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丰湖书院山长徐旭曾《丰湖杂记》——客家学开山鼻祖
客家,汉民族的一个支系
客家先民自秦以降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累徙岭南
拓荒百越,播衍神州,遍布五洋
关于他们的故事,始自千年以前
广东丰湖书院山长徐旭曾的《丰湖杂记》《丰湖杂记》是中国系统论述客家历史文化的开山之作,被不少学者誉为“客家人的宣言”、“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有着广泛的而深远的影响,200年前的清朝进士徐旭曾准确把握和分析社会矛盾,从长达半个世纪的广东土客械斗事件中率先提出了客家族群的概念,对客家身份和客家族群特质进行了科学的建构和全面的描述,并整理成《丰湖杂记》,后人对客家研究的论述,均沿用了该书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徐旭曾因此被客家学术界尊称为客家学开山鼻祖。
《千年足迹》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哲学问题
作为一个族群
客家人也在不断地探索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千年足迹》以《丰湖杂记》的诞生和徐氏后人徐南平刻《丰湖杂记》纪念碑两个故事作为两条主线贯通全片,讲述客家这个族群跨越千年的历史足迹,以及客家人寻古探今的故事。
精彩看点以徐旭曾《丰湖杂记》的形成过程,串联“佗城开基”“客家民系形成”“湖广填四川”“客家宣言诞生”等客家迁徙大事件,讲述客家人在朝代更迭中的人事变迁、生存突围,展现河源客家古邑历史的厚重斑驳,揭示客家人文精神与中原正统一脉相承的渊源。
《丰湖杂记》,是两百多年前,徐氏先祖徐旭曾写下的一篇文章。文章不长,只有1300多字,但它却对整个客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丰湖杂记》是我国系统论述客家历史文化的开山之作,被不少学者誉称为“客家人的宣言”、“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广东丰湖书院山长徐旭曾的《丰湖杂记》
徐旭曾(1751年—1819年),字晓初,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兴隆村人。清乾隆壬戍科金牲榜72名进士、扶风知县、文林郎徐廷芳曾孙。
徐旭曾于清乾隆57年(1792年)中举人,嘉庆4年(1799年)己未科姚文田榜67名进士,授福建司,四川司主亊,后加一级奉政大夫。曾四任顺天乡试、京都会试外帘官。辞官归里,曾先后掌教广州粤秀和惠州丰湖等书院。能诗,颇得家学之传,风韵萧疏,五言短什尤见精采,与赵渭川、宋湘等客家诗人多有酬唱,著有《梅花阁吟草》。《惠州志·艺文卷》载有他寓惠时期的诗作多首。嘉庆13年(1808年)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时,他针对当时土客争斗事件向诸生论讲客家问题,后整理成《丰湖杂记》,是我国系统论述客家历史文化的开山之作,被不少学者誉称为“客家人的宣言”、“客家民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徐旭曾其父徐延泰、其祖徐廷芳均为清进士。现下车兴隆镇尚存祖孙三进士的“祖孙进士”石牌坊。那篇著名的《丰湖杂记》即载《徐氏宗谱》总谱·卷二,因其罕见,现全文辑录如下,供学界存览:
《丰湖杂记》
徐旭曾 博罗、东莞某乡,近因小故,激成土客斗案,经两县会营弹压,由绅耆调解,始息。院内诸生询余何谓土与客?答以客者对土而言,寄居该地之谓也。吾祖宗以来,世居数百年,何以仍称为客?余口述,博罗韩生以笔记之。(嘉庆乙亥五月念日)
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自宋徽 、钦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寄居苏、浙各地,迨元兵大举南下,宋帝辗转播迁,南来岭表,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举族相 随。有由赣而闽、沿海至粤者;有由湘、赣逾岭至粤者。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天不祚宋,崖门蹈海,国运 遂终。其随帝南来,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虽痛国亡家破,然不甘田横岛五百人之自杀,犹存生聚教训,复仇雪耻之心。 一 因风俗语言之不同,而烟瘴潮湿,又多生疾病,雅不欲与土人混处,欲择距内省稍近之地而居之;一因同属患难余生,不应东离西散,应同居一地,声气既无隔阂, 休戚始可相关,其忠义之心,可谓不因地而殊,不因时而异矣。当时元兵残暴,所过成墟。粤之土人,亦争向海滨各县逃避,其粤闽、赣、湘边境,毗连千数里之 地,常不数十里无人烟者,于是遂相率迁居该地焉。西起大庚,东至闽汀,纵横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属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 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是也。
所居既定,各就其地,各治其事,披荆斩棘,筑室垦田,种之植之,耕之获之,兴利除害,休养生息,曾几何时,随成一种风气矣。粤之土人,称该地之人为客;该地之人,也自称为客人。终元之世,客人未有出而作官者,非忠义之后,其孰能之?
