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陈淑霞和尹秀珍相约美仑:“废园”无
2019第七届艺术长沙丨“边·际”陈淑霞&“废园”尹秀珍双个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12-07 - 2020-01-07
展览机构:美仑美术馆
开放时间:9:00-17:30 周二至周日
展览地址:长沙市东二环路一段622号
艺术长沙已经举办了七届,在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和满足城市公众的多元文化需求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作为湖南美术出版社旗下的美术馆,美伦美术馆在每一届艺术长沙当中都参与其中,同期举办的“双个展”平行展已经举办了四次,成为湖南美术出版社的品牌展览。今年推出的第五次“双个展”,选择的艺术家是陈淑霞和尹秀珍。2019年12月7日上午10点半,“边·际:陈淑霞&废园:尹秀珍”双个展在美仑美术馆开幕,带来了两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和近期新作。
开幕式现场
陈淑霞:把油画作品像卷轴一样卷起来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新生代”艺术现象中,陈淑霞创作的粉红色的花给当时人们留下了很深印象。她早期静物画很有特色,有青春的才情,后来转向了人物和风景。此次陈淑霞个展以“边际”为主题,展出了她从1996年至今的新旧作品76件,在呈现她近20多年的艺术面貌改变的同时,重点推出了她这些年的新创作。
陈淑霞“边际”展览现场
陈淑霞此次展览以倒叙的方式,从最近作品展开,一直回溯到她创作的早期时代。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是此次展览策展人。在他眼里,陈淑霞的绘画并不快乐,她画的是一种冷静。这种冷静源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思考:“科技越发达,它对人的奴役是越强烈。我们今天尽享、微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它们带来的诸如个人信息被公开、隐私被冒犯等问题。这些给陈淑霞的艺术和生活都带来了焦虑。”
而同样的焦虑,随着年岁的增长,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候青春飞扬,中年以后就圆融智慧,这个变化也很好地体现在了陈淑霞的画面上。年轻时要说的话特别多,要表达的也特别多,所以画面当中题材叙事比较多,但是到了近期这些作品,画面已经空无一物了,没有人物、没有题材、没有叙事,她以空代替有,以少代替多,以简代替繁,绚烂富贵于平淡、平静。在这系列表达与转换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她内心的冷静、淡然,一切过往都成了记忆,还可以看到她的勤于思索、变化和表达。在此次个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一种内敛和含蓄,她把才情、激情、表达都消融在'边际’当中,这也是'边际’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陈淑霞对于“边际”也有自己的思考: “这几年我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和当代的问题,包括当代可不可以传统?传统可不可以用当代的形式去呈现?从2014年开始,我开始在作品中运用很多中国传统元素,会花大量时间处理作品边儿,在边上花的时间比画面中心花的时间要多很多。”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进行当代视觉呈现,是她遇到的最大难题,“我希望观众看我的作品就像喝红酒一样。喝红酒之前要先把红酒醒一醒,之后才能慢慢品尝。我希望,我的作品里能体现出这种慢的时间感觉,有传统的元素,在视觉表现上又是很当代的。所以,在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到,我在边上做了有点儿老旧的、类似于像烧焦的处理,就是想把陈旧的感觉体现出来。”
《后山》 布面油画 472X116X4cm 2019年
《后山》是今年创作的大尺幅作品,是为此次展览专门创作。这件作品以卷轴的方式呈现,这是陈淑霞近年做的一个大胆尝试。
