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天道》刘冰之死(48):林雨峰的死让丁元英、韩楚风不得心安

#《遥远的救世主》《天道》王志文,左小青#

袁隆平院士在长沙仙逝,以这位伟大的人物来写破丁元英,这是拿星辰比对蝼蚁,对不起袁老在天之灵。但是,我们要思考,以丁元英的过人才智和付出的苦功,为何成了《遥远的救世主》里面那番模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丁元英,或者说导致我们颠倒了梦想,我建议大家还是认真看看丁元英那首《自嘲》,那里记载着一个人的灵魂是如何自甘堕落,最终黯然泯灭。

言归正传,继续破解《天道》刘冰之死。

周建华把不要杀人的理由说得很透彻,然后却给了林雨峰一把手枪。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如果这枪可以杀丁元英,那黑老大干嘛要语重心长劝诫雨峰不可造次?当大哥的人不会这么头脑混乱。做小弟的也不会不听大哥规劝。所以,这枪不是用来除奸杀敌的。真相令人唏嘘,令人泪目,周建华此时能帮到林雨峰的,竟然是提供枪支以能速死,让兄弟少受一些面对死亡的痛苦。林雨峰收下这把枪,他领下的是大哥这份情义,也在无声中告诉了大哥自己将去赴死的决定。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场面!

林雨峰没有跳楼,因为跳楼即意味着认输;林雨峰也没有饮弹自尽,因为用枪就是违法犯罪。林雨峰驾车冲下了悬崖,将自杀伪造成一场交通事故,这样既不认输也不违法,保全尊严和体面,也不给他所爱的人留下任何麻烦! 但是,驾车坠崖的林雨峰是承受了从高楼纵身跳下的同样的折磨和痛苦,这个人的人格真是令人肃然起敬!此刻,你会觉得周建华不明白这场交通事故的真相吗?而赵青三番五次提出要派出司机接送林雨峰,难道只是一般的关心吗?

这一夜驾车赴死的旅途,与在高楼上的彷徨徘徊并无不同,与将枪口对准自己大脑,无法扣下扳机的迟疑犹豫并无二致。林雨峰对生的眷恋,对死的畏惧是多么令人感到痛惜。作为观众和读者,是要设身处地地去真切感知剧中人物的情感,感知林雨峰的纠结和苦痛,感受到林雨峰的委屈和憋愤,才能体会他遭受的是多大的不幸和恶意。只有如此感同身受,才能进入角色的内心,进而慢慢明白他的所思所想,懂得他的决策和决心。

林雨峰并非不能活下去,坐到谈判桌前和格律诗交钱签约就可以了,退出江湖,残年也有倚老卖老的资本。所以,读者更要认真思考,林雨峰为何一定要自杀?在这连续的三篇里,我虽然没有挑明,但已经写得足够清楚。我希望读者能通过自己的分析,走完最后一步,亲自得到答案。这样的心得体悟才是自己的。

只有理解林雨峰的纠结和痛苦,才能真正理解周建华看似平和理性下的悲伤和无奈,才能理解赵青和乐圣对丁元英的愤怒和仇恨,才能理解为何刘冰可以觊觎乐圣扳倒肖亚文以谋上位。这体现的是作品逻辑的连续流畅和演绎严谨。

林雨峰知道自己为何而死,赵青知道,周建华也知道。林雨峰之死有着一种慷慨赴死的悲壮。正因如此,乐圣对丁元英的仇恨是真切的,周建华对丁元英的仇恨也是真切的。

林雨峰死后,赵青按部就班与格律诗展开合作,周建华也没有进行复仇。这又是为什么?

这就是“规矩”。赵青化敌为友与格律诗签约是在按“规矩”办事;周建华“不讲义气”不为兄弟复仇,也是在按“规矩””办事;赵青的大度妥协,周建华的隐忍不发,与林雨峰的决然赴死,都是在严格按“规矩”办事。

不是只有丁元英懂得办事要按“规矩”。你懂,别人也懂。“规矩”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赵青领导下的乐圣,周建华麾下的黑帮,在对林雨峰之死表现出的“平静”和“冷血”,就是对“规矩”的极度尊重和强力执行。这种理性和隐忍是可怕的,丁元英和韩楚风对此不会不明白。这种冷峻和肃杀足让丁元英在古城的角落里瑟瑟发抖,让身在北京的韩楚风坐卧不安,让得到“档案袋”的刘冰觉得一定有机可乘。

读者和观众,是要认真琢磨明白林雨峰为何而死,才能明白林雨峰,赵青和周建华在按什么“规矩”办事,才能明白为何丁元英要急着玩出档案袋这一局。距离解封在德国的资金还有半年,丁元英就急着离开古城,这其实是逃跑;韩楚风带着保镖大张旗鼓到古城显摆,这是害怕。他俩是怕了,是心虚了,这两个到五台山求“心安”的家伙,是心不得安了。

而这出闹剧的终了,压轴戏就落在了投机分子刘冰身上。他被有意推上了前台,又主动跳入到是非的漩涡里,最终把一切推向故事的高潮和因果报应的宿命。

此时还是想提起叶晓明和冯世杰,此时他们已经早早地脱离了格律诗,远远地离开了这场是非。

而满心欢喜的肖亚文,正兴致勃勃地穿梭在与乐圣合作的签约谈判中,等待着格律诗董事长的正式加冕,等待数百万巨款收入囊中...。

长沙街头正在酝酿游行送别袁隆平院士,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以身作则让我们体会如何服务人民,好好做人,教我们如何不忘初心,守护好自己的灵魂。

(0)

相关推荐