客人以耕读为本,家虽贫亦必令其子弟读书,鲜有不识字、不知稼穑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古人“负耒横经”之教也。客人多精技击,传自少林真派。每至冬月农暇,相率练习拳脚、刀剑、矛挺之术。即古人“农隙讲武”之意也。客 人妇女,其先亦缠足者。自经国变,艰苦备尝,始知缠足之害,厥后,生女不论贫富,皆以缠足为戒。自幼至长,教以立身持家之道。其于归夫家,凡耕种、樵牧、 井臼、炊衅、纺织、缝纫之事,皆一身而兼之;事翁姑,教儿女,经理家政,井井有条,其聪明才力,真胜于男子矣,夫岂他处之妇女所可及哉!又客人之妇女,未 有为娼妓者,虽曰礼教自持,亦由其勤俭足以自立也。
要之,客人之风俗俭勤朴厚,故其人崇礼让,重廉耻,习劳耐苦,质而有文。余昔在户部供职,奉派视察河工,稽查漕运鹾务,屡至汴、济、淮、徐各地,见其乡村市 集间,冠婚丧祭,年节往来之习俗,多有与客人相同者,益信客人之先本自中原之说,为不诬也。客人语言,虽与内陆各行省小有不同,而其读书之音则甚正。故初 离乡井,行经内陆,随处都可相通。惟与土人风俗语言,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彼土人,以吾之风俗语言未能与同也,故仍称吾为客人;吾客人,亦因彼之风俗语言 未能与吾同也,故仍自称为客人。客者对土而言。土与客之风俗语言不能同,则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吾所客,恐再千数百年,亦犹诸今日也。嘉应宋芷湾检讨,曲江周慎轩学博,尝为余书:嘉应、汀州、韶州之客人,尚有自东晋后迁来者,但为数不多也。徐旭曾的《丰湖杂记》撰于清朝嘉庆乙亥二十年(即1815年),实为系统论述客家问题的始作俑者.
广东丰湖书院山长、 清嘉庆进士徐旭曾用一千余字的《丰湖杂记》对客家人的称谓、源流、分布、民性、语言、妇女、风俗等进行了论述。
翻译成现代文:
博罗(广东惠州博罗县)、东莞(广东东莞市)一些乡里,最近因为一些小矛盾,激化成土客械斗的事件,经过两个县衙会营(军官名)的镇压和年老乡绅的调解,终于得以平息。院里(丰湖书院)的一些学生问我说∶“什麼叫土与客?”我回答道∶“客家人,是相对于土人来说寄居在当地的一群人。我祖上迁徙到这里,世代繁衍了几百年,为什麼还称自己是客人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这篇文章是由我口述,博罗韩生笔录而成。嘉庆乙亥二十年(1815年)五月念作
今天的客家人,他们的祖辈是宋朝中原的衣冠旧族,忠臣义士的后代。自从宋徽宗被金军俘虏至塞北沙漠,宋高宗南渡长江,名门望族先后由中原山东,越过淮河渡过长江跟随朝廷迁徙,寄居在江苏、浙江的各个地方。不久元兵大举南下,大宋朝廷在各地辗转迁移,最终迁到岭南广东,不仅仅门阀巨室,连普通百姓也大多率族人跟随朝廷南迁。
他们有从江西经福建沿海到广东的人,也有从湖南江西跨过南岭到广东的人。他们沿途占据险要于元兵作战,甚至空手与元兵搏斗,其中全家被元兵屠杀覆灭甚至全族被杀殆尽的人不计其数!可恨老天不佑宋朝,宋军在崖山全军覆没,大宋朝也彻底宣告灭亡。跟随朝廷南迁,历尽万死一生而存活下来的大宋遗民,遍布南岭各地。
虽然为国破家亡而悲痛,但不甘心像田横岛五百壮士一样自杀殉国(田横不肯投降刘邦的汉朝以死殉齐国,田横的手下五百人听闻田横噩耗后,在田横岛全部自刎殉节),筹划著繁殖人口,聚积物力,向元兵复仇雪耻以光复国土。
因为风俗语言于土人不同,而且岭南瘴气弥漫潮湿不堪导致疾病频发,所以客家人素来不跟土人混居一处,而是选择距离内陆更近的地方落地繁衍;又因为同为患难兄弟劫后余生,不能互相离散,所以应同居一处,信息相通,才能互相照顾。他们忠义的精神,可以说不因为地域差别而有所不同,不因为时代更迭而有所改变!当时元兵残酷暴虐,经过的地方皆废墟,广东的土人,都争相往沿海各县逃难,广东福建湖南边境数千里地,基本都是数十里罕见人烟,于是客家人互相携家老小迁居此处。西起大庾岭东到福建汀州,山脉纵横蜿蜒,南岭南北两麓都是客家人落脚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福建汀州各地,江西南安赣州各地,广东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地,以及潮州大埔丰顺,广州龙门各地是了。
既然决定了落脚之地,于是客家人各个安扎住地,各自发展繁衍,披荆斩棘,修筑房屋开垦农田,种植粮食,耕作收获,发展水利绝除农害,休养生息,那种不畏艰辛重建家园的精神,形成了客家人今天的风骨气节。广东的土人,称呼这里的人为客,这里的人,也自称客人。整个元朝,客家人没有一个出仕为官,如果不是忠臣义士的后代,怎麼可能做到这点?
