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六大名洞,你知道几个?

千佛洞

李 辉

千佛洞石窟在井陉县城南20公里的七狮村千佛崖上。千佛崖是呈南北走向的七狮岩山北端的断崖,甘陶河南来由东侧流经崖下。千佛洞是自然形成的洞穴,位于千佛崖东面绝壁下。沿陡峭的山坡,有北、东两条小路可通洞口。

洞口向东,筑有砖墙石券门,门额上雕有楷书“千佛古洞”四个大字,券门两侧造有小龛,龛中原有护法神两尊,现已不存。石洞全长32.5米,高5.1米,前狭后阔。前段略呈三角形,底部宽约1.5-2.5米;后段略呈穹窿形,底部最宽处达8米余。洞内南壁较平直,北壁前段倾斜凸出,上部平整,后段凹凸不平。洞后壁西北有狭洞通西北上方;北壁中间凹进3米后亦裂开狭洞向东下方延伸,西北狭洞有水流出,经北叉洞泄下。两股叉洞幽深难测,加之泠冷水声给主洞造成了森然玄秘的气氛。

洞内石刻佛像主要分布在南壁、北壁前段和顶部的岩面上,不造佛龛,壁上也不作其他刻饰。除南壁雕有三尊高约1.5-2.3米的造像外,余皆大多高0.3-0.5米,顶部最小的造像仅高10余厘米。佛像分层分组,密集排列,悬出壁外,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有的合十、有的伸指,有的双手放置膝上,做出各种法相。从整体看,上层及顶部造像尚完好,中部及下层造像大半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尊大的造像,两尊臂部残缺,一躯面部受损,最里边的一躯,因高悬壁上尚为完整。大佛上面有涂金施彩的残痕,有的成组造像,也施过底粉。从雕镂艺术上看,洞口或接近洞口的造像,造形丰满,刀法有力,衣纹流畅。以三尊大佛为例,前者上述特点更为突出。它们肌肉丰腴,头上梳髻有明显发纹,身着袈裟衣褶粗厚,均敞怀不露肩,束腰打结。首尊面部表情温厚,稍显呆板,头大身小,比例有些失当。后两尊面部表情庄严,比例匀称。三尊大佛后面的造像,风格上同前者有明显的变化,造型不丰不瘦,比例匀称,刻技显不如前,趋于程式化。有的造像还带有“嘉靖”年号的题记。此外,洞门两侧下部和洞内陆上或角落里散置一些单躯造像,大多残损严重,个别也有题记,带有“嘉靖”、“顺治”的年号。

以上可显见,洞内造像,并非完成于同一个时代,从风格变化中可以看出,愈接近洞口,时代愈早。以第一尊大佛和南壁接近洞口的造像为最早,带有唐后期至宋初时代的风格。造像年代的下限则晚至清代。这些造像虽不及敦煌、龙门等地那样刀功洗练有力,造型雄浑精美,但细腻流畅的手法以及晚期造像风格的明显变化,却是研究我国雕石造像艺术史的珍贵实物标本。

洞口外东面有台地,上有残存的墙垣。洞口南侧还有4通石碑,均倾伏路旁,碑文大部剥蚀不清,也都是清代重修时所刻。

这个石窟寺创建于何时,在当地没有发现比明代嘉靖年间更早的文字。《井陉县志料·金石》记洞中原有一尊石佛,“其佛及佛座,皆以细滑石琢成,佛座上有'齐河清四年造’等字,民国八年,佛像被贼盗去,幸留佛座,该村人乃将佛座移置初级小学校保存。”据此认为“斯寺为六朝时之古建筑,毫无疑义。”1959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派员考察,当时记述所见情景:“洞内还有许多散置石像,有的镶嵌壁上,有的放于地下,有的坐在石桌上,大小不一。另外还有几只石桌,上刻年号,为嘉靖年造。桌上刻人物、山水、飞龙、舞狮”;“千佛洞右侧,还有睡佛殿两间,依山建筑,小式硬山布瓦顶,门南向,西间作龛,睡一石佛,头大、身肥,四肢短小,龛内南、西、北三面围绕几躯泥塑像,手法不佳,均都残破……千佛洞左侧立有石碑,是嘉靖三十五年重修碑,内记'是洞内起自大宋元祐三年,有一贤德僧名子行者,讲经论道而有志于沙门之教,舍欲离尘,乃寻乎寂湛之处,忽游到井陉县南界大化之乡南障城村,四顾多山,更无寂湛,唯此□□,于是引一乡善士同力造修,各舍赀财,刻勒圣像,号名曰'弥勒千佛洞’。然自宋迄元历数百年之久,其间修否未可考也。”因而将该寺始建时间定为宋代。

