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8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90.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可清热解毒,息风祛瘀。临床用于一些脓毒性败血症、急性热性病。症见高热烦渴,昏迷,抽搐。并可用于痈肿疔疖、咽喉肿痛等。近代医学测定本品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抗菌作用。皮肤科常用于毒热炽盛的丹毒、蜂窝组织炎等急性感染性疾患。本品捣烂用白酒调敷并可治疗急性扭挫伤,有活血止疼之效。

91.马齿苋

马齿苋可清热解毒,散瘀杀虫。临床用于湿热滞肠之热毒血痢,以及下焦湿热之淋病、小便热涩。近代医学研究,马齿苋水浸剂(1∶6)对皮肤真菌及各种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并证实马齿苋中含有维生素A、B、C等多种维生素,及马齿苋有明显之抗组织胺作用和收缩血管的作用。皮肤科用于血瘀热毒之丹毒、湿疹、荨麻疹、疮肿等可内服,并可用于瘙痒性、真菌性皮肤病及维生素缺乏性皮肤病。亦可用马齿苋煎水湿敷或鲜品捣烂外敷来治疗一切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有消炎、镇痛、止痒、收敛之功效。

92.花粉

花粉可清热消肿,益胃生津止渴。临床用于热毒痈肿、伤津口渴及肺热咳嗽、咳血,可清肺化痰并有解毒作用。皮肤科取其养阴生津之功,常用于毒热病后期,热盛伤阴,虚火上炎,口舌生疮,亦常用于一些感染性疾患消肿排脓,清解余毒。

93.大青叶、板蓝根

大青叶系马蓝之叶,板蓝根系马蓝之根,均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但大青叶作用偏于全身,板蓝根偏于局部。临床用于湿热疫毒之时疫、烂喉红疹、喉痹肿痛、湿毒斑疹、丹毒、腮腺炎,以及湿热蕴结之黄疸。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它有抗病毒之作用,体外有广谱抗菌作用,并有解热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皮肤科取其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与白茅根、紫草根、茜草根、瓜蒌根组成凉血五根汤,对下肢红斑结节性皮肤病有满意效果,如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等。并常用于一些感染性皮肤疾患及病毒性疾患,如褥疮、扁平疣等。配山豆根可治疗毒热引起的口舌生疮,配生地、知母、元参可凉血消斑。

94.漏芦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肿下乳的作用。临床用于实热壅盛大温大热之痈疮初起、红肿热痛,以及邪热壅滞之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等症。近代研究漏芦水浸剂(1∶3)有抑制皮肤真菌作用。

95.沙参

南沙参润肺止咳,偏于祛痰。北沙参养胃生津,偏于养阴。南北沙参共用,可养阴润肺生津。临床用于气阴两虚之肺热燥咳、咳痰不爽或潮热久咳干咳、咳血、声哑,以及热病后期胃阴虚亏津液不足之咽干口燥、舌红绛。皮肤科常用于白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低热不退的情况,可配石斛、二冬、生地、花粉、玉竹等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96.石斛

石斛可益胃生津,滋阴除热。临床用于热病津伤之胃阴不足、口干烦渴,病后津枯虚热、干呕、饮食差、舌绛少津、唇燥,以及风湿热痹之腰腿软弱。皮肤科用于严重皮肤病之后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白塞病、剥脱性皮炎、药疹等出现阴虚潮热口干咽干等症。常与沙参、二冬、二地等配合使用。

97.玉竹

玉竹有养阴润燥之功。用于肺胃阴伤、津液亏耗等症,常与石斛、沙参、麦冬等同用,皮肤科常用于治疗严重皮肤病如药疹剥脱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白塞病等引起的阴液不足、骨蒸劳热等症。近代医学研究有强心作用。

98.女贞子

女贞子是冬青树之果实,有补肾益肝、清热明目之功。近代医学研究报道,女贞子有强心利尿作用,并对结核引起之潮热有效。其叶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临床用于肝肾阴虚、骨蒸潮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皮肤科常配枸杞子、沙参、元参、玉竹、旱莲花等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白塞病等。

99.枸杞子

枸杞子(其根皮名地骨皮)可补肝养血,益肾助阳,适用于肝肾阴亏、虚劳精损之症。皮肤科常用于严重皮肤病所致之肝肾损害,配合菟丝子、女贞子等以滋肾益精;配杜仲以治肾虚腰痛;配菊花以平肝明目。

100.菟丝子菟丝子性平偏温,质润而不燥,温补肾阳兼可益肾阴。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主要用于补肝肾,而为壮阳固精、平补滋润之要药。皮肤科用于严重皮肤病引起的肝肾不足、阴阳两虚之症及色素性皮肤病,如肝斑、黑变病等。近代医学研究菟丝子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故亦可治疗维生素缺乏性皮肤疾患。酒浸剂外擦可治疗白斑病。