“我的作品经常出国展出,运输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一直在想,油画作品可不可以像国画那样卷起来带走?卷轴就是非常传统的中国画形式。一般画油画要绷一个框子,做底子不能漏油。我做了很多尝试,看看从技术手段上能不能做到不漏油。有一种化纤材料直接画在亚麻布上可以做到,但是我还是想用油画的传统语言和表现方式去做。我就采取很薄的画法,做了很好小作品之后,这是第一件正式的作品。从视觉上,是中国传统元素和油画的结合。那些小作品在二楼有单独的区域展出。”
《浅绛》 布面油画 210X360cm 2014年
《浅绛》 创作于2014年,是2015年大都美术馆个展时候展出的一件重要作品。陈淑霞对青绿山水情有独钟:“创作这幅作品时,我想的是《千里江山图》,特别喜欢那种青绿山水的感觉。所以我就尝试着用油画的方式去画,打底用的是类似于中国画材料中的绢和毛边纸的颜色。画这幅画的时候,我有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我们所有作出的努力都是为了生活更好。与前人相比,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是不是提高了?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有时候会想,如今高速的都市发展和科技发展是不是我们生活中特别想要的?前人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不好?所以,我会在画面中用尝试用中国山水的形式去呈现我的思考。”
左边为作品《中心》,中间为《90 90》
与《后山》的沉闷相比,这个系列的颜色要漂亮很多。多年以来,陈淑霞对色彩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和热情:“我经常会在画了比较沉闷的颜色之后,不自觉的想要画一张特别漂亮的画。这个屋子全部是用非常漂亮的颜色来布置,色彩非常艳丽。同样一种表现方式,改变色彩之后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感觉。用一种类似于中国绢的颜色创作出来的'边际’,换漂亮颜色后就完全变了。同样的画框与形式,毛边纸颜色表现的烧焦感觉非常传统,换上漂亮颜色之后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语言,中国传统的感觉一点都做不到了。这也是我特别喜欢从事艺术的一个原因。”
在准备简历的时候,陈淑霞做了一些调整,将简历与作品结合,再加上批评家原来的文字梳理,变成了一个比较立体的呈现。简历中的这组作品是这次展览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一批作品。
《流失记忆》创作于1999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早期代表作品,当时获了全国第九届美展的铜奖。陈淑霞介绍:“从毕业到上世纪90年代是我的原色时期,比较尊重生活,相对来说,灰色调子比较多。这张作品也为我的原色时期划上了句号,之后我进入了一个色彩的翻盘时期,进入了一个画面特别漂亮的绘画阶段。”
《边际》 布面油画 163X263cm 2019年
最后介绍的这张作品,是本次展出的作品中,陈淑霞本人最喜欢的一幅画:“这幅作品是我这次展览最后完成的一件作品。我想把中国画种水和墨相互融合的感觉表现在我的油画作品中。所以,我一方面对颜料进行了很好地稀释,另一方面加了甩、点、喷等手段。这其实是一本书,中间有一条缝,打开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只有一条线。总之,这是一本很古老的书,至于是什么内容要让观众自己去想。”
陈淑霞展出的作品
宋冬X尹秀珍:“废园”不废
尹秀珍个展“废园”,是由一篇由很多长短句组成的前言开启的。作者宋冬,是她相伴33年的丈夫,也是此次个展的策展人。作为艺术圈中有名的夫妻档,宋冬和尹秀珍在展览“筷道”中有过独立展览的合作方式,但是以不同的身份进入同一个展览,还是第一次。荔壳记忆www.68jiameng.com/special/likejiyi.html
尹秀珍个展“废园”展览现场
“我很欣赏她的作品,但是我们终究是亲人,我无法像别的评论家和策展人一样做到真正的客观。既然如此,我认为,情感是最重要的。”于是,宋冬在开篇写道:与尹秀珍相识34年,相好33年,相知33年,相处33年,相赏33年,相信33年。
这篇前言,宋冬花了很多心思:“现在展览大家基本上不怎么看前言,但是有些关键词还是需要做一些强调,比如这里的33年。大家都说像诗歌,其实我是用了我女儿回的方式写了这段话。”宋冬说,“我们发,一般会拟很长一段话,一次把事情说清楚,也方便回找。但是我女儿就不一样,问她今天晚上吃什么,她会分开几条回:我,今天,晚上想吃,面条。我曾经跟她专门沟通过这个事情。她说她想保持一种在线性,和她对话的人也不用等很久,就跟我们平时交流是一样的。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再来,所以,我就跟我女儿说,我要用你的方式给妈妈写段话。”