1956年河北省政府公布千佛洞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时,首拨款维修洞内。经过“文化革命”,洞中将近三分之一以上的造像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洞门也已残破。现所谓“汉白玉佛座”,嘉靖时雕造的石桌、重修碑以及睡佛殿“睡佛”,俱已不见。1982年省政府重新公布这座石窟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以后,井陉县陆续进行修葺,并加强了对古石窟文物的保护措施。在千佛崖山底公路西侧建山门一座,筑围墙160余米,修起从山门到洞口的石台阶1000余级,栽植松柏千余株。

仙云洞

梁 俊

仙云洞俗称吊北岸、狐仙洞,位于井陉县城南12公里甘陶河东岸。在南北长约1000米、高约800米的悬崖峭壁上,现已发现四个溶洞。其中狐仙洞距地面约200米,洞深400多米,洞内上下左右又有小溶洞六七个,深者几十米,浅者数米。这些溶洞有的相互连通,有的洞中有洞,有的形成“楼上楼下”的奇观,状如山中迷宫。洞中曾发掘出多具古人骨化石和宋代古币、古饰品、炊具等,相传曾有人居住过。距狐仙洞北约200米处,还分布着三个溶洞,其中名曰天瓦罐、地瓦罐的两个洞一上一下,因形如瓦罐而得名。洞口狭小,仅可容人,洞内宽敞,可容数百人。另一洞曲径通幽,需攀援而入,故称通天洞。三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石幔如瀑似幕,置身其间,恍如进入地府龙宫。在溶洞外的峭壁上有一天然平台,相传为三国名将赵云学艺练兵处,原有祠庙遗迹尚存,石壁上雕刻的“赵云古祠”四篆字仍清晰可辨。置身悬崖峭壁间的平台上极目四顾,但见烟云缥缈,村落隐约,群山逶迤,陶河如带,此情此景令人荣辱皆忘,恍然有离尘出世之慨。

仙云洞历史久远,传说颇多。相传洞内曾住有狐仙,普济仓生,治病疗疾,惩恶扬善,智慧无穷,为北京同仁堂药店的鼻祖。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周围村民皆云集于此举行祭祀活动,此风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仙云洞新建的跨河铁索浮桥,全长300米,距地面10多米,人行其上,左右摇晃,但有惊无险,颇多雅趣。另外绝壁栈道、攀崖云梯等景观亦为北方罕见。此景区由蒋家村蒋林科投资开发建设,已投资200多万元,目前尚在建设,日臻完美。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井陉旅游探险、观光度假的又一胜地。

诗人王俭庭写诗赞曰:

天开一窍洞连环,说尽沧桑若许年,

世人不解此中意,一任玄狐醉化仙。

九石洞

安五生

九石洞又名九连洞,位于井陉县城北孙庄乡西元村对岸的石崖上。前有碧波荡漾的冶河水,后靠悬崖叠峰的青凤山,距县城15公里,宜沙公路在洞顶穿山而过,隔河对面是井平公路。

