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神创意 周迅=A爆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扎导版《正义联盟》,上映后各种话题不断。
上线首日,蜂拥而入的观众直接让HBO MAX服务器宕机。
订阅人数翻倍增长,在近期达到新高。
如此显赫战绩,让扎粉有了跟华纳“讨价还价”的底气,甚至冒出“让扎导回归DC宇宙”的声音。
有赞就有骂。
摘掉粉丝滤镜,说它“拖沓”“杂乱”“空洞”......给差评的人也大把。
意外么?
不,回看扎导之前作品,一直口碑两极。
视觉上他确实讲究,但对超英片而言,大部分人真正在乎的是故事力,这恰恰是扎导饱受诟病的短板。
自从当年华纳宣布扎导来掌舵DC宇宙时,反对声就没停过。
在不少人眼中,真正能扛DC大梁的,理应是导演过《黑暗骑士》的诺兰。
△ 诺兰担任扎导DC宇宙计划的制片人
不,何止DC。
话说多了,诺兰似乎成了“万能导演”。
什么经典故事,什么刁钻题材(如《三体》),粉丝眼里的理想人选仿佛总是诺兰。
这份信任,来自他之前横跨多类型的各种佳作。
科幻、奇幻、动作、战争、惊悚、犯罪、亲情、悬疑……
尽管去年《信条》遭遇滑铁卢,但毫无疑问,诺兰依旧是目前好莱坞最会讲故事的电影作者。
以至于Sir一提他,就总觉得欠你们一部作品。
那部让他一炮而红的。
那部令你观片微微头痛、事后回味无穷的。
那部假如你没看,就只能算一个“伪诺兰粉”的——
记忆碎片
Memento
虽说是2000年老片。
但在概念上,却领先到今年仍不过时。
当年的硬核影迷们,接受了《低俗小说》《罗拉快跑》《爱情是狗娘》各种洗礼,对于叙事先锋、概念前卫、剪辑花哨的电影,已经部分免疫。
但当《记忆碎片》在多伦多电影节放映时。
观众还是集体傻掉。
这是什么神仙故事??
正反向穿插叙事,倒叙、正叙、插叙,而且多达几十重。
它直接让观众提前20年,体验了一把《信条》的困惑。
但当年观众反应和如今不同,居然给出了和《信条》相反的口碑。
他们有的硬着头皮看完,有的二刷三刷。
还有人在纸上细心列出时间线索顺序,且第一时间在各种论坛,和影迷小伙伴们晒智商:
看,我破解了!
……看,我破解错了……
这部反常、少见的实验佳作,让影迷中毒般地,以各种姿势挑战。
那时,诺兰只是个很陌生的名字。
只有极少数影迷能认出:
“哦,两年前,那部很神的《追随》就是他拍的!”
△ 诺兰和盖·皮尔斯在《记忆碎片》的首映活动
聊《追随》容易把话聊死,因为它更小众更穷。
跟《追随》粗糙简陋的拍摄条件不同。
《记忆碎片》虽不算大制作,但起码“职业”了很多——
职业演员、专业人士操刀的摄影收音、小说家弟弟亲自负责的剧本改编……以及预算,从6000美元涨到900万美元——诺兰,此时俨然是个够档次的导演了。
而结果,比“够档次”还要高好几个档次。
在Sir眼中,也是他第一次,向世人完整打开了异于常人的“创作脑”。
他毫不掩饰的创作动机,说起来也装B:
诺兰希望用一部电影让人二刷、三刷。
反复着迷于解构、重构。
好吧,反正Sir当年,确实被他忽悠成功。
一个数字化的记忆故事
与其说《记忆碎片》靠故事取胜,似乎描述的并不准确。
但说它“高概念”、“独特设定”,一般人又敬而远之。
Sir打个比方吧,这其实是一个“数字化的故事”。
整个故事的成立,源于一个设定:
如果你还觉得懵……这么翻译吧。
这个故事的主角,你可以当他已经“死”了。
因为“未来”对他无意义,只有过去和现在,值得他一再追索。
而为什么说它数字化?
