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TVB知名演员廖启智因胃癌去世!预防胃癌请做好三件事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如果你是一名港剧“爱好者”,一定对演员廖启智不陌生。即便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只要看到他的剧照或照片,肯定会说一句:原来是他啊!

遗憾的是,今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出现在屏幕前了。据所属经纪公司发文证实,廖启智因胃癌于3月28日病逝,享年66岁。

人称“智叔”的他,曾出演过超过60多部剧集,并两夺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是当之无愧的TVB老戏骨。今年3月,他因病入院,外界才得知他罹患癌症。

近年来,因胃癌去世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数。经常在影视剧中饰演反派人物的计春华老师在2018年因胃癌去世,年仅57岁;曾执导《怪物史瑞克2》的导演凯利·阿斯博瑞与胃癌斗争多年后,也没能逃过“魔掌”;不仅如此,胃癌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据媒体报道,韩国男演员朴智勋因胃癌去世,年仅32岁……

面对胃癌,我们能做些什么?

胃癌是如何发生的?

胃粘膜是胃壁最内层的一层很薄、很脆弱的粘膜组织,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酸便开始对胃壁进行“自我消化”,继而形成胃病。

无论何种侵袭因素,胃黏膜出现损伤后,按照受损的层次,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首先是胃壁表层上皮的脱落产生浅表性黏膜损伤,此时一般无明显症状;若损伤进一步发展,累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导致黏膜缺血、缺氧,组织坏死,从而发生深度黏膜损伤(糜烂或溃疡)。此时主要症状是胃部不适,某些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混有血丝等等,极个别患者因病灶累及胃壁大血管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等。如果损伤继续,部分胃粘膜细胞最后会发生癌变。

胃黏膜细胞从正常到不正常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些胃部病变是可以逆转的,比如胃溃疡、息肉等,只要早期发现,祛除致病因素,就可以中断癌变。

中国胃癌患者占全球一半,如何防?

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95.1万例,死亡72.3万例。其中,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确实是“胃癌大国”。

要预防,首先要知道导致胃癌的原因。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在接受搜狐健康采访时曾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癌前病变等,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如果生活中想要预防胃癌,就得相应的做好三件事。

第一,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饭馆都提倡分餐,其实分餐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新冠病毒,还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幽门螺杆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胃癌发生。

第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少吃腌渍食品。

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很多,常吃腌渍的食物就是其中最伤胃的行为。盐本身不致癌,但是它可以破坏我们的胃黏膜,黏膜破坏了,致癌因素就会乘虚而入,胃癌的发病风险就会大大增高。早年间,贫穷落后的地区以及冬季温度低的北方,因为难以吃上新鲜蔬菜,不得不将菜腌制,导致胃癌的发病具有相对明显的地域性。

此外,烤串、火锅、熏肉等吃着香的美食,对胃都不友好;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还包括饥一顿、饱一顿,长此以往,容易折腾出胃病,甚至胃癌。

第三,及时处理癌前病变。

如果检查出来有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做治疗。一旦发现胃部不适或体重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就医;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尽早发现、尽早诊治。

胃癌筛查怎么做?

胃癌早期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仅有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等类似胃溃疡的轻微症状表现。而当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胃潴留、甚至呕血黑便时,虽然易于诊断,但往往失去了根治的最佳时机。因此,高危人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胃镜检查。

哪些是胃癌高危人群?

① 超过60岁的人;

② 患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人;

③ 患慢性胃溃疡、息肉或胃粘膜巨大皱褶征者;

④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

⑤ 有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

⑥ 患特定胃部家族遗传病、恶性贫血等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