九石洞是一个嵌生在悬崖之上的白云岩溶洞。此洞有9个口,深浅不一、大小不等。主洞口宽10米、高约3米、深30米。据[民国]《井陉县志料》载“洞有二,新一旧一。旧洞已无金石可考,未知何年开辟。洞形奇特,上下四周均系磐礴广大之岩石层叠而成。地颇平适,凹凸尚少。顶多岑峨而参嵯。环顾岩壁岷齶特甚,嶙峋坎坷之处,举目皆是。且三步一窍五步一窦,伛偻而入,均窅冥纡曲,莫能穷其究竟。盖支谷纷岐,幽邃过甚。当地住民恐中有毒虫,故无人敢到底探视。然为状虽不规则,而结构出自天成,特具一种妙趣。且容积宽阔,足有八九间房屋之大”。进得洞里犹如进入迷魂阵一般,若不留神,误入岐途,情急中,管叫你一时间难以找到洞口。洞内虽是幽暗,而近口处阳光可人,较为明朗宽阔。新洞系上世纪20年代发现。开凿虽用人力,而生成实为天然。当初庙主范氏思虑,旧洞位于危崖峭壁之间,距地足有五、六丈之高,下临波涛翻滚的冶河,且沿岸未设石栏保护,唯恐来往行人不慎跌落崖下。故此在洞北数十步处凿岩取石,用以建造石栏。天赐良机,掘石当中,竟意外地劈出了三个椭圆形洞口,其内皆填以黄红砂土。掏尽砂土,其中果系一庞然石洞。容积比旧洞更大,而玲珑奇特,亦非旧洞所可比拟,且有坚硬如石之天然土柱(实为溶岩石柱)遍处森立,直径粗的一米开外,细的亦约二尺有余。有大小不等之哈巆窟窿棋布岩壁。其奇巧天成,实与蜂房无异。新洞挖出,遂在洞口前方建抱厦三间;又在岸边筑玉皇阁一座。阁下砌以石磴,以利往来;后在阁前半山腰处塑灵官像二尊。功成之日开光,演戏三日而贺。前来顶礼膜拜者,日以万计。经此点缀,更增其佳色。较之昔日单纯天然之美者,真不可同日而语。自此,遂名旧洞为“南洞”,新洞为“北洞”,总名“九石洞”。

九石洞无古碑记载,现存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修建庙宇之功德碑二通。据西元村村民传说,九石洞建庙并非久远,大约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任庙主是本村未婚姑娘赵氏,(名字不祥)因其辈分较大,村里人都唤姑姑或老姑,20余岁出家到九石洞单竖一位王母圣像, 故称王母娘娘庙。第二位庙主是从平山县出家修行的寡妇名叫福莲。自此以后,来九石洞进香的人日渐增多。尤其在平山一带名气很大。九石洞背靠的“青凤山”(当地无此山名)即是福莲与平山香客冠的美妙山名,流传至今。每年仍有不少来自平山的善男信女进香施舍。第三位庙主是获鹿县出家来的寡妇范云林。范氏娘家张营村,婆家大郭村,60岁守寡来到九石洞。新洞(北洞)、石栏、三间抱厦、玉皇阁等重大工程,均系范氏主持所建。把一个王母小庙扩建成一座以王母、玉皇和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为主,包括药王、眼光、灵官等诸多神位的大规模庙宇,招来了井、平、获、正、元、赞诸县及山西等四方香客,范氏功不可没。从此每年春秋三月三、九月九两次庙会,每次为期三天。届时庙前搭建牌楼、戏台、锅灶。周围元村、威州、孙庄、冶里、防口、洛阳等不少村庄的社火、戏班、旱船、拉花、跑驴、杂耍等民间文艺团体齐集九石洞前举行盛大庙会。白天庙外彩旗飘扬,人山人海,庙内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香烟缭绕,盛况空前;夜晚庙里庙外灯火辉煌,通宵达旦。

范氏为人善良耿直,与附近各村村民关系甚好,人们都尊称其“姑姑”。即使平时进庙看望、求神拜佛者仍然络绎不绝。范氏在九石洞安度了晚年。1958年96岁高龄时寿终正寝,葬于洞北空地,每年都有其子孙及当地村民到坟上祭典烧纸,至今仍续之不绝。

