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种思维定势会导致你的懒散行为和无为主义,你“中招”了吗?
今天,新概念行为心理和大家分享——最可能导致你懒散行为和无为主义的13种思维定势,你可能会在其中的一项或多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1.绝望
情绪抑郁时,你会在当前的那一刻深陷痛苦而无法自拔。虽然过去曾经快乐过,但你已全然忘记;你甚至觉得自己将来永远都不可能积极乐观。因此,不管做任何事,你都会觉得没有意义,因为你确信你将永远缺失动力,而且这种压抑感将永远存在,这切将无休无止,再无回旋余地。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议你采取自救措施似乎是滑稽可笑的,你也听不进去,因为这和叫一个快死的人振作起来一样可笑。
2.无助
你几乎不会做任何让自己高兴的事,因为你深信决定情绪的因素是你无法控制的,这些因素包括命运、荷尔蒙周期、 饮食因素、运气和他人对你的评价。
3.击败自己
有几种方法可以把自己击败,直至陷人无为状态。你可以把一项任务无限放大,最后觉得它难得没法处理。你也可以假设自己不能把每项工作分成零散、易于管理的小部分,不能一次只完成一个小步骤,你必须一下子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你还可以一边做某件事,一边又心烦地想着其他没完没了还没来得及处理的事,这样你就在不经意之间没法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了。
这种方式毫无理性可言,就好像每次你一坐下来准备吃饭,突然就会想到你在一生中必须要吃的所有食物。想像一下,在你面前成吨的肉、蔬菜、冰淇淋堆得老高,还有数千升的饮料!你在生命终结之前必须把它们吃得精光!现在,假设你在每顿饭之前都会对自己说:“这顿饭不过是沧海粟而已。我怎么吃得光所有食物呢?今晚吃这么一点点汉堡包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你感到恶心反胃,食欲尽失,满肚子翻江倒海。当你一心想着所有没做完的事情时,其实就是在犯同样的错误,只是你没意识到罢了。
4.妄下结论
你觉得你很无能,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为你习惯于对自己说“我不行”或“我倒是愿意,不过...”。
因此,当荣教授建议一位情绪抑郁的女人去做一顿饭时,她回答说:“我什么吃的都不会做。” 其实,她真正想说的是:“我觉得我讨厌做东西吃,这些事情好像麻烦得要命。”为了验证这些假设,她做了一顿饭试试,结果她惊喜地发现味道好得不得了,而且做起来一点也不麻烦。
5.给自己贴标签
你越懒散,就会越觉得自己没用,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你的自信心。如果你给自己贴上“拖拉的家伙”或“懒鬼”的标签,问题就更加复杂了。这样只会让你认为懒散是你的“本质”,因此你就会下意识降低对自己的期望,甚至完全不抱任何期望。
6.轻视回报
情绪抑郁时,你可能不会做任何有意义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你觉得所有的事都困难重重,而且还因为你觉得回报太低,不值得付出。
快感缺乏(Anhedonia) 是一个专业术语,它表示丧失体验满足和快乐的能力。这一问题的根源可能就是一个常见的思维错误——“否定正面思维"你还记得这种思维错误是什么吗?
曾有一位来访者,他是一名商人,他向荣教授抱怨说,他一天到晚不管做什么都不高兴。他告诉荣教授,他早上准备给客户回电话,但却发现占线了。他挂上电话,自语道:“真是浪费时间。”在同一天早上,他随后又成功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商务谈判。此时,他又自语道:“ 我们公司随便找个人都可以把这件事搞定,甚至比我做得还好。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此我的工作一点都不重要。”他之所以缺乏满足感,是因为他总有一套办法可以把自己的努力贬得一钱不值。在他的口头禅“这不算什么”面前,任何成就感都会破坏殆尽。
7.完美主义
你用过高的目标和标准来打击自己。无论做什么,只要有一点瑕疵,你都坚决不依不饶。因此到最后,你往只有一个选择一什么事也不做。
8.害怕失败
另一个麻痹你的思维定势是害怕失败,在你看来,付出努力仍无法成功就是一种天大的失败,所以你什么也不敢尝试。有几种思维错误都和害怕失败有关,最常见的一种是以偏概全。你为自己辩解:“如果在这件事上我失败了,那就意味着我以后无论做什么都会失败。”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做什么都通通失败。我们所有人都是有胜有负。虽然胜利的滋味肯定甜蜜无比,而失败却总是充满苦涩,但做任何事即使都失败也不一定就会要你的命,苦涩的感觉不会永远驻留。
导致害怕失败的第二个思维定势是评判表现时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是不合逻辑的,它反映的是“惟结果论”,而不是“惟过程论”。
