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技法讲座|印章章法分类(十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一种没有文字的图形印,前人曾称之为肖形印。这种肖形题材十分广泛,有歌舞伎乐、出行车马、宫阙、百戏、弄蛇、骑射、搏兽、力田、乘龙、骑虎等等,皆栩栩如生、非常有趣。其中表示祥瑞的图形如龙虎、鸾凤、朱雀、蝙蝠、鹤、龟、兔等则称为“灵”;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专称为“四灵”。古代的印人在治印时,将印文与四灵有机结合,把印文置于中间,把肖形“灵”布白在或上、或下、或印文四周、或印文两侧的地方,使之浑然一体,从而刻制成饰灵印章。而所谓有机结合,就是将印文作为主体,端庄大方、平正亮丽地布置设计在印中的主要部位,然后在印文周围饰以灵形,这些灵形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朱、或白、或方、或圆,与印文挪让伸缩、顾盼呼应、紧密相扣,两者相映生辉,使印文更为突出鲜明、更富有艺术性。印章所饰之“灵”,大都有头有尾,甚至有目有舌,它在全印中显得特别生动强烈,视觉上更是明了直接。这类形式的印章起于春秋,盛于战国、两汉,至汉末、六朝以后渐趋衰落,到明清时,文人印人才又兴起、重视起了饰灵印章。当人们打开印谱,欣赏饰灵印章时,定然会大吃一惊,它竟是那么丰富多彩。例如古玺“长幸”,呈外方内圆形式,四角饰了四个蝙蝠。古玺“日千万”,则呈外圆内方形式,周围饰了四灵,很是清俊雅致。而汉印“冯”与“印”,前者饰了单灵虎,注重块面性,给人以浑朴厚重感;后者亦饰了单灵,但注重线条性,呈现一种清峻素雅感。虽然这两方印章的图案只是单字单灵,但看上去却并不显得孤独单薄。古玺“王乐平”与汉印“段梦”“张春”等,属二灵印,“灵”饰在了印章两侧,与印文呈并列状,突出了纵向取势的效果。再如古玺“乘马安世”饰了三灵,不仅十分高超巧妙,而且非常古朴典雅。汉印“王年”则有点复杂感,印面上有宫阙、有飞鸟、有仙鹤,全印呈左右对称式,印文布白在中下方,宛若一幅精致小巧的画。明清时代的文人印,如巴慰祖的“巴予藉”、吴让之的“吴廷飏印”、董邦达的“儒臣文笔”、王懿荣的“天绘阁”等印章,皆运用饰灵法刻制,且既继承了传统特色,又呈现、发挥了富有个性的面貌,皆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佳作。总之,饰灵印章的“灵”与“文”配合默契、构图严谨、沉郁浑厚,表现手法自由奔放。其中“灵”的造型准确洗练、着墨不多,但各具特色、精湛传神,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我们正好利用这些丰富深厚的艺术资源,肇启后学、开拓创新,将篆刻艺术发扬光大。
中国古玺图形印在章法设计时,可以用动物、四灵饰在印文周围,称为印文饰灵法。此外,还可以用各种花纹、图案饰在印文周围,作为印文的补充和映照,同时起到烘托、装饰、增加趣味、强化视觉效果的作用,这种章法设计称为印文饰纹法。如汉印“日幸”,外方内圆,朱文白文相间,印章中间之印文呈圆形,方与圆两道边栏之间还加了四个圆点,这种线与点的纹饰使印章别具风味。古玺“王斋”,圆形朱文边栏内饰以方形边栏,在方圆隔水之间加了四条白文短线,很有特色。而“昌”字汉印,则采用了多个圆形组成了一个“圆”的世界,呈现了非饰纹印所达不到的审美效果。“李长息”印采用植物叶状花纹设计构成。再如“次并之印”,除朱白圆形边栏外,在印文之上又加了界格,而界格与边栏隔水之间,又设置了带钩钮式纹样。“王土”“长陞”等饰纹印,它们的花纹错综复杂,由线条和小巧的图案构成,其所占面积比印文更多一些,故这类印章在章法设计时,印文与花纹必须同步考虑构思,做到统一和谐、相辅相成。印文所饰花纹的形式,从上述印例可知,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合理变化、在于巧妙构思,它不仅可以用植物枝叶、几何图纹以及各种各样的粗细线条组合,而且可以将诸多生活中的用品、物品的图形艺术化后入印。此外,还有一些异形图纹,如心形、网形、钱币形、古兵器形等,皆可作为印文饰纹用。笔者想要提醒注意的是,在刻制这类印章时,不能过于花哨,应以简洁、明朗为主格调,以妍丽多姿取胜,如此,方能表现出印文饰纹法印章特有的清峻、典雅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