九石洞深幽奇幻,方圆不足一公里内,有孙庄村洪门寺古刹,河西村龙门寺古刹,冶里村贾良田、贾良图烈士纪念碑亭,孙庄村“华北育才学校”遗址与之相映成辉,近年来孙庄乡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景区已得到绿化;如今,九石洞前,水上置有游船,水边开设垂钓场,附近建起餐厅、停车场,打造了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观光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诗人于建钧写诗赞曰:

峭壁孤崖别有天,通幽一窍九连环。

涤尘遣虑逍遥界,尽在台山冶水间。

朱砂洞

范文魁

朱砂洞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中,有两个洞口。两洞洞口同处在一条狭窄的山沟中,呈南北正面相对。距离不过45米。为了区别,当地人分别称它们为南洞、北洞。

传说,这是王母娘娘的两个藏宝洞,内有朱砂、银汞等宝物。因此,洞内暗河、深潭,不辩深浅,大洞小洞,相互联环,扑朔迷离,险象丛生。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都曾深入洞中,涉险取宝,不少人竟未能走出。

1958年,国家地质队一行6人曾进洞探宝,不获而归。听他们讲,进洞后手电只红不亮,还不如点麻秸火。又说,在洞内遇到一条大河,过不去了。

1970年,有当时住在朱砂洞村施工的胡仁村青年杨味堂等,曾6次钻入这两个洞中游玩。听他讲,每次进洞的路线都不相同,洞内是大洞套小洞,四通八达,哪儿都可以钻,哪都没钻到尽头。只得记准路线,作准记号,不然就出不来了。他在钻北洞时,就多次发现已经朽烂了的人股骨,手一抓,都碎了。北洞洞口有大门口那么大,高宽分别约2米。一进洞是个空旷的“大厅”,像个戏楼台一样,可容100多人。“大厅”的东北、西北、东南分别有三个洞口,其中,东南那个洞口很浅,里面铺着草,像是有人住过,另两个洞可以钻。他是从东北角那个洞口钻进去的,进300米,又有三个口,作准记号,拣一个钻,钻不远,就见又是一个大厅,有两间房子那么大,厅内上上下下有六七个洞口,再作好记号,拣其中一个钻,不远又是一个大厅,只有不足一间房子那么大,又有四个洞口。怕记不准路线,才往回爬。杨味堂讲,他钻北洞共三次,每次走的路线都不同,但大洞套小洞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1970年,有部队上一位营长来北洞,临入洞时,告诉勤务员在洞口等待,10点钟出洞返回。结果到了11点时,人还没出洞。勤务员害怕,到村里叫人进洞寻找,出动了100多人手拉手进洞寻找。找到他时,他正在离洞口不远的一个地方摸索。

据朱砂洞村老人李润讲,他十几岁时,曾跟随大人进这个北洞游玩。进洞不远,遇见一条大河,大人们淌水过去了,没让孩子们过。到1970年时,因缺水,曾有一位技术员小周深入北洞找水,并已作出规划,从北洞中,把那条地下河引出来。当准备就绪,再进北洞后,却再也没能找到那条河。人们分析,可能是地下河断流,也可能是洞内扑朔迷离,没能找准位置,不管怎样,反正几十年来,没有人再找到那条地下河。

