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

大岭村原名菩山村,邻近村民都爱叫大岭村为“千年古村”,因为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据了解,大岭村有陈氏开村和许氏开村两种说法。陈氏原籍江西,第三代孙遗庆公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大岭开村。另有记载:大岭村的开村主为广东始兴郡皇后之父许氏,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从南雄珠玑巷逃至大岭开村繁衍。

据族谱所载:小小一个大岭村竟然出了1个探花(清代),34个进士,53个举人,9品以上-有100多人,实为罕见!其中,永思堂(村民俗称花园)一门,自柳源堂二十三世孙陈仲良中了清代举人之后,其后人又出了一个进士,两个举人。

大岭是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现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这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难得一见的。大岭村背依菩山;三面环玉带河,各式古石桥跨于河上;古塔立于村西南角;祠堂、门楼、牌坊、麻石巷、古树、蚝壳墙等在村中皆可见。

有480多年历史的显宗祠是大岭陈氏九世祖祠,从结构和建筑风格上进是一座典型的岭南祠堂。最受专家注意的是,显宗祠正门口左右石鼓墩上飧着的两个西洋小孩。一位老村民说,听祖辈说镌上两个西洋小孩,是因为初建及重修宗祠时人们已经开始接触西洋文化,当时闭关锁国还不严重。有村民则说,中国各朝代人物都雕刻在檐上,意指高高在上,西洋小孩则刻在只有半米高的石鼓墩上,意指低下的意思。

在村西显宗祠门前玉带河上,有一座番禺最古老的石拱桥龙津桥。它建于康熙年间,是由红色砂砾岩建成的一墩两孔拱桥。桥墩两侧有较罕见的分水脊,既防止船只冲撞,又可减少对桥体的冲击,十分科学。龙津桥栏板上的明代风格的卷草图案和暗八仙法器图案,其中北侧西端一方栏板,镌有一西洋人形象,作捧盘跪献的姿势,更显示了大岭村的独特之处。

在龙津桥一侧,耸立着始建于清光绪十年的大魁阁塔。高20余米的大魁阁塔是三层楼阁式的六角形砖塔,花岗岩和白林石基座,双隅水磨青砖塔壁,它表明当时大岭村大兴文化之风。

大岭村村落中主要为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建筑,多处运用灰塑、砖雕、石雕等传统工艺,是广州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广东省名村。

交通:大岭村的交通不算特别发达,但也不算太糟,可以乘地铁4号线到石基站下,然后换乘番126路,在大岭村站下。乘地铁3号线在番禺广场站下,同样可以换乘番126路,该路公交车往返于番禺中心医院与清华创新科技园之间。番128路也可以到达大岭村站,该线路从莲花山车站开往化龙车站。有心人游完莲花山后,如果余兴未尽,可以乘番128路顺道前往大岭村。