101.旱莲草

旱莲草可补肾益阴,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及阴虚血热之出血、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并可入肾滋阴,有乌须发之作用。因其补中兼清,故常为治疗阴虚血燥之要药。配女贞子为二至丸,可补肝肾之阴。皮科常用于脱发及由肝肾阴虚所引起的皮肤病。

102.仙茅

仙茅可温肾壮阳,祛寒除湿,临床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腰膝冷痛、老年遗尿或小便余漓以及脘腹冷痛、阳痿滑精、食欲不振等病,皮肤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严重皮肤病,由肾阳虚微、命门火衰所致之肾脏损害及其他内分泌失调之更年期综合征,亦常用于由肝肾阴阳两虚所致之色素性皮肤病以及硬皮病。常与仙灵脾配合使用。

103.仙灵脾

仙灵脾可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临床用于肾阳虚衰之阳痿早泄、神疲健忘、水肿、腰酸体弱以及风寒湿痹之四肢麻木。皮肤科用法同仙茅,二者常同用。

104.黄芪

黄芪甘温,有补益中气、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临床用于脾肺气虚之头晕、气短肢倦、食少腹泻、久泻脱肛、子宫下垂、便血崩漏、带下以及脾阳不足之虚性浮肿、小便不利。皮肤科用于气血虚弱或久病消耗气血之症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严重感染性疾患,痈、蜂窝组织炎之后期或恢复期。亦常用于表虚卫外不固,风寒外侵之皮肤病,如荨麻疹、多形红斑寒湿型、冻疮等。黄芪与党参常合用,黄芪偏于益气扶阳,党参偏于益气补阴。故气虚偏阳虚寒者,多用黄芪;气虚偏阴液不足者,多用党参,故气阴两虚者,二者常合用。近代研究报道,黄芪有强心利尿、降低血压作用,并有扩张肾血管和冠脉的作用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对增强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配党参常治蛋白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十多种革兰阳性嗜气菌有抗菌效力。

105.党参

党参性平偏温,质润不燥,是补中益气和扶正祛邪的要药。临床对中气虚弱之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泄泻久痢、头晕、肢倦乏力以及脾虚水泛之身面及四肢浮肿均有效。皮肤科用于病体虚弱、正不胜邪、气血两虚之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感染性疾患后期正气不足、疮口多不化脓或溃后久不收口正不胜邪者等。此外,脾虚湿滞者,亦常用之配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近代医学研究报道,党参有升高血色素、增加红血球的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106.人参

人参甘苦微温,既能大补元气,又能益血生津,为各种虚证之要药。临床用于元气内伤之面白少华、怔忡失眠、心悸多梦、肺虚喘促、小儿慢惊、崩漏暴脱、脉微欲绝者,以及中气衰弱胃津不足之消渴、体倦食少、呕吐虚泻、腹泻。皮肤科用于病体虚弱,正不胜邪,或久病大病所致津液亏耗、气血两虚等症者,可用人参6~9g 煎汤服,或兑入其他药汁服以补气固脱。近代医学研究报道,人参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并有利尿作用,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107.黄精

黄精能补脾润肺益气,又可养阴,补而不腻,为气阴双补的平补、缓补药,可用于脾虚肺燥、病后虚弱、体倦乏力等症。皮肤科常用于久病大病所致之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上实下虚、上火下寒、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的一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近代医学研究证明,黄精对石膏样毛癣菌等表皮霉菌有抑制作用。动物试验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108.天仙藤

天仙藤,其性苦温,能活血通经,用之可祛风活血利水,故有调和阴阳气血之功能。常用于风湿痹痛,胸腹疼痛,阴囊水肿等。皮科常与首乌藤、鸡血藤、钩藤等配伍,用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之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并对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之阴阳不调和有治疗作用。

109.威灵仙

威灵仙能通行十二经,故可调和气血,又有散风祛湿、通经止痛之功,为祛风药中善走者。临床用于风湿湿痹,尤对下肢风湿疼痛及四肢麻木疼痛效果明显。常配桂枝,可祛寒湿止疼,与散风药合用又可止痒。近代研究证明,威灵仙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并有利尿作用。

110.木瓜

木瓜有能温通肌肉之湿滞,并可舒筋活络。临床用于湿痹筋络之风湿脚气浮肿、腰膝酸重、关节不利以及脾胃湿盛之霍乱抽筋、吐泻、消化不良。皮肤科常用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之结节性皮肤病或湿热引起的下肢水肿,炎症性皮肤病。