另据朱砂洞一青年讲,进入洞口大厅后,先从西北角那个洞口往里钻,约4米,分为三岔口,旁有两巨石,颇似雄狮、猛虎。在三岔口往左转,匍匐前进,约10米,见光隙,但因缝隙极小,人不能过,退回至三岔口处。再向右转,洞顶变高,通道渐宽,向上爬一段缓坡后,见一侧洞,再爬一段下坡,遇一三岔口,洞壁上有粉笔划的箭头指向左侧洞口,返其道而行,右转至一狭长夹道,前进约20米,复折回洞口大厅,原来走了一个大循环。考虑北洞内况不止于此,于是复回身从大厅东北角洞口钻入,洞壁上多有前人用粉笔所作的箭头,按箭头方向前进约150米,似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间或有较宽绰处,亦不能容二人并行。走廊两侧,不断发现其他侧洞洞口,共有11个。行至200米处,为一又高又敞的大厅,大厅底部呈一个陡峭的大坡, 坡长约5米而落差约3米,坡既不平,且有胶泥,再往前爬,巷道渐窄,前行50米,遇到水,堵满了巷道,不能前进了。复到200米大厅处,向右看,有一木牌,上书“仙人桥”三字,近前细看,是一洞口,洞口很低,进此洞时,必须从洞口处的一块悬空的长条石上爬过去。长条石形状像桥,因此叫仙人桥。仙人桥分为上下两个洞口,仍从上层洞口匍匐爬入,行约8米,方见一大厅,直起身子。大厅约一间房子那么大,有三个洞口,顺斜下方的一个洞爬约1米又见一处宽敞的大厅,因找不到指示性的箭头,原路返回。到200米处,再退出北洞。计算时间,整整用了两个小时。

关于南洞,听李润讲,日本鬼子扫荡时,他们几个人钻入南洞中躲藏,在洞中走了很远一段后,才拣了一个小洞口钻进去。进去后,用被子、石块把洞口一封,在里面蹲了一天。同行的伙伴中,有两个没进这个小洞,往前钻了整整有半天的时间,估摸怎么也有十来里路,仍没有探清洞子的尽头,只听得前面有呼呼的风声,不敢往前钻了,才退回到这个小洞中来。李润还介绍说,南洞原来的洞口没这么大,是上世纪80年代为开发旅游才放炮拓宽的。原先一进洞口,往左拐不远是一个高坡,坡上全是胶泥,很滑,老百姓把这里叫三间楼。再往上是一个大水潭,像个锅一样,直径约5米,人们只能顺着水潭右边小心地走。老百姓把这里叫“锅沿”。顺锅沿往前走5米,向前有夹道可行,但向右方也有一个洞口,洞口不大,人得猫腰才能进去。过洞口不远,下坡,即可见一个很宽阔的大厅,能容200来人,地面也较平。厅中有一条河,水还不小。老人们说,原先这条河上曾有过一个简单的木桥。当地人叫这个地方为西河滩。按当年开发旅游的计划,曾想把西河滩开辟为舞厅。于是村里组织力量炸平了三间楼,炸没了“锅沿”,意图是修平通往西河滩的道路,但路修通后却再也找不到通往西河滩的那个洞口了。然而在放炮施工期间,施工者却挖出了一个铁炉,炉子直径30分,高50分,上部是个锅,下部是灶,估计是炼银汞用的。90年代,县旅游局出资6000元,费了很大的力,寻找西河滩但没找到。就在那次放炮施工不久,有石家庄市一位芦姓企业家,曾拉着许多电线等进洞探宝,找到一块一百多斤重的银矿石,很高兴,以后又找了几天,电线不够了,才回石家庄,没再来。

洞口现在装有高大的铁门。打开铁门,是一个可容五六辆卡车停放的大广场,“广场”高12米。“广场”左侧是进入南洞的通道。站在“广场”上,顺着通道往里看,极像城镇里一条宽断的大街,街宽约8米,长约30米,有两个洞口,因无标志,未敢擅入。李润讲,这是上世纪80年代村里组织拓宽的。“大街”尽头是个三岔口,方向不同的两个洞口都可钻入,都有当年架设的照明电线。顺着右侧洞口,跟着电线前行约200米,有一池水,不得过。在这200米中,所过大多是仅可容一人弯腰行走的窄道,两侧的洞口约30余个。为了探奇,拣其中的两个分别钻了一段,其中右侧一个洞很矮,是爬着进去的。约爬了20米才能蹲起来,再爬5米,是一大厅,有洞口三个,不敢擅入,退了回来。另一个洞口高一些,有人行痕迹,前行约10米,遇两个洞口,顺一个洞口继续往前爬,越爬越低,以至无法前行,然而指示前行的电线却明明就在洞顶。这可能是洞中过洪水时,泥土把洞口封住了。

