗免冠跣足,自称有罪求情于张果老。张果老才一笑了之。张果老一口清水喷在叶法善面上,叶法善死而复生,也得到了仙家符箓,成为一代宗师。叶法善生于隋大业之丙子(公元616年),驾鹤于开元之庚子(公元722年),凡一百七岁。祖籍浙江茅山。茅山一直是以叶法善为代表的松阳叶姓道教世家活动中心,叶法善家也是四世从道,他更从日精月华中悟到了长寿秘诀,身历高宗、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但仍留道士身份,是玄宗身边须臾不可离的人物。游玩西凉城后,须臾返回长安。玄宗大喜之下又得陇望蜀,指着天上月华,向叶法善提出了要求,可否上月宫一游。这有何难?话音未落,叶法善手中笏板抛出,一道银桥雪链腾空而起直达广寒清虚之府。叶法善扶着玄宗登桥踱步,月宫中桂树之下,有无数白衣仙女,乘着白鸾在那里舞。仙乐飘飘佳人娇娇,可谓大音希声,阅尽人间无数的玄宗居然被广寒宫的音乐所吸引,持久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仙女名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曰紫云”。叶法善慢慢讲来,玄宗心里却暗暗记录了谱曲。此后偶遇杨玉环,天生丽质的太真让玄宗蓦然想到月宫奇遇,将曲谱传与贵妃,从此才有天下绝唱《霓裳羽衣曲》,惊艳了中华一千年。从月宫返还时,正好路过潞州城。感怀少年时在此龙潜待遇,玄宗让叶法善玉笛吹奏紫云曲,洒下金钱谢恩潞州人。这段传说,在唐后的历代典籍中均有记载。明朝凌濛初收录整理在他的笔记小说《初刻拍案惊奇》第七回,名为“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禅斗异法”。而因为《霓裳羽衣曲》以及对音乐方面的建树,玄宗也被称为梨园圣祖。
李隆基接到潞州上表天瑞奏章时,并没有单纯认为是天瑞,而是有更深的思考。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放弃传说的虚幻,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如影随形。改变风气、习惯,没有比音乐功效作用更大的方法了。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对精神的强调支撑。“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当年的孔子便是抱着这样的治世思想出游天下沉痛出击的、李隆基在效仿孔子,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唐朝初年的中原地区,遭遇了从西汉到隋朝六百年动荡,礼崩乐坏,万里腥膻,正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调和民心,把浮躁去掉,把安详留下。唐朝佛教兴盛,但唐朝国教必须是道家。老子姓李,唐朝李姓为尊。经历武周时期,玄宗应该有拨乱反正的动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潞州城事件的肯定,是另一种礼乐的制定,标志着国家政权的稳定,更是对则天圣母武周王朝的彻底否定。则天皇后在位时,对音乐的关注和痴迷达到了顶峰。她曾将自己的二十万两脂粉钱,一半用于雕刻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另一半用于她气势磅礴、雍容华贵的宫廷乐队支出。月宫和紫云曲,从道家和民间文化的角度,正好抗衡了则天圣母的佛家和她的女权主义。恰此时,潞州城神话般的传说正在扩散,索性玄宗借其意而用之:从此以后华夏民族将赏月变成了拜月,并且成为习俗固定下来,由皇家而潞城,由潞城而晋省,由晋省而全国。这并非牵强而虚幻的附和。在十二个月圆夜,选择中秋之日作为拜月的重要活动,是因为在道家逻辑体系中,月亮初一初二始现,十五十六圆满,三十天为一个轮回,周而复始,代表着周而复始和永生。所以屈原在《天问》中赞叹月亮“死则又育”。民间传说的玉兔捣药、桂树花开都与生命、养生和繁衍有关。从月亮崇拜到月亮祭拜,唐玄宗成为最关键者。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中秋(祭)拜月,也完全符合《礼记》中的规定。如同月隐一般,中秋节后,天气转凉。在四时有序的古代,冬藏是养生要秘,选择中秋时分作为户外最后一次活动,也显得尤为重要,与农耕文明的人文诉求完全吻合。无巧不成书。当年隋末天下大乱,在大业十三年八月中秋夜,李世民最得力助手裴寂在绵山脚下雀鼠谷望月兴叹军粮难以筹措,却突发灵感,以月为范,发明了月饼,一战而胜刘武周,奠定了大唐基业。倘若上述文字真如戏文或者传说,这应该是一部综合版的《拍案惊奇》。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长治市潞城区先后发现了《周乐星图》《唐乐星图》《赛上杂用神前本》《唐乐星行早七晚八图卷》等十四种等刻于明万历至嘉靖年间翻刻唐朝的刻本。这些书籍以“礼乐祀神”的本意,从天人合一、阴阳谐调、天象与人事因果相关等哲学观念上构建起来的民俗文化体系,特别强调周之雅乐,汉之百戏,隋唐大曲歌舞、宋元词调小令、明清俗曲对民俗的构建。所谓“乐星图”,是指“乐律”与“律历”微妙而必然的对应关系,含着荣辱共进的哲学因果。专家考证,这些刻本所描述的礼乐之气便是从《霓裳羽衣曲》中演化,以傩舞、塞社等形式保留下来。“喧天箫鼓,敢云明德荐馨;匝地笙歌,必希典乐不紊”,与玄宗以乐治礼的理念同出一辙。换言之,玄宗深知潞州地区民俗民风,利用中秋月夜事件推广了潞州城民俗,以迎合大众口味和需求方式,低调而干净地处理掉则天圣母执政数十年对唐朝的政治影响。千年以后实物见证,中秋风俗从潞城开始以国家意志奠定起来,春花秋月的怀古格局也随之建立,人间再无春江花月夜。待之而起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或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定格了风俗,更定格了人们的审美和习惯:花是春天最艳,月是中秋最明。现在人们怀念唐朝的强大,事实上是对唐朝将皇家仪式下沉民间的感恩,包括蝙蝠、玉兔、桂花、月饼等代表甜蜜福禄的吉祥物,上达月桂,下达凡间,天象人事俱欢颜。月有阴晴圆缺,事物也有往复回环。但皓月当空,国家昌盛,人民幸福,追求一直未变: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圆月便是团圆,团圆便是和谐,和谐便是强大,无论家国,都是如此。大哉潞城,大哉中秋!来源:原创有理想的行走有态度的行走有风景的行走王清茗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公众号:行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