因为每段记忆都可以被编号。
为了让一个为妻报仇的故事被讲出新意,在叙事的雕琢上,诺兰将电影故事线切分成了45个碎片。
然后,分别将这45段碎片分成了两部分:
22段负责正叙,画面是黑白;
23段负责倒叙,画面是彩色。
两部分的碎片会交替出现,互相穿插,最终汇于一点。
这种反直觉的讲故事方式,无疑是一种对观众记忆力、大脑演算力的挑衅。
他们要不断回忆上个画面,还得在脑海中反复整理已累积的画面,力求组合一个完整的故事出来。
每一场戏都始于未知,观众不仅要看懂接下来会发生啥,还必须想“之前发生了啥”。
这么一种“瞻前顾后”,电影第一幕就预示了——
拍立得照片逐渐褪色,退回到相机,血液回流入尸体,子弹跳回枪里,被杀者的眼镜回到脸上,死者复活,大叫一声,然后,枪声响起。
开场不仅预示了倒叙的风格。
甚至通过各种倒放,预示了主角的命运。
在电影中,有两个因素对主角极为重要。
一个是纹身。
为了避免别人篡改你的纸条,最保险的是把重要的讯息纹在身上。
不用担心忘记,因为你总能在举手投足间见到它。
时刻提醒,且永久备忘。
一个是拍立得。
比纹身直观和便捷,每当周遭出现新的人和物,他都得在忘记之前拍下,写上文字记录。
哦,观众说。
所以拍立得,等同于莱纳在为自己的记忆,做数学化的叙事管理?
当观众真这么以为,反转又来。后续会告诉我们——
照片其实也会一直误导他。
到最后,莱纳居然会利用照片,来篡改自己的记忆。
而一开场倒叙中逐渐褪色的照片,实则暗示了男主结局记忆的失真。
看,你很难一次性猜透诺兰。
毕竟人家为了一个故事,肯定头秃了很多个晚上。
你问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
Sir有个不恰当、却还算形象的比喻——
导演,大致可以分“剑宗”和“气宗”,“剑宗”导演如诺兰往往觉得:
“怎么讲故事”,有时比“故事是什么”更重要。
因为故事除了诞生于社会关系,还诞生于叙事者。
一个海明威写的婚姻故事,大概率好看过一部肥皂剧的。同样的情节,不同的讲述,总会指向不同的理解和观感。
但“怎么讲故事”,确实不是谁都会care。
尤其在主流商业片市场,往往信奉“越简单的故事越赚钱”。
所以当年电影被引进台湾时,片商担心诺兰会让观众懵逼,于是直接采用国外DVD 附加的“顺叙版”来当正片发行……
你问结果?
当然是,既误导了影迷,也扭曲了导演风格,同时还抹杀了类型(被顺叙之后的情节,当然不再烧脑)。
最终,平庸了整个故事。
并非炫技的“花哨”
当然,“怎么讲故事才算好”这件事的讨论,也不是一言堂。
有人觉得诺兰牛,就有人觉得他的叙事过于花哨。
诺兰曾在采访中如此回应:
“有一天我想到了,如果你能像主角隐瞒信息一样对观众也隐瞒起来,这样你就能把失忆这种感受很好地传递给他们,这个方法就是将故事倒叙。”
诺兰意思是,自己并非有意炫技,折磨观众大脑。
而是把“失忆”这个叙事关键词,不仅从故事,也从形式上嵌进了电影中。
(非线性、碎片化,正契合了莱纳失忆症的个人状态。)
不知是敌是友的“伙伴”,床旁忽然躺个女人,衣柜中被关押的男人,奔跑中莫名遇袭......
角色所知,基本等同于观众所知,谁也不比谁更搞得清楚状况。
也正是因为这种“受限的视角”,诺兰在调动观众大脑之余,也让观众真正的深陷其中。
以彩色倒叙的线索为例——
倒叙的过程,基本是由果溯因的打脸过程。
比如娜塔丽(凯瑞-安·莫斯 饰),前一个片段是个楚楚可怜、祈求男主信赖的弱流女子;
但镜头往前倒叙,她却是个羞辱莱纳妻子、满口谎言的坏女人。
随着莱纳的视角,观众也跟随着,一并被耍了。
这就完?
当然不会。
诺兰还会让一直被观众代入且共情的角色,通过自欺来欺骗观众。
以黑白线的正叙为例——
莱纳一直在叙述一个叫萨米的失忆患者,怎么害死妻子的故事。
为了确认丈夫是否能恢复记忆,她以近乎“殉道”的方式给自己打胰岛素,结果......丈夫始终没有想起,妻子用药过量致死。
一开始,我们确实相信了他的版本。
但这么个一闪而过的全知镜头,终于让眼尖的读者生疑:
同样是丧妻,同样是失忆,两人该不会是同一个人吧?!
△ 注意看,闪过后,同样的位置,萨米和莱纳重叠了
观众继而产生联想……莱纳其实是在编故事,妻子也许根本就没死?
因为当他被歹徒击倒时,与她正面相对的妻子,其实眨过眼睛。
以下涉及结局剧透,如果介意,可以手指划过去。
3……
2……
1……
观众继而会想,也许莱纳就是萨米?