因洞中套洞,洞口很多,返回时极易迷失路径,到处都有洞口,不知钻哪一个对。1972年时,朱砂洞村几个中年人钻入南洞,返回时,丢了一个,大家返回洞中寻找,大声呐喊,最后才用一条绳子从垂直向下的一个洞口把那个人拉上来,谁也不知他是怎么钻下去的。

诗人贾默《探朱砂洞》诗写道:

水绕青封飞鸟啼,问津老叟说离奇。

小桥尚待武陵客,始信桃源过洞溪。

古人讲,世界上的宝贝都藏在深山险洞中,非有心地虔诚、不怕艰险的人才能找到。朱砂洞村人则对人讲,进洞后,不管见到什么宝物都不要带,不然就走不出来了。多少年来,究竟有没有人从洞中取出过宝物,朱砂洞村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年间,黑水坪村建了一所关帝庙,村民印喜全神前许愿,进朱砂洞取朱砂,为关公涂朱砂脸。于是背一个褡裢钻入北洞,很顺利地找到了朱砂,满满装了一褡裢,兴冲冲往洞外走,不想所带麻秸火已用完,难辩出洞路径,于是抓一把朱砂扬起,产生一道亮光,借此可前进一段,待走出洞口时,整整一褡裢朱砂扬没了。回村后,扫了扫褡裢布缝中的朱砂,恰好涂了一张关公脸。初步了解朱砂洞,可以这样说,朱砂洞内肯定有宝,但任何一种有益于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发现,无不是那勇于探索、敢于探险的人们历经千难万险,不懈奋斗才得来的。朱砂洞内的宝物,等待着当代有志之士深入探测,进行开发。朱砂洞的真面目,有待人们进一步揭示。

老虎洞

范文魁

井陉境内的老虎洞有10多处,据说,都因住过老虎而得名。位于胡仁村西侧北柴沟的老虎洞,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上世纪40年代后的几十年里,来这里考查、凭吊、参观的人曾络绎不绝。尤其是70年代初,全石家庄市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各机关、厂矿及驻军单位的干部、工人、军人,都曾来老虎洞参观。现在,它是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据胡仁村的老人们讲,这里的先辈们是从明代迁此立庄的。当时,这里山林茂密,人们以砍柴烧木炭谋生。由于虎患不断,生活很不安宁。为了打虎,人们费尽心思跟寻老虎藏身之所,但始终没能找到。一日,范广和他的父亲范玉义上北柴沟打柴,正当两人各自猫着腰捆柴之际,不提防一只猛虎从范玉义身后蹿起,两只前爪搭在范玉义的背上,一口将范玉义咬死。范广奋力上前抢救,虽夺回了父亲的尸体,但老虎爬上北柴沟三角垴西侧一处悬崖后就不见了。他断定,老虎洞就在这座悬崖附近。

从此,范广潜心琢磨打虎办法。根据他亲眼看到的老虎咬他父亲时的动作特点,专门制作了一条两头装有铁尖的扁担,打柴时当作挑柴的扁担,平时当作矛头,专门练习用扁担扎目标的本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锻炼,范广手中的那条扁担就像龙蛇飞舞一样,眨眼间便能刺中身边任何一个哪怕只有核桃大小的目标。不仅如此,还可以仅凭感觉,头也不回地刺准来自身后的目标。一日,范广又来到北柴沟三角垴附近打柴,当捆起柴禾,正猫腰用扁担往柴捆子上扎时,忽觉背后风起,不及回头,憋足力气,攥紧扁担,凭着感觉,照准后方目标猛力一戳,半截扁担恰好从老虎口中捅到老虎腹内。从此,胡仁村除掉虎患,人们过上了安宁日子。