111.全瓜蒌

全瓜蒌有清热化痰、润燥止咳、理气宽胸散结之功,可清上焦之积热。临床用于肺燥伤津之咳嗽痰稠、咯吐不畅、喘急胸满烦闷,以及痰浊上壅之胸痹心痛、胸膈满闷作痛,还用于肠燥之大便燥结。瓜蒌仁偏于润燥,瓜蒌皮偏于宽胸化痰;瓜蒌根(天花粉)偏于清热止渴、益胃生津。近代医学研究有抗癌作用。

112.木香

木香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功。临床用于肠胃气滞之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以及气郁不舒之胎动不安、胸满胁痛、嗳气少食、吐酸腹痛等。偏于行气滞,煨用又可醒脾止泻,滋补药中加入少许,又可防止滋补药腻滞之作用。皮科可用于温脾阳、除湿。

113.柴胡

柴胡可疏肝解郁,升益阳气,常用于阴阳不调、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肝郁气滞之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醋柴胡可活血止疼。皮科常与其他理气理血药配伍,可治疗由内分泌障碍引起的皮肤疾患。近代医学研究有退热作用。

(0)

相关推荐

  • 滋阴的中药

    滋阴的中药很多,需要辨证用药,比如滋阴潜阳可服用龟甲: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可服用桑葚:滋补肝肾,乌须明目可服用女贞子: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服用麦冬: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可服用玉竹:养阴清肺可服用南沙参等. ...

  • “滋阴圣品”石斛应该怎么用?有哪些功效?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因其滋阴补虚效果显著,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 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种植物的总称,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并被其列为上品.中医认为,石斛味甘, 性微寒,归胃. ...

  • 中医内科学——胁痛肝络失养——一贯煎——阴阳解析

    一贯煎--阴阳解析 胁痛肝络失养证候: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 代表方剂:一贯煎加减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北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7     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58.没药 没药性味苦平入肝经,有活血通瘀.消肿止痛之功.作用与乳香相似,但破血散瘀之力胜于乳香.临床常以乳香.没药相兼而用.近代研究证明,没药有消毒.收敛.防腐止血等作用. 59.白芥子 白芥子属温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6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附录二 皮科常用中药 1.荆芥 荆芥系一种疏风解表药,并可理血解毒,常用于外感风邪之表证.现代医学研究,有使汗腺分泌旺盛,解痉挛及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皮科临床取其疏风解表之功,可达止痒之效,配防风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9               附录四 皮肤病患者注意事项

    附录四 皮肤病患者注意事项 一.在天气急剧变化时,或出汗洗澡后,应当避免受风,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或天气大寒.大热.大风以及强烈日光曝晒等,如果不注意,均易使病情变化,症状加剧. 二.禁止用手搔抓(如掀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4  二、外用方剂

    二.外用方剂 1.水剂(洗方) (1)马齿苋水剂 组成:马齿苋30g 水1000ml 制法:煮沸20分钟,滤过冷却后备用. 功用:清热消肿,止痒收敛. 适应证:急性湿疹.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疾病. 用法: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5      .洗剂(混合振荡剂)

    3.洗剂(混合振荡剂) (1)冰片炉甘石洗剂 组成:冰片1g 炉甘石洗剂100ml 功用:清凉止痒收敛. 适应证:亚急性.泛发性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玫瑰糠疹等. 用法:摇匀后涂布. (2)雄黄解毒散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2    6.健脾除湿利水方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赵炳南3 6.健脾除湿利水方 (1)除湿胃苓汤(加减) 组成:苍术6g 厚朴6g 陈皮9g 滑石块12g 炒白术12g 猪苓12g 炒黄柏12g 炒枳壳9g 泽泻9g 赤苓12g 炙甘 ...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赵炳南

    附录一 皮肤病临床常用方剂 一.内服方剂 1.疏风解表止痒方 (1)麻黄方 组成:麻黄3g 杏仁4.5g 干姜皮3g 浮萍3g 白鲜皮15g 陈皮9g 丹皮9g 白僵蚕9g 丹参15g 功用:祛风散寒 ...

  • 【皮外科中医专家赵炳南临床医案——黑布药...

    [皮外科中医专家赵炳南临床医案--黑布药膏去瘢痕的治疗] 黑布药膏是赵老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个有效的方药,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倍子 ,金头蜈蚣 ...

  • 皮外科中医专家赵炳南:黑布药膏去瘢痕

    黑布药膏是赵老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个有效的祖传秘方,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即或是很深的疮面治愈后瘢痕都很小.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一斤十二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