再加上片尾黑警(泰迪)的那句:
“你逢人就说萨米的事,谁都听过。”
此时,观众恍然大悟,终于明白真正的凶手是谁。
是莱纳,他没法接受杀妻的愧疚,而强行投射出了一个“萨米”。
这也是为什么莱纳一直留出胸口的位置没有纹。
失忆的他一直期待报仇成功后,才纹这个位置。
所以此处的纹身,只有在包含妻子的幻想中才会出现。
他的失忆原因,也是因为无法忍受杀妻的记忆之苦,以及报仇后的空虚。
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逼着自己玩起了“寻找下一个凶手”的游戏,最终不惜把自己的记忆屏蔽。
屏蔽了赖以生存的记忆,在虚假的意义中苟延残喘。
一个关于记忆的中国故事
记忆是诺兰的大玩具。
不仅在《记忆碎片》,还是《盗梦空间》的剧情驱动机。
Sir觉得,有关记忆的电影故事,其实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电影类型。
因为有关记忆的故事,既方便编导营造时间和空间的悬念。
也具备影迷需要的哲学和人生思考。
它不仅能告知一个人“从哪里来”,还决定了一个人“能到哪里去”。
说了半天诺兰,Sir差点忽略了一个中国顶流导演——
郭帆。
《流浪地球》之后,他也盯上了记忆题材。
他找到周迅,自己担任故事主创和全程监制,与一加手机拍摄了一个同样精彩的记忆故事:
《离开月亮的人》。
这位中国科幻元年的开创者,拍起短片来可谓是降维打击。
光是外太空场景,和太空飞船,还有致敬《2001太空漫游》HAL9000的AI。
就让短片具备了科幻大片既视感。
电影中这份“特殊的记忆”不在当下,而在遥远的未来——
2055年9月21日,周迅扮演的宇航员中校将离开月球基地,独自一人探索遥远星系,寻找人类的新家园。
外太空。
对人类而言,既是目的,也是隐喻——
它代表着无尽的未知,更代表着绝对的虚无。
在这片与世隔绝的虚无面前,宇航员忌讳的不是技术,而是孤独。
以往的星际探索中,宇航员因孤独而抑郁、精神失常,甚至自残自杀的例子不绝如缕。
为了预防,每位宇航员在出发前都被植入了消除情感记忆的芯片。
记忆被屏蔽,情感不再产生。
就像《记忆碎片》的莱纳,《离开月球的人》的中校,与其承受记忆之痛,不如遗忘。
可就在出发前夕,麻烦还是发生了。
一次意外,一些被封存的物件被“释放”。
说起来也都是小物件。
无非是一幅画,一个发箍,一部手机。
但仔细看……每一件,都像是掷向记忆之湖的石子。
记忆的淤泥随着涟漪翻滚起来。
关于女儿的记忆碎片,不可遏制地伴随着眼泪涌入了周迅的脑海。
这是属于人类天性的幸福一刻,却是属于星际探索的大忌。
当中校要摘掉芯片时,AI警告说:
经计算,这才是完成此次任务的最佳方案(屏蔽情感记忆)。
可对人类而言,有些东西是不能计算的。
比起承受与家人分离的不舍,失去家人记忆的虚无更为痛苦。
中校,最终选择了直视这份记忆的沉重,并携带着记忆走向远方。
因为没有了归处,即使看得见去路又有何意义。
就像结尾的对白——
“人类没有情感,无论飞到多远,都还是蛮荒。”
每每牵引我们回家,也让我们鼓起勇气走出家门探索时空的,正是一份饱含爱意的记忆。
△ 《星际穿越》剧照
一加手机,一直身为故事影像记录者,这一波操作更加分。
因为这次,一加是与登月相机品牌哈苏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加|哈苏手机影像系统。它具备传感器级别的色彩校准,能对数百个场景进行色彩调优,让OnePlus 9系列的色彩表现得到全面提升。
不管你是新手还是高手。
用一加手机,无需繁琐后期,就能轻松拍摄出一张张色彩精准、过渡细腻、观感自然的照片。
Sir特别喜欢一加的主张——
总有故事被影像看见。
因为不管你想拍美、拍酷、拍青春还是拍个全家福。
拍照的本质,不都是为了保留一份转瞬即逝的美好记忆?
当记忆附着于影像之上。
每一个动人的面容,每一段独特的故事与经历,每一份被惦念的珍贵情感。
才能被随时重温、再现。
Sir一直相信一加“专业影迷级”的水准和眼光。
之前,一加和周深推出过《瞳·出类拔萃》MV;
后来又牵手文艺灵性的文淇;
再到90年代风的五条人「120Hz电力剧场」……
一加这位的故事影像记录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端,引领着最先锋的审美趣味。
OnePlus 9系列新品现已开售。
诺兰有句台词说,痴迷是年轻人的游戏。
那么痴迷一加手机,就是痴迷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
总有故事被影像看见。
你是有故事的同学。
你的故事值得被一加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