老虎被打死后,范广和村民们爬上悬崖,寻找老虎藏身之所。发现老虎洞位于那座悬崖的半山腰中,洞口以下,距坡面约3米多高,是陡峭的岩壁,洞口上至山顶又有十几米高的峭壁,洞口以外,恰有两块巨石交叉状将洞口遮挡。人们站在远处,看不见洞口,爬到近处,也只见巨石,难见洞口。老虎洞洞深约为40多米,分为三节,均为石灰岩溶洞。第一节是一段8米长的甬道形直洞,高约2米,宽80分,每当下午,西落的太阳可透过洞口直照洞中。穿过“甬道”,迎面是一个特别圆的圆形洞口,黑糊糊的,直径约35公分,恰容一人出入。钻过圆形洞口,是一高约5米、深宽各约10米的“大厅”,说是“大厅”,其实上上下下无一处平整之地。“大厅”左侧是一“高地”,徐徐向深处延伸,越来越接近“厅顶”;“大厅”右侧是一个大坑,约2米深,跳到坑底,见下面又有一坑,用石头向下扔,很久才听见回音。坑之左侧,有一石缝,人侧身才挤进去,里面又是一个“大厅”,这就是第三节。第三节“大厅”约8平方米,是一个呈下坡形势的坑,坡很陡,再往下面积越来越小。

北柴沟老虎洞,地处人迹罕至的深山狭谷之中,是现代文明基本不能及的地方。洞中一无奇石异景,但二无矿藏宝物,不过深、险、隐秘而已。然而,正是这一特点,使它成了上世纪40年代的一场骇人惨案的发生地。

1943年9月16日,日寇集中4000多兵力对晋察冀北岳区抗日根据地实行“大扫荡”。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七)“扫荡”南移至井陉路北根据地黑水坪、米汤崖、胡仁村一带。老虎洞所在的北柴沟因山深沟窄,洞龛众多,恰为这一带群众集中隐蔽的地方。扫荡一开始,北柴沟内各山洞、山龛、草丛中,隐蔽的老百姓即达800多人,其中,约200多人藏在老虎洞内。15日,日寇在北柴沟搜山,杀死大洛水、胡仁等村群众30多名,并将胡仁村范来来一家9口推下悬崖,造成5死4伤。16日,日寇继续搜山,用刀劈、枪打、石头砸等办法,杀死逃难群众40多人,另有5位妇女是被日寇点燃谷草活活烧死的。有目击者回忆说:日寇捉住她们,扒光衣服,轮奸后,推到火中烧死。日寇在北柴沟搜山7天,天天都有群众被杀。也有一些妇女儿童因冻饿死在山上。7天当中,逃难的老百姓白天藏在山洞或山龛中,吃不上、喝不上,晚上才能出来随便找点东西吃。

由于近200人连续几天从老虎洞中爬进爬出,老虎洞外原本杂木丛生的山坡上很快走出一条明显的道路,致使日寇很容易地就发现了老虎洞的位置。11月20日(农历10月22),日寇由汉奸带领来到老虎洞口,从洞中拽出几条破棉被,在洞口处点燃后随即离去。这次,熏死在洞内藏身的5岁男孩一名。当晚,有胡仁村范聚金冒险从敌占区的小作村赶到北柴沟,告说在老虎洞不能躲藏了,带领大家往敌区转移,随行的逃难群众有300多人。行至桃林坪翻越“日伪边墙”时,遇到伪军巡哨,除少数人翻过边墙外,其余大部分在天亮前被迫折回北柴沟。在一时找不到其他山洞或山龛藏身的情况下,又被迫钻入老虎洞中。11月21日(农历10月23)上午,日寇第二次来到老虎洞口,用刺刀逼胁,把洞内群众赶出。对男的一个个抽打,将一些年轻女子拉入洞中轮奸,并将妇女们的首饰搜夺一空,然后将人们全部赶入洞中,点燃了一支毒瓦斯,扬长而去。藏在洞中的150多名无辜群众,除胡仁村范羊羔一人幸免外,其余全部遇难。

据劫后余生的范羊羔讲,日军点着那个毒气弹后,起身就走。自己吸了毒气后就觉得头晕、燥热,便不顾一切地往外爬,恰好碰见半锅头天晚上人们煮白萝卜片剩下的水,喝了两碗,才觉好了些。在他之后,又爬出三个人,但一两天就死了。被熏死在老虎洞的群众身上的皮肉都烂了,连穿的衣服都朽了,手一抓就成一把灰。