为讲清楚这个问题,荣教授举了一个个人例子——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医师,我只能控制我对每位患者所说的话,以及我与他们互动的方式。至于在某个治疗周期内,某位特定的患者能否对我的治疗给予积极响应,就不属于我控制的范围了。我说的话以及我的互动方式就是“过程”;而患者响应的方式则是“结果”。不管哪天,都会有几位患者告诉我他们通过这一天的治疗获益良多。而与此同时,也总会有一两位患者说这一天的治疗并没什么特别的帮助。如果我评价工作只看结果或成果的话,那么患者反应良好我就欣喜若狂;他们一反应消极我就开始意志消沉并开始自卑。这样一来,我的情绪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疯狂起伏,我的自尊也会一天到晚毫无规律地时上时下,让我精疲力竭。但是,如果我告诉自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所能控制的只有输入,那么不管哪个特定疗程的结果如何,只要我的工作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我都会引以为豪。如果能学会根据过程而不是结果来评判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如果患者交给我一份负面报告,我只会从中总结教训。如果我的确有错,我会纠正它,我没必要为此去跳楼。
9.害怕成功
你缺乏自信,所以在你看来,成功似乎比失败还危险,因为你认为成功全凭运气。因此,你深信胜利的果实是不可能永远保存的,而且成功还会让他人对你期望过高。于是,当有一天可怕的真相终于败露,人们发现你根本就是一个“废物”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失望、排斥和痛苦情绪会比以往更为强烈。既然你确信自己必然会从悬崖上掉下来,那么根本不往山上爬似乎更安全。
害怕成功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可能是你担心别人会对你要求更高。你觉得你必须满足他们的期望,但你又深信自己做不来,所以成功只会把你逼人绝境,左右为难。因此,为了不让自己失控,你不得不逃避任何责任,甚至拒绝参与任何事务。
10.害怕反对和批评
你觉得只要尝试新鲜事物,有任何错误或失误都会招来强烈的反对和批评,因为只要你表现出平凡或不完美之处,你所在乎的人就无法接受。被人反对排挤实在可怕至极,为了保护自己,你尽可能地采取低调态度。如果什么都不做,就铁定不会犯错。
11.强迫和怨恨
动力的一个死敌就是强迫感。你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你去做某事,这种压力源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当你用具有说教性质的“应该”和“应当”字眼督促自己时,这种强迫感就产生了。你告诉自己:“我应该做这个……我应该做那个……”然后你就觉得无法推脱、压力重重、紧张不安, 继而心生怨恨,最后心虚内疚。你觉得自己活像一个少年犯,老被专横的监护官管头管脚。不管哪一项任务,都逃不掉这种不快,你不敢再正视它们。然后,你做事开始拖拉,你不得不宣告自己是一个懒惰迟钝、一无是处的废物。就这样,你越来越无精打采。
12.抗挫折能力低
你认为你应该有能力解决问题,并能轻松迅速地完成目标。所以,只要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你就会抓狂,又惊又怒。当事情变得棘手时,你不会耐心地坚持一段时间,相反,你只会用种方式来对抗这所有的 “不公”——完全放弃。我也把这种思维定势称作“理所当然综合症”。因为根据你的感受和行事方式,你似乎认为你应该获得成功、爱情、赞美、健康、快乐等,而且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你之所以会沮丧,是因为你习惯于将现实与头脑中的理想世界相提并论。如果这二者不对等,你就会谴责现实。其实,改变期望值比抱怨现实要简单得多,只是你想不到罢了。
这种沮丧情绪的导火索往往是“应该”句式。你在跑步时,可能会埋怨道:“跑了这么远,现在我的身材应该更好。”真是如此吗?你凭什么就应该如此?你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种严厉苛刻的句式会迫使你更加努力,付出更多精力。不过,这种办法很少会奏效。它只会让你沮丧,使你越发地觉得自己无能,然后更迫切地想放弃,撒手不管。
13.内疚与自责
如果你固执地认为你一点也不好,总会让别人失望,那么你自然就会失去动力,日常生活就会随之陷人混乱。
荣教授最近治疗过一位中年妇女,虽然购物、做饭、和朋友交流会让她情绪好转,但她偏却整天躺在床上。为什么?这位中年妇女总觉得女儿的离婚是她的责任。她解释道:“我去他们家的时候,我应该坐下来和女婿好好聊聊,我应该关心一下他的近况,我也许应该帮点忙。其实我也想这么来着,只是没找着机会。现在,我觉得是我害了他们。”荣教授和她一起分析了这种思维中不合逻辑的地方,然后她很快就好了,又重新积极地面对生活。因为她是人而不是神,她没法预测未来,也没法明确地知道该如何干预,所以她不必自责。
看完上述这些,现在你可能会这样想:“那又如何?我早就知道我的懒散是自暴自弃、不合逻辑的,我也知道你说的几种思维定势我都有。我也想走出来,可我的脚似乎被粘住了,就是迈不开步子,我就是无法前进。你可能会说我的压抑感全是态度引起的,但我现在感到有千钧重。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几乎每一种有意义的活动都很可能会提升情绪?你知道原因吗?如果什么都不做,你会满脑子里都充斥着消极的有害念头;如果你能够做点什么的话,你可能会暂时转移注意力,不再不断地在内心里贬低自己。更重要的是,你会体验到种掌控感,许多一开始就使你情绪抑郁的扭曲思维都会被这种感觉反驳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