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
韶关地处粤北,与“湘”、“赣”、“桂”三省交界,北有梅岭古道,是沟通华南与华中地区的咽喉要塞。韶关素有“客家第五州”之称,客家人主要聚集此地。这里的客家人生活习性、民居民俗与闽西、赣南、粤东的客家人大同小异,都坚守着“硬颈精神、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主流文化,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
作为古代交通咽喉的韶关地区,古道纵横,且古道沿线有很多著名的特色村落。其中,石塘村便是位于粤北韶关仁化县西南面的古村落,村庄周围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村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继明洪武年间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算起,石塘村已走过了640年的风雨春秋,史称“千家村”。这里风光纯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村里中举人、进士,为官至仕者有9人;民国时考入黄埔军校的有6人;还有与傅抱石、徐悲鸿大师等齐名的现代抽象画派先驱李仲生。
古韵悠悠
傅抱石
徐悲鸿
石塘村街巷众多,曲折复杂,纵横交错,其形态与周边山水自然肌理、农田田垄完美融合。村中主要街巷设有闸门,不少街巷仍保留卵石铺地,整体风貌现状保存较完好。石塘村的传统民宅大都是青砖马头墙的徽派建筑,而房内梁架藻井的结构形式,却带有浓郁的闽派风格,其中的夯土泥砖房屋,又具客家建筑的特点。村中现存的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与闽西、粤东的客家土楼不同,石塘古村宅院多属于徽派建筑,由青砖青瓦砌成,高墙飞檐,古朴典雅。
街巷众多
鹅卵石铺成的古巷
漫步古村,随处可见的古屋老巷、陈风古韵,让人仿佛来到一处深藏的隐世村落。石塘村共有古建筑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范围内历史较悠久、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
石塘村传统民宅
在石塘村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始建于1895年的双峰寨,双峰寨又名“石塘寨”,始建于光绪已亥年(公元1899年),历时12年于1911年建成,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是石塘村的地标式建筑之一。双峰寨位于石塘南面的村口处,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敦实坚固,用石灰石、黄糖、桐油、石灰加河沙以及青砖堆砌而成,墙基最厚处有1.7米。双峰寨设计非常有特色,建筑墙壁上的石灰石大小不一,各炮楼的边角都呈梯形斜直状,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墙的厚度也有所差别,各楼可随便上下,通道畅通。
双峰寨
这座英雄堡寨,在大革命时期曾上演了震撼岭南的“双峰寨保卫战”,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战士很多,目前统计光是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达201人。1978年以后先后被列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双峰寨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塘村民是一个富有浓厚地方民俗特点的粤北山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风俗习惯,注重春节、元宵、清明、中秋、冬至等传统民俗节日与活动,特别是中秋节期间,当地流传唱月姐歌的习俗。月姐歌是石塘村流传下来的独特民间艺术。古时为石塘妇女在中秋节期间以石塘声(土声)演唱。在演唱前,妇女三五成群汇集一起,设置“月姐歌坛”,从农历七月初一或八月初一唱“接月姐”歌开始至中秋节午夜唱“送月姐”歌结束,时间持续一个月或一个半月,有近三十首不同的曲调,彼此唱和,歌者之间斗歌也用此类曲调。月姐歌是石塘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主要传统节日曲艺,现正申报历史文化遗产。
淳朴的客家人
农妇们在祈福“接月姐”
月姐歌
石塘村历来有酿酒的习惯。石塘米酒(也叫石塘堆花酒)历史悠久,以石塘村地下井水酿制,是石塘村历史上的三大经济来源之一(石塘米酒、石灰和煤炭)。据村民口述,光绪年间,石塘村有酒庄80多间,三角街商业街有卖酒小店30多间,乐昌、曲江、仁化各地都来石塘赶墟兑购米酒。
制作石塘堆花酒
酿好的堆花酒,满屋酒香扑鼻
堆花酒,可不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