这次大扫荡结束,老虎洞周围各村无辜群众被害者达一千多人。其中仅胡仁村就有74人遇难,7户绝嗣;大洛水村42人遇难,5户绝嗣;黑水坪村48人遇难,9户绝嗣;米汤崖村17人被杀。其余粮食被强,房屋被烧,牲畜被宰的不计其数。清理在黑水坪村被杀群众尸体时发现,除零散地死在路边、坡边、村边的尸体43具外,仅被日寇杀死后扔进井里、猪圈里的尸体就填满了三井两猪圈,达400多人。上个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在老虎洞洞口立碑一块,简述了老虎洞惨案情况,以铁的事实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斗志。

诗人贾默《老虎洞感怀》一诗云:

虎洞生寒涕泪多,苍岩犹记暴残倭。

哀声已尽耻难尽,弹迹易磨恨不磨。

积弱云深识孱鹿,图强壁固去沉疴。

东邻依旧狺狺急,万谷齐鸣义勇歌。

龙拱洞

陈生明

龙拱古洞地处井陉县城微水镇东南12公里处,坐落在南高家庄青云山麓。

据清雍正八年(1730 年)《井陉县志》记载:“龙拱洞在县东(今天长镇东)三十里,旁有龙神祠,亦土人祷雨处。”现存清嘉庆17年《青云灵雨志》碑刻云:“高家庄西南离村数武有山名曰龙拱洞,上有五龙圣母,自唐迄来代有敕封。”

龙拱洞俗称龙滚洞、龙居(驹)老母庙。青云仙山胜境殊异,峰峦耸峙,岩穴幽邃。龙拱洞冬暖夏凉,盛夏进洞探险猎奇,凉风习习;严冬进洞览胜观光,温暖如春。

龙拱洞历史久远,传说神奇。相传,很久以前,长岗村一年芳二八姓仇名英的女子,在老牛坑浣衣时,遇一道人要她代洗道袍。在她用牙僭上面的五条线头时,不慎那线头一含入口中便咽到肚里。从此仇英身怀有孕。爹娘觉得有失脸面,就趁深夜把她送到自家的马场青云山下,想让狼虫虎豹把她吃掉。不料想,仇英不仅安然无恙,还养育了青、白、黄、赤、黑五条小龙驹。小龙晓事后,一直追问其父下落,仇英无奈手指青云山哄骗幼儿们:“你家爹爹就在山里。”小龙驹寻爹心切,一齐对山乱拱,拱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山洞,龙拱洞由此得名。此洞幽深莫测,景物奇观千姿百态。据说早年间,有戏班子,数十号演职员进洞猎奇,因洞内忽宽忽窄,高低起伏不平,有暗沟深穴。结果一班人只出来一人。

五龙圣母庙建于青云山悬崖处,沿山径拾级而上,穿过山门便进入庙院。正庙坐东面西,现存庙祠中供奉五龙圣母及五位龙子圣像,北靠山崖离地三尺许,半悬龙拱古洞。庙东有一大洞为一处出口。当地久有五龙圣母布甘霖教唐王的传说。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奉敕重修五郎庙序》确载此事:“唐末赤帝施权,炎旱千里……霖倏降,帝感其灵,敕立神祠,谥曰龙居伍郎”。因“祈灵祷验,钦仰遍方”,龙母故里长岗村也为其建起青砖碧瓦、气势恢弘的五龙圣母庙。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三月廿九日接龙母,四月初四过诞辰,九月廿九送龙母回青云山,世代成俗流传。由此而兴起的“五龙圣母庙”连庄会热闹非凡。届时高家庄与长岗村商贾云集,邀亲请友,游人如织。庙会已演变为一个融氏族崇拜、图腾崇拜、文化娱乐、集市贸易、物资交流于一体的大型民俗节庆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