陈氏大宗祠堂号“柳源堂”,是要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江西柳溪,那儿是大岭陈氏的源头,也就是“郡望”,宗词大门对联也寓意“柳源”。
祠堂始建于宋朝,是为大岭村陈氏开基祖遗订公而建,在该村有着最为重要的历史及社会地位,2001年重建,位于村头,占地300多平方米,门前广场民1250平方米。陈遗庆高祖陈彦约曾在北宋时期任南雄州教谕、保昌县尉,祖籍江西省泰和县柳溪乡古井巷,为广州凤翔陈氏入粤始祖。
建于南宋的陈氏大宗祠“柳源堂”,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门口广场东侧竖立5对旗杆夹,全用白麻石砌成。
禁约碑。柳源堂公禁碑的碑文是当时为维护封建社会地产私有制所订出的规则禁条。“公禁碑”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权、族权的一个侧面体现,是中国封建统治政权的一个缩影。
许氏宗祠。许氏原籍浙江省,绍兴府,许氏女珠玑巷封皇后,国舅调派广东南雄为官,皇后回乡探闲,被太监诬陷串同其兄作乱,遭来横祸,不得不远走他乡,辗转到大岭居住。许氏原来建有祠堂四间,因屡遭乱乱而荡涤无存。现在看见的许氏宗祠是公元一九九九年重修的。
沙井气建于清朝乾隆丁酉年(公元一七七七年)。它用花岗岩白麻石砌成的,井深3.3米,水深约2.5米,井水源源不断,取之不尽,可供应附近几十户人家饮用。因为水出之快如出气,所以叫“沙井气”。权民平时叫做“沙井气”。井水水清澈,冬暖夏凉,冬天时井里还冒白烟。用井水泡茶很甘香,更为奇怪的是用沙井气的水煮的饭,即使是在大热天,隔夜饭也不会变质。这是它与附近其他井井水完全不同的地方。
集义门,建于一九一二年。“集义门”三字由当时大岭村存在陈惠文馔并书。集义门原来向北,是进入大岭村许地街的两层更楼,周围有围墙和射击子民,起着保卫大岭村的作用。“集义门”喻意,进入此门的人一定要积善,言行符合良知,遇事会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两塘公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大岭村陈氏八世祖祠。先祖名为两塘,故名两塘公祠。总体本进三楹结构,公祠占地面积1686平方米,座东北向西南。两塘公祠最大特色是,它们的外墙以密密麻麻的蚝壳墙整整齐齐地垒就,墙身高九公尺,墙体厚厚,至少有蚝壳十吨以上,气势宠伟令人赞叹。
两堂公祠正门开阔,雕梁画栋,以灰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进行装饰。祠堂正门门额题书“两塘公祠”,左右各联“颍川世泽,大岭家风”。
大岭村上有好多蚝壳屋,这种屋子正是这里的特色。蚝壳墙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还能防盗,想翻越蚝壳墙,非得割到损手损脚不成。
蚝壳墙,据说蚝壳墙是有竹蚝壳拌上黄泥,加上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有隔音的效果,而且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坚固耐用,十分适合岭南的气候。
大岭村两塘公祠、朝列大夫祠的蚝壳墙建于明朝,距今五六百年历史。
菩提榕
菩山第一门。大门楼是防御匪盗打劫的重要关卡。菩山第一门就是其中一个。菩山第一门,楼高约9米,上下两层,下层有大门,可关闭;上楼设有楼梯布上,上层设有枪眼用于观望和射击。一遇匪资来犯,守楼者立即鸣锣报警,村中青壮年人便迅速手执刀枪棍棒出来护村御敌。
朝列大夫陈公祠。按明朝惯例,官居从四品授朝列大夫,开授朝议大夫,清朝从四品概授朝议大夫。朝列大夫陈公祠又名及斋祠,始建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8年)。及斋祠供奉的神主,陈及斋,字昊贤,是大岭陈氏第十一世祖,明朝泓治乙酉年举人,充南京国子监博士,擢临江府通判府事,升漳州府同知,诰授奉政夫人,进阶朝列大夫,故称大夫祖。
接龙桥。每年端午节,为了迎接附近乡村赶集“串门”的龙舟,大岭村就在玉带河的涌口之处建了一座新桥,曰“接龙桥”,取“迎接龙舟”之意。全桥用白色花岗岩石砌成,所以俗称白石新桥,始建于同治年间(1862至1874年),此桥早几年残缺严重,2007年12月后修葺一新,桥长20米,宽2.9米,跨度6.3米。单孔拱桥,呈东北向横跨玉带河,桥面由23块花岗岩条石铺设而成;东北两岸各设有休息台,每个休息台面各铺7块长石花岗条石;登上休息台,再上8个台阶就登上了接龙桥。
贞寿之门,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坐北向前,为三间四柱三门楼石牌坊,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牌坊正面门额阳文正楷刻“贞寿之门”,落款“光绪癸已年仲秋谷旦”。横额正中刻有“圣旨”二字。左门横额刻“同享“,右门横额刻“百龄”,左右四柱分别刻有对联。牌坊北面中间石额亦刻“贞寿之门”,上款“光绪十九年癸已秋八月”,下款“赐封文林郎陈达华之妻、妾,赐封七品孺人陈蔡氏、陈冼氏立”。每幅对联的落款人都有印章。癸已年牌坊于2002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三还庙前悬挂着族人供奉的香火,沿庙两仙百步祥石级而上,还有第二座、第三座,一样供奉着菩萨,也许正因为如此的结构,才叫三还庙。1992年由乡亲捐资重建三还庙。三还庙为表彰姑婆贞洁。毋忘其恩典,流芳百世而建,并供奉洪圣、观音、文殊菩萨,供村民参拜,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显宗祠”,又名凝德堂,是陈氏九世祖祠,清乾隆辛酉(1741)重修,占地1632平方米,匾额是明万历甲辰(1604)进士,巡按御史王命璇题书。
该祠为三进两天井结构,头门四层莲花斗拱,山墙有砖雕,梁柱以木雕装饰,在缠枝花图案中穿插有鱼、虾、蟹等。
龙津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千年古村大岭村。建于康熙年间,是由红色砂砾岩建成的一墩两孔拱桥。桥墩两侧有较罕见的分水脊,既防止船只冲撞,又可减少水对桥体的冲击,十分科学。龙津桥栏板上的明代风格的卷草图案和暗八仙法器图案,其中北侧西端一方栏板,镌有一西洋人形象,作捧盘跪献的姿势,更显示了大岭村的独特之处。在龙津桥一侧,耸立着始建于清光绪十年的大魁阁塔。高20余米的大魁阁塔是三层楼阁式的六角形砖塔,花岗岩和白林石基座,双隅水磨青砖塔壁,它表明当时大岭村大兴文化之风。
龙津桥是一座古老的桥,建于清康熙年间,由红色砂砾岩砌成,一墩两孔,横跨在玉带河上。桥面两侧各有16条望柱,15方栏板,刻着卷草和暗八仙法器图案,在北侧西端一方栏板上镌有一西洋人作捧盘跪献的姿势,更显独特。
大魁阁塔。远望此塔犹如一支“文笔”耸立,龙津桥就似一个笔架,旁边一条鱼塘似墨砚,历史上记载原名就叫“研墨池”,曾有诗云“大魁阁塔似笔,倒写天下文章”。
这座三层阁式砖塔,坐干向巽兼辰戍三分,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甲申二月初六兴工,同年七月十十六落成。一座村中文塔,自上而下三块匾额由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同是为之词也是罕见,大岭村的文塔正是这种罕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