这篇最终在12月3日凌晨完成的前言,最终变成了这个展览最好的导览:“我想让观众感受到,尹秀珍想用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什么?尹秀珍看上去非常瘦小,但是她的性格中有非常锋利的东西。她平时说话都是家长里短很朴实,其实她特别敏锐,她的作品拥有独特的语言,并不需要用文字呈现。我认为她持续保持着敏感,这也是我特别欣赏的地方。”
按照空间顺序,顺着策展人所做导览,从《般若波罗蜜多》路过进入《废园》,依次经过《黑洞系列》和《浪》的展厅,达到最后展厅时会看到一座高达5米的《歪塔》,从左到右环绕的是《烟花系列》和《假门系列》。绕塔一周就可以原路返回,最后在《般若波罗蜜多》展区抽一根签,还将有可能带走一件带有标号的波形。
观众在《废园》现场
《废园》是此次展览的新作,也是艺术家为此次展览特意打造。在考察场地时,如何布置这个上方空间铺满管道的空间,尹秀珍花了很长时间考虑,最后决定营造一座“废园”,所用的材料是33袋水泥干粉。这件作品是23年前所做装置《废都》的延续,由“都”变成了“园”,由现实生活变成了精神存在。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水泥和沙子、水一起作用,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将三者合为一体。尹秀珍通过长时间观察发现,经过长时间存放之后,水泥的凝聚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正如宋冬在短语中所说:它会在这个环境中渐渐地失效,失去了它引以为豪的凝聚力,在聚光灯下是如此凄美以及外强中干。
展览开幕前的《般若波罗蜜多》
尹秀珍(右二)和戴着波形的观众合影
陪伴在《废园》旁边的是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尹秀珍将“般若波罗蜜多”录音转换成可视波形,用织物做成若干的条状物组成这个波形。悬挂墙上。观众通过抽签的方式,可以选择波形中的一件条状物带回到日常生活中。“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到彼岸了”的读音,众人可以分享这个波形,但每人只能得到其中之一,并不是全部。这些分散在各处的波形部分将“般若波罗蜜多”扩展到空间,将拥有这波形的人连接在一起。
《歪塔》 钢架,穿过的衣服,轮子 2019
《歪塔》也是尹秀珍根据美仑美术馆的现场空间量身打造,用穿过的衣服包裹钢架,搭起了一座高高的塔,塔身是歪的。尹秀珍很喜欢用衣服做作品,在她看来,衣服就是人的“第二张皮”,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藏着很多故事。
《假门系列》 钢架,穿过的衣服,镜子 2019
《假门系列》细节图
《假门系列》也是用旧衣服包裹而成,她将镜子的裂缝用衣服的碎片缝补起来,远远看去像是开在破碎镜子上的一朵朵小花,跟对面墙上的《烟花系列》互相呼应。
《烟花系列》 丙烯,亚麻布 2013年
《烟花系列》是尹秀珍为数不多的、具有绘画元素的作品。该系列创作于2013年,油画专业毕业的尹秀珍在《烟花》系列中重拾画笔,描绘了透过庭园花窗张望于朦胧夜空中即将散落的烟花,心中却填满了繁华落尽,寂寞成殇的惆怅。
《浪》 56件,尺寸可变 铁 2019
《黑洞系列4》 脚手架,织物,铁网,珍珠棉,筷子,铁夹子,别针 2015-2017
在展示空间中,七组作品互通互见。同样是透过“假门”,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场馆中不同的作品;通过位于中间展区的“黑洞”作品,也能分别看到两个展厅的其他作品。由此,这七组作品形成了一个互通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传统园林“可居可游可观可赏”属性之外,宋冬还加上了“可闻可思可鉴”更深层次的表达:“展览的视觉效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是想要获得单纯的视觉愉悦,我们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但是作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反思和质疑,要让观众接触之后有所思有所想,至于能想多少、深刻与否就不受艺术家和策展人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