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意气用事,中等人就事论事,上等人……

王阳明心学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阐释王阳明心学核心理念,领悟心学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开启正能量。
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 一翁 图 | 来源网络
来源:南师国学堂(ID:NHJGXZH)

一个人的修养与层次,都藏在他对待事情的态度里。

世人千千万,世事万万千。

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难事急事,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与无数的事情打交道。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一个人的修养与层次,都藏在他对待事情的态度里。

01

下等人意气用事

要说史上最离谱的死亡,晋景公必须算一个。

春秋时期,老年的晋景公身体每况愈下,便召见桑田巫人来为他占卜。

他问道:“我还能活多久?”

桑田巫人回答:“今年新收的麦子你是吃不上了。”

一代君王怎听得这话,他偏偏要吃到麦子。

于是命人献麦烹煮,将煮好的新麦给桑田巫人看,然后杀之而后快。

但就在准备吃新麦前,晋景公突然肚子发胀,去了一趟厕所,跌死在里面。

如果他能不那么意气用事,也许还能多活几上年。

图一时之爽,逞一时之能,总有一天要还的。

林肯说过这么一段话:

“有远大志向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争执上,因为意气用事毫无意义。

有狗拦路的时候,最好给它让道,而不要为了争路被它反咬一口;若是被咬了,即使杀了它,你的伤口也不会马上愈合。”

一个成熟的人,会懂得志气用事,而不是意气用事。

02
中等人就事论事

古人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现在的人,尽管自以为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但是仍然能够散发各种合理的角度,谁也说服不了谁。

关于出轨的话题,有人说,出轨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不得原谅;有人说,没什么不能原谅,时间会抹平一切。

关于尊严的问题,有的认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有的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有的人喜欢当“圣母”,有些人喜欢自诩“正义裁判员”,常常陷入“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都是理”的尴尬境地。

这个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有时候,过于强调就事论事,反而显得有些肤浅死板。

实际上,就事论事仅限当下,仅限个人,但无法覆盖所有的情况。

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生活经历,对思维方式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强扭不得。

03
上等人见机行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长相丑陋,还瞎了一只眼,瘸着一条腿。

一天,国王召集画师为他画像,并且下令:谁画得令他满意就有赏,不满意的就要杀头。

第一位画师想着国王的威严不能冒犯,于是呈上一张不瞎不瘸不丑,威严无比的画像。

国王大怒:“弄虚作假太过小人,斩了!”

第二位画师见状,就如实的画了一张又丑又瞎又瘸的国王画像。

国王大喝道:“竟敢丑化国王,冒犯天威,斩了!”

众人提心吊胆之际,有位画师淡定地呈上一幅“国王狩猎图”,只见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蹬在一个树墩上,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正在举枪瞄准。

百官惊叹不已,国王赏金万两。

《菜根谭》有言,“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这世上的事,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短时间内难以厘清。

机会,总是会青睐善于审时度势的人。

历练了小半生,要学会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切忌一条道走到黑。

今日话题

我们时常处于一种疏忽的状态之中,把自己的身心都弄丢了,以至于无法全神贯注的做好一件事。始终未能明白自己在哪,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也因此在潜意识中积累了大量的负能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