客家人以农耕读书为本业,家里就算贫困潦倒也要让族人读书,不识字、不知道农事的客家人极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遵从古人“从农事读经书”的教诲。
客家人一般精通武艺,传自少林真派。每到冬季农闲之时,互相练习拳脚、刀剑、矛挺之类的武术。这是古人“农闲练武”的指导。
客家妇女,早先也是有缠足陋习的。自从国家沦亡,备尝艰苦沧桑,才知道缠足的害处,此后,生女不论贫富,都不许缠足引以为戒。客家人从小到大教育女儿学会自立养家,女儿出嫁到夫家后,凡是耕田种植、砍柴养畜、汲水舂米、烧火做饭、纺织衣帛、缝纫服裳众多事务,都可一人兼任,服侍丈人亲家,教育儿女,经营打理家务,井井有条,她们的聪明才力,可以说胜过许多男儿呢!其他地方的妇女怎麼比得上!而且客家妇女,从来没有沦为娼妓之人,不仅仅是礼教持节的缘故,也因为她们靠自己的勤劳足以自力更生。
简而言之,客家人风俗勤俭朴实忠厚,所以客家人尊崇礼教互相谦让,重视廉耻观念,吃苦耐劳,品直而且富有文化。我以前在户部任职,朝廷派我视察河运工程,稽查漕粮盐务,常常到河南汴河济河流域淮河上下以及徐州各个地方出差,我看到他们那的乡村市集景象,冠礼婚俗殡葬祭祀以及节日往来的习俗,许多都跟客家人相类似,所以更加相信客家人的祖先是由中原迁徙而来的言论,这确实不是谎言。客家话,虽然跟内陆各省略有不同,而客家人朗诵诗书的读音颇为良正,所以当初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却随处都可互相交流。只是跟土人的风俗语言,到现在也不能够互相同化。他们土人,因为我们的风俗语言跟他们相异,所以称呼我们为客家人;我们客家人,也因为跟他们风俗语言不同,所以仍然自称为客人。客家是相对于土人来说的,土人与客家风俗语言互异,于是土人仍然是土人,客家仍然是客家,土人依旧过著他们的土人生活,客家亦挚守自己的处世方式,哪怕千百年后,也会跟今天一样。
嘉应检讨(官名)宋芷湾,曲江学博(官名)周慎轩,曾经跟我写信道∶“嘉应、汀州、韶州的客家人,还有自东晋时期就南迁过来的人,但为数不多。”
广东丰湖书院
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景区内,可追溯到宋淳佑四年(公元 1244 年),在大办书院的潮流推动下,惠州太守赵汝驭在银冈岭创建'聚贤堂',又称为'十二先生祠',以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最有贡献的先哲名儒'十二先生'(陈偁、苏轼、唐庚、陈荛佐、陈鹏飞、古成之、张宋卿、留正、许申、苏过、陈瓘、陈奂),作为讲学授道的场所。宝佑二年(公元 1254 ),惠州太守刘可刚进一步把'聚贤堂'改为书院,并以惠州西湖命名,即'丰湖书院',成为当时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它一直是惠州的最高学府和惠州西湖的名胜古迹,清代名士宋湘的名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书院最好的写照。广东丰湖书院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东丰湖书院】,开设丰湖书院大讲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讲师培训、研学、文创、活动策划等